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猛  苏吉平  王磊 《采矿技术》2018,18(3):33-35
滑坡的变形和位移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FLAC3D模拟软件对滑坡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滑坡在多种支护综合治理后的变形及应力状态,并对滑坡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做出了综合评判,得出滑坡在综合治理后处于稳定状态,在设计中应提高锚杆的抗滑性,建议加长锚杆长度。  相似文献   

2.
滇东北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特别是在强降雨和地震条件下往往导致严重的危害。位于云南鲁甸的甘菜园滑坡威胁数十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该坡体进行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根据甘菜园滑坡勘查主纵(Ⅱ-Ⅱ’)地质剖面以及甘菜园滑坡的钻孔资料,采用FLAC3D软件平台建立甘菜园滑坡的数值模型,在取样测得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强降雨状态下模型竖向、水平的应力、位移特征及其稳定性。基于FLAC3D软件内置的强度折减法和Geo-slope软件极限平衡法计算了甘菜园滑坡自然和强降雨两种状态下的最危险滑动面及稳定性系数,得出该滑坡最危险滑动面位于滑坡中上部表层。  相似文献   

3.
基于FLAC~(3D)的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是制定合理滑坡防治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大型岩土工程软件FLAC3D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潜在滑坡模式,探讨了边坡岩体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而明确了变形破坏机理。研究成果表明了FALC3D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闫秀萍  冯书同  李晓磊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0):123-124,127
介绍了博尔博松村滑坡的自然地质环境,针对该潜在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对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重庆万盛南桐矿区胡家沟矸石山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勘察胡家沟矸石山滑坡发育背景、分析灾害主要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数值模拟对该矸石山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揭示了滑坡产生的原因为:降雨前矸石山安全储备并不高,其体内已形成潜在滑移面,长时间降雨后,矸石山稳定性降低,同时,矸石山自燃加剧,导致喷爆,在喷爆动力能量扰动下,矸石山无法保持自组织临界状态,从而失稳滑坡,演化为泥石流.将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矸石山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FLAC~(3D)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工作端帮的破坏机理。采用Spencer和bishop 2种计算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采场端帮潜在滑坡破坏模式为粉质黏土内部圆弧剪切与土岩分界面顺层滑动形成的组合滑动模式,为边坡失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揭露资料,从滑坡地形地貌、结构特征、水文地质、地层构造和岩土体工程性质等方面论述了该滑坡的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分析该滑坡的特征及其成因,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该滑坡岩土体的力学参数,采用经典的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得出了该滑坡基本稳定的结论。结合该滑坡局部滑动的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祖国林 《采矿技术》2016,16(4):34-37
以新疆某露天煤矿为例,应用刚性极限平衡理论,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残留露头煤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在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边坡稳定系数远低于安全储备系数的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分析计算了潜在滑坡影响范围,进而提出了一种安全开采“时序控制”工艺。这种开采工艺可为风氧化煤的清理争取时间,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的分析元宝山露天煤矿南帮边坡的稳定性,运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对南帮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显示,确定了滑坡模式和滑坡机理,直观地勾勒出滑面的基本形状和位置。同时对边坡稳定性作出科学评价,最后提出相应的滑坡治理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王波  王冰渡  朱术云 《金属矿山》2017,46(6):151-155
在现场工程测量、地质测绘、钻探、原位监测和样品采集与测试等大量工作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体变形特征,建立了该滑坡体主断面的工程地质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该滑坡体的稳定性。采用不平衡传递系数法计算了主断面4种不同深度潜在滑面在自然和暴雨2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滑坡现状稳定性好,但在暴雨状态下处于稳定~不稳定状态,滑坡稳定性较差;认为2种工况下随着潜在滑面深度加深,其稳定性均增强,越向深部滑动的可能性越小。最后评价了已有防治工程,并提出了2种具体的防治方案。研究结果将对该滑坡体的防治提供较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采剥工程的发展,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排土场从2004年开始逐渐内排。由于内排土场稳定性较差,所以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内排土场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直观地得到了坡体的滑移破坏面,采用强度折减法模拟了岩体变形、破坏,直到边坡岩体发生滑坡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滑坡机理,确定了边坡滑坡模式,从而对边坡稳定性作出了科学评价,为边坡的综合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科学的检测方案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详细评价怀化鹤城分水坳高陡岩质滑坡的稳定性,针对滑坡提出合理的治理及环境恢复方案.首先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及诱发因素,该滑坡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和大气降雨共同作用形成,而大气降雨是直接诱发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滑坡的失稳机理,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有进...  相似文献   

13.
新村乡坪子山滑坡位于四川省宁南县新村乡。该滑坡2011年开始滑动,每年均有小幅度下滑。滑坡的存在威胁着下方村民的安全。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变形破坏特征、演化过程和破坏机制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滑坡目前的主要变形区为中后部,尚未形成贯穿性滑面。但应重视在强降雨、地震等诱发因素作用下,滑坡滑面的贯通及其产生的失稳。  相似文献   

14.
刘云生 《煤矿安全》2020,(3):235-238
采用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和有限差分法对层状软岩边坡在无水位和雨季水位2种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以顺兴露天煤矿采场和排土场边坡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对采场南帮边坡剖面D2的稳定系数折减幅度最大,达到了29.63%;对西帮D3剖面位置的弱化幅度最小,仅为0.14%。其主要原因在于南帮的暴露面积相对于其它边坡更大,在降雨影响下南帮边坡内部的水位线浸没了潜在滑面,增加了潜在滑面上部滑体的重力和水压力,造成边坡安全系数的急剧下降。采取削坡减重、内排压帮及疏干排水相结合的滑坡防治工程措施可有效的提高边坡稳定性,防止形成滑坡。  相似文献   

15.
在查明205国道福建境内的金鸡岭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滑坡体的加固处理措施。经加固处理后,该滑坡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尾矿滑坡是矿产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地质灾害,对尾矿高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潜在的滑坡灾害,是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龙门矿区尾矿高边坡的野外调查,在详细研究该尾矿高边坡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预测和评价尾矿高边坡潜在的滑坡灾害。结果显示强降雨条件下,龙门矿区尾矿高边坡易失滑,其结果为龙门矿区尾矿高边坡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露天矿端帮产生裂隙时的边坡形态设计问题,以宝日希勒露天矿东帮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确定了东帮弱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应用刚体极限平衡软件定量分析了东帮地表向东推进距离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及其潜在滑坡模式.结果 表明:该露天矿东帮的边坡稳定性主要受610平盘处弱层的控制,潜在滑坡模式为...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某高速公路滑坡特征、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分析了滑坡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及稳定性评价,计算了滑坡剩余下滑力。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饱水)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也评价了应急治理工程措施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深泽乡滑坡的地质勘探报告,分析了高边坡滑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较差以及地表水和人工开挖扰动的影响,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剩余下滑力大。根据分析计算,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辅以注浆、排水的边坡治理方案,并对防护参数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0.
滑坡因其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其稳定性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中卡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影响该滑坡稳定性因素的敏感度大小依次为地震荷载作用、滑带土内摩擦角、滑带土粘聚力、滑体重度、滑体饱水面积比等。其中地震荷载作用及滑带的抗剪强度指标C、φ值是影响该滑坡稳定性的最主要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