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桂芬 《北京纺织》2011,(4):154-155
作为中国的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们亲历了欧美一些高端品牌曾经的高高在上,而消费者或多或少巴望着拥有某个品牌的某一款产品的内心纠结或行动,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不同定位的奢侈品、快速消费品、快时尚等等品牌紧随我们左右时,依然抵挡不住一些大品牌、优质品牌的魅力诱惑。在一二线城市国际品牌依旧处于抢眼的地位,尽管中国本土品牌产品的设计和性价比并不差,为什么它们会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而优秀的本土品牌比例显然少很多?这不仅仅是消费者偶尔的疑惑,也是很多品牌经营者迷惑之处。我们的品牌运作需要怎样的塑造,才能不断吸引消费者?或许在本刊与多禾设计DOLHEMDESIG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夫先生的交流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
当消费者在超市里购买开心果、大杏仁、腰果和榛子等高档坚果产品自己吃或送亲朋好友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哪个品牌产品的质量好。坚果产品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色泽、包装形式、价格定位,甚至是产品包装设计风格等方面均差异不大,消费者选择起来非常困难,对坚果产品的品牌和质量都不放心,高档坚果市场还没有值得消费者信任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服装(北京)》2007,(10S):28-29
有人做过一个消费者调查.内容为:你相信国内的消费者会有意识地购买本土品牌的产品吗?只要产品质量好.满足需要.品牌国籍无所谓吗?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806%不相信目前国内消费者会有意识地购买本土品牌.有59.2%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只有28.3%认为品牌国籍是重要的。而有意识地去购买本土品牌.被许多人认为是傻帽。由此可见.我国消费者的国货意识,对本土品牌的支持意识是非常有限和淡漠的。  相似文献   

4.
刘滢 《中国食品》2021,(5):76-77
提到"杯子经济",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星巴克,不过最近记者却发现,喜茶、茶颜悦色等品牌也开始在杯子产业链上加重力道。茶饮品牌出杯子,能有多大价值?能像星巴克那样获得更高收益吗?消费者对此买账吗?谁在卖杯子除了星巴克、COSTA这类对杯子营销较为成熟的品牌之外,还有哪些品牌推出了杯子产品?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服装市场大批品牌涌现,那也是“品牌”概念在广大消费者中的“推广普及”期。一批本土品牌凭借独特的品牌理念、洞悉先机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叱咤风云的强势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年后的今天,服装市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新品牌不断涌现,呈“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之势。当年的佼佼者有的继续占据着销售实绩和品牌推广宣传的醒目位置,有的已经不知去向,有的默默沉淀发展,从热闹的舞台淡出。其中,男装品牌中屈指可数的可与浙江品牌抗衡的“蓝豹”就是以第三种方式发展自身的典型。是品牌形象上的萎缩?还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日前,我们走近这家企业,试图探询一些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6.
品牌文化作为企业及其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对于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进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度和美好联想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以长沙本土品牌梦洁、星港、晚安床垫为例,阐明了品牌文化在企业产品推广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市场不够细、品牌不够多、产品不够特、设计不够好,中国休闲服品牌怎么突围? 休闲是这个时代的方向.因此,在时尚界,没有人不看好休闲服装的未来.但是,相比较人们对休闲市场的乐观,近几年中国休闲服品牌的表现却有些冷了下来.似乎,它们到了一个十字关口.为此,有人提出了"第三代休闲服",希望超越第一代、第二代,为中国的休闲服品牌走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中国的休闲服品牌到底该怎么突围?让我们一起试着为它把脉.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背景 服装品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迅速发展,树立自己独特的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得到消费者的青眯,标识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标识是品牌最简单的表达方法.可以迅速传递品牌信息。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它是品牌的具体化身。但纵观国内品牌市场,我们发现以英文字母作为品牌标识设计元素的品牌越来越多.很多标识简单地去模仿西方的名牌  相似文献   

9.
时下,乳品行业进入了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的行业发展阶段,这与乳品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等行业现状是息息相关的。而同时,我们也发现,真正在市场上立得住脚跟、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的乳业品牌凤毛麟角。我们在学习蒙牛、伊利等老品牌的同时,也在期待着皇氏、新希望等新锐品牌的成长。在此笔者谨就乳业品牌打造和提炼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行业的发展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白宏伟 《现代家电》2004,(10):44-45
中小家电企业资金少.规模小。不敢多打广告.如何能实施品牌战略呢?销售一直上不去.价额还在下滑.哪有心情和精力去实施品牌战略呢?有没有一种务实的,适合中小家电企业稳打稳扎的品牌战略呢?品牌是所有消费者对产品感受的总和。品牌不是商标.不是产品.不是CI.也不是企业文化.这些只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品牌是消费者在对产品和企业咨询.购买与使用过程中对之所打的分数.包括认知度.满意度.美誉度及联想度等等。品牌是一种资产和财富.也是消费品竞争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只注重产品而不培育品牌是低层次的短期市场行为,是很难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出台的“2004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中.最具竞争力品牌排行榜上.爱普生、索尼、诺基亚、玉兰油、肯德基、耐克等多个国际品牌位列消费者竞争力的第一位。这与2003年本土品牌占据了相当大甚至是绝对优势的情况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总听很多企业这样说“我们的品牌定位是高档品牌,所以我们一定要进北京一流的商场,比如‘赛特’。”然而,全中国只有一个赛特购物中心,而这样一流的商场里也至多融下百多个服装品牌,如果有几千家品牌都想要进入“赛特”,这又将意味着什么?难道品牌商家选择进入的商场只是简简单单地定位在“高档”或“一流”这么简单吗?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本土运动服饰品牌跨界合作服饰产品的营销影响作用机制,通过文献阅读、深度访谈及对本土4大运动品牌跨界营销案例进行搜集分析,提取影响购买意愿的8个因子。借助TPB和SOR理论模型,构建跨界营销因子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基于网络问卷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跨界联合评价、品质认知、线下体验、个人创新性、个人文化自信、品牌的设计创新、传播渠道8个因子均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传播渠道、个人文化自信、个人创新性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设计创新、开拓传播渠道、借力文化自信等方面对本土运动服饰品牌企业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先来设计一个问题,本土企业在市场中有10年历史的品牌,在市场上有多大的号召力? 或者也许首先应该做一个统计,本土品牌在市场上经历了10年考验的眼镜品牌有多少?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服装品牌正逐渐超越实体产品本身而向文化衍生品的方向发展。消费者选择服饰品牌时,不再只看重产品的款式、材质和色彩等,而倾向于服饰产品所能带来的内涵,即品牌的价值以期望找到自身认可的产品并借此塑造理想的个人形象来体现。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是国内服饰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服装品牌文化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并需要为之持续不断地创新。只有当品牌包含相应的服饰文化内涵时,才能被社会认可而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盖玺 《中国皮革》2024,(3):146-149+157
品牌标识是产品的身份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产品的第一印象。它的外在设计或名称等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皮革产品是日常消耗品,市场上品牌林立。一个别致的品牌标识能够使产品在众多相似品类中脱颖而出,对产品的售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皮革产品品牌标识元素,结合品牌标识设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归纳总结皮革产品品牌标识设计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皮革行业对品牌标识的重视程度,对皮革产品品牌标识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如今,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因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愈加青中国本土品牌及设计师品牌服装服饰。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也秉持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深挖传统文化价值,于产品中融入当代审美及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将本土家具品牌构建分为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三个阶段,再结合"品牌的冰山"理论,针对这三个阶段探讨构建本土家具品牌的策略。在服务前阶段:精准定位,创造核心价值;在进行实际服务阶段:优化服务接触点,具备共创思维;在服务后的阶段:将无形服务转为有形服务,注重服务的整体性。构建本土家具品牌理应具备服务设计思维,顺应国际潮流,促进国内家具行业的发展,提高消费者对本土家具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品牌联名的分类及效应的介绍,结合优衣库品牌形象转变和市场扩张案例,提出了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策略:在中国服装市场同质化严重的状况下,精准找出自身定位及市场定位,明确消费者画像,根据目标客群需求开发产品,结合不同阶段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联名合作对象,同时注重原创设计,在帮助本土设计师成长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嵊州是全国最大的集成灶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基地,汇集着国内众多知名集成灶品牌,蓝炬星也是其中之一。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集成灶产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少,而从产品各方面的细节上来看,包括很多同行朋友在交流时也劝我们,为什么要把产品做得那么好?说实话,机器内部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消费者是看不到的,但我们认为,集成灶目前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