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喹硫磷、辛硫磷分别进行定量,方法的标准偏差喹硫磷为0.084,辛硫磷为0.083,变异系数喹硫磷为0.79%,辛硫磷为0.40%。回收率喹硫磷为99.81%~100.09%,辛硫磷为99.86%~100.10%。  相似文献   

2.
钱训 《农药》1997,36(8):20-21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38%辛.甲对乳油中辛硫磷和甲基对磷磷含量。辛硫磷平均回收率为99.8%,甲基对硫磷为101.4%。辛硫磷标准偏差为0.47,甲基对硫磷为0.35。  相似文献   

3.
杀虫杀线剂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药效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峰  慕卫  张博  慕立义 《农药》2002,41(12):29-31
测定了灭线磷、地亚农、辛硫磷、涕灭威、灭线磷+辛硫磷、灭线磷+地亚农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蔬菜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0%涕灭威颗粒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用药45天后,120kg/hm^2和60kg/hm^2分别达75.44%和65.50%,其次为50%灭线磷+辛硫磷(2∶1)乳油,15000ml/hm^2和7500ml/hm^2分别达74.78%和65.26%。灭线磷分别和辛硫磷、地亚农混用后防治效果均好于辛硫磷和地亚农单剂。地亚农、涕灭威和灭线磷对黄瓜安全,辛硫磷和包含辛硫磷的混剂对植株不安全。  相似文献   

4.
辛.溴氟乳油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平平  叶文炳 《农药》1995,34(11):20-22
采用RP-HPLC技术,以双内标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辛硫磷和溴氟菊酯混配乳油中的两种有效成分含量。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两种有效成分与两个内标物之间以及与乳油中其他组分之间可实现完全分离。该法准确快速,精度度好。辛硫磷的回收率为99.29-100.7%,溴氟菊酯的回收率为99.34%-100.2%,辛硫磷RSD%=0.26%,溴氟菊酯RSD%=2.51%。  相似文献   

5.
孙百忠 《农药》1996,35(8):26-27
本法采用同一色谱条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铃宝中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的含量,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回收率分析为甲基对硫磷99.59%,辛硫磷101.0%。  相似文献   

6.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氟苓脲·辛硫磷乳油防治棉铃虫效果显著,在棉铃虫孵化盛期每公顷用量为1312.5~1500g时,防效可达89%~95%。其持效性好于40%辛硫磷乳油,而与5%氟铃脲乳油相当,速效性好于40%辛硫磷乳油和5%氟铃脲乳油。  相似文献   

7.
刘曙照  冯大和 《农药》1995,34(5):23-24
采用以70%甲醇为流动相的反相高液相色谱法测定混配乳油中的辛硫磷和久效磷,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辛硫磷和久效磷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6%和99.03%,6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5%和0.84%。产品中的杂质与有效成分分离完全,对测定无干扰。一交进样分析的时间约为6分钟。  相似文献   

8.
大口径毛细管GC与GC/MS测定50%辛—氰乳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敏  李振良 《农药》1997,36(10):33-35
本文报道大口径毛细管GC与GC/MS对辛-氰乳油中辛硫磷鉴定和氰戊菊酯进行定量分析的改进方法。用GC-9A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甲基硅酮柱并采用程序升温,QP-5000GC/MS对辛硫磷鉴定,辛硫磷在本实验条件下稳定。本方法因收率为99.21-100.49%。变异系数为0.62-1.66%,现行检测辛-氰乳油方法(HPLC分析辛硫磷,GC法分析氰戊菊酯)比较二进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本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农药辛硫磷原油及乳油的薄层分离定性及光密度扫描定量方法,方法回收率分别为原油100.50%,乳油99.37%。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辛硫磷进行含量测定,快速、简便、准确,可监测生产辛硫磷的合成反应及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虫剂对草坪害虫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有志  马骏  黄继光  徐汉虹  文礼章 《农药》2006,45(8):561-564
测定了绿僵菌、毒死蜱、辛硫磷等药剂对草坪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绿僵菌、毒死蜱和辛硫磷都是防治草坪地下害虫的有效药剂,毒死蜱和辛硫磷还能有效防治草坪茎叶害虫禾灰翅夜蛾和斜纹夜蛾等。药后45d,绿僵菌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蛴螬的防效和对地下害虫的总防效分别为91.2%和87.6%。绿僵菌对茎叶害虫的防效较差,药后3、7、10d时,对禾灰翅夜蛾的防效分别为3.7%、9.2%和18.9%;对茎叶害虫的总防效在12.2%以下。辛硫磷和毒死蜱药后3d对禾灰翅夜蛾的防效分别是93.7%和97.6%;对茎叶害虫的总防效分别是92.0%和93.6%。当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和辛硫磷、毒死蜱混用防治斜纹夜蛾时,防效更高、速效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20%辛氰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龙  王鸣华 《农药》1995,34(6):21-22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Lichrosorb Si-60色谱柱,以乙醚/石油醚(1.4/98.6)为流动相,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为内标,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20%辛氰乳油中辛硫磷与氰戊菊酯的含量。本方法快速而准确,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81%与0.31%,平均回收率分别可达98.74%与99.90%。  相似文献   

12.
30%辛硫磷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瑞珍  何雷  王国卿 《山东化工》2009,38(9):25-26,30
通过对乳化剂、稳定剂等助剂的筛选,确定了30%辛硫磷水乳剂的最佳配方:辛硫磷30%,宁乳33#2.4%,SFR—T3.6%,ZEP-3021%,正辛醇1%,乙二醇4%,黄原胶0.1%,有机硅消泡剂0.03%,水57.87%。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热贮分解率〈7%,各项指标均符合水乳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芮昌辉  孟香清 《农药》1999,38(5):33-34
20%绿保素(阿维菌素+辛硫磷)乳油对抗药性小菜蛾、30%灭铃双(硫双威+甲基对硫磷)呆湿性粉剂和43%新百灵(氟氯氰菊酯+辛硫磷)乳油对抗药性棉铃虫,稀释1000-2000倍7天防效可达80.0-96.6%以上,是一种有效防治抗药性害虫的农药新制剂。  相似文献   

14.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辛—灭乳油中灭多威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楠  覃柳琼 《农药》1997,36(2):24-25
本试验筛选了薄层析展开剂,使辛灭乳油中辛硫磷与灭多威分离良好。确定了灭多威的紫外分析波长为240纳米。灭多威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试验为0.012,CV为0.59%;5次试验平均回收率达98.3%为1.98,CV%为1.1%。  相似文献   

15.
丁硫克百威与辛·灭乳油防治苹果黄蚜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间试验表明:20%丁硫克百威乳油与 25%辛·灭乳油是对苹果黄蚜具有杀虫活性高、持效期长、对果树安全的杀虫剂品种,防治苹果黄蚜,在田间两种药剂都采用2500 倍液,药后 3—14天防效均可达到 90%以上的,优于4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 71%-87%)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界面聚合法研究了多种囊壳单体及不同配比对辛硫磷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其中以占油相5%的N1单体与2.5%的S1单体聚合所得的微胶囊理化性能较为稳定,54℃热贮14d有效成分分解率仅为5.4%。选定了制剂适宜的分散剂F和稳定剂H,成功地研制出理化性能高度稳定的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小样。该小样具有较好的控制释放性能,水中24、120h释放率分别为24.9%和44.8%。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此小样对甘薯茎线虫病持效期明显比乳油长,药后180d的防效为81.5%,远高于乳油的63.2%;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比乳油高21%。  相似文献   

17.
王胜利 《河北化工》2003,(3):54-54,56
介绍了用薄层层析-溴化法在一块层析板上测定辛硫磷和马拉硫磷含量。简便、直观、无需标准品,标准偏差分别为0.032%和0.17%,变异系数分别为0.21%和0.85%,回收率分别为99.1%-100.6%、99.0%-100.4%。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硫磷和吡虫啉的复配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多加  周向阳 《农药》1998,37(10):23-24
本文采用ODS C18色谱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254nm),同时测定了25%蚜虱绝乳油中的有效成分辛硫磷和吡虫啉的含量。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标准偏差分别为0.15和0.21,变异系数分别为0.61%和0.73%。  相似文献   

19.
采用ODS C18色谱柱,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254nm),同时测定了25%蚜虱绝乳油中的有效成分辛硫磷和吡虫啉的含量。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标准偏差分别为0.15和0.21,变异系数分别为0.61%和0.73%。  相似文献   

20.
《农药》1977,(1)
杀虫剂 77001 辛硫磷试验总结衡阳市化工研究所衡阳市农药厂湖南化工(2):26—32(1976) 本文介绍了一个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的辛硫磷的试验方案。通过六次全程试验,反应情况良好,肟钠盐的收率(以苯乙膸计)为82~92%,辛硫磷的收率达(以乙基氯化物计)90~97%。表明经过改革后的合成辛硫磷的方法是一条可行的工业化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