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勘探技术,是地震剖面与地质层位之间的桥梁,能为利用地面地震反射信息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和油藏描述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阐述了VSP技术的基本原理、采集方法和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介绍了VSP技术在河南油田油气勘探中提供时深参数、层位标定和研究井旁构造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勘探技术,是地震剖面与地质层位之间的桥梁,能为利用地面地震反射信息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和油藏描述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阐述了VSP技术的基本原理、采集方法和在油敢勘探中的作用。介绍了VSP技术在河南油田油气勘探中提供时深参数、层位标定和研究井旁构造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VSP(垂直地震剖面)主要用于:改善地面地震资料的解释,识别地面地震记录上的多次波,提高地面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可靠地识别地震反射层的地质层位,为地面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比较可靠的参数等。本文通过对VSP采集软件VSProwess Acq1.69在现场的应用进行讨论,设置合理的测井参数,并通过一些现场的施工经验解决一些诸如采集信号不好,干扰大等问题,为现场VSP操作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三维三分量(3D3C)VSP是集井中地震、多波勘探为一体的地震勘探方法,因3D3C VSP资料既含有精确的深度信息又含有丰富的地层岩性信息,较地面地震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3D3C VSP特殊的观测方式,需要有特定的处理和解释方法。针对实测的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分析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的特点,研究了一系列处理和解释方法,其中包括:选排、速度分析、动校正、层位标定、层位对比及叠前反演等,实现了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的处理及解释。  相似文献   

5.
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垂直地震剖面(VSP)在求取地层参数(大地吸收衰减系数、速度、VTI和HTI介质参数)、时深转换与标定以及储层波场描述方面具有优势;地面地震则具有观测系统灵活均匀、成像孔径大、宏观地质解释能力强的优势。因此,井地联合地震勘探技术被视为未来地震勘探和油藏地球物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本次东部火成岩裂缝储层的VSP(零偏VSP,Walkaway VSP和160级三维VSP观测)与全方位地面地震观测的井地联合地震研究表明,基于VSP驱动的地面地震数据提高分辨率处理是有益的,但参数求取方法和近地表空间影响的消除需深入研究;基于VSP驱动的三维速度场的建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基于WVSP和三维VSP求取的VTI和HTI参数有效,并且对于驱动全方位地面地震数据的VTI处理、裂缝预测和叠前反演是有益的。最终通过基于VSP驱动的地面地震数据处理和消除近地表影响的相对保持储层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处理,以及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获得了火成岩裂缝储层的地质信息和火成岩相带精细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VSP资料进行地震特征波组的地质层位标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田晶莹  鬲寿和 《石油物探》2000,39(4):100-106
在地面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中,可靠地识别地震反射波组的地质层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层位标定是VSP资料应用最普遍和最直接的内容,因此,VSP被誉为是地震--地质的桥梁,在区域构造解释中VSP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对储层的研究已变成了主要目的,靠桥式对比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向更高、更精细的地震资料解释方向发展的需要,而硬件的不同又引起了地震波相位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对鄂尔多  相似文献   

7.
泌阳凹陷井地联合3D—VSP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三雏地震勘探和井中VSP测井技术都是相对成熟的勘探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的井地联合3D—VSP勘探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地震勘探方法,它实现了地面三雏地震采集与井中VSP采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井地联合3D—VSP采集设计、论证思路、方法以及井地联合3D—VSP采集资料频谱、信噪比与波场等效果的分析,认为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解释精度,为落实构造、扩大和发现新的圈闭、确定油藏类型、油气开发评价等提供依据,在泌阳凹陷深凹区应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何惺华 《石油物探》2011,50(5):487-492,6
随着VSP采集技术的改进,零偏VSP资料的质量明显提高。如果仅仅利用零偏VSP资料求取速度或标定层位,则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地震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提出利用零偏VSP资料获得地层品质因子Q,通过叠前反Q滤波和叠后VSP子波反褶积,对地面地震资料进行频率与能量补偿的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和油气地震勘探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可作为地面地震资料的补充。因为要全面研究油藏特征,高分辨率资料是必要的。VSP提供的分辨率一般较高。这是因为其固有的小菲涅耳带以及带宽通常大于地面地震资料的带宽。由此,用高保真的图像可进行有效的油藏监测。同样,用VSP资料能有效地提高盐丘下或火山下等特殊情况时的成像效果,因为地震能量只穿过已褶曲的上覆层一次。 在试用通过VSP技术产生尽可能好的地下图像时,区分真实地下地质情况与人为假象将存在不确定性。已有大量VSP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或测井资料相对比的例子。这些研究总是对比这些方法产生的不同的地质解释结果,而不是将解释结果与严格的已知地质剖面对比。以前的模拟研究一直局限于相当简单的地下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分辨15~30m的地层,但低分辨率和缺乏详细的速度信息会降低地面地震勘探的效果,在研究更薄细的油气储层和已研究过的老区时,要采用一些更先进的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更精确的预测和描绘。为此,分析了VSP、测井和地面地震勘探各自的优势、不足和局限,采用VSP方法只能得到井周围一定空间内的丰富速度信息,而详细的速度模型可以极大地提高地面地震勘探的效果。据此分析,组合VSP和地面地震方法优势的井—地观测系统——3D VSP,可有效地增加信息量,并可通过引入VSP数据处理时所用的基于模型的处理技术,来使井—地观测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如果与精细测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寻找和开发剩余油气,这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