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单秋杰 《化工时刊》2013,27(7):31-33,55
采用立体有择法合成了K6[PW11NiO39H2O]、K6[PW11CoO39H2O]、K6[PW11CuO39H2O]3种钨磷杂多酸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在红外光谱中有4个特征峰,在紫外光谱中有2个特征峰,证明取代之后的杂多酸盐均具有Keggin结构。通过对乙酸正丁酯进行催化的实验,探讨出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酸醇比为0.8∶1.0,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120℃,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2.5%,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3.8%。  相似文献   

2.
11-钨锌杂多酸盐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K8[CdZnW11O39(H2O)]、K8[NiZnW11O39(H2O)]和K8[CuZnW11O39(H2O)]3种具有Keggin结构的钨锌混配型杂多酸盐催化剂,以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乙酯。探讨了酸醇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2.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反应时间为6.0 h,反应温度80℃,催化剂在连续使用5次情况下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负载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活性炭负载四氯化锡为催化剂 ,催化合成了乙酸正丁酯。结果表明 ,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酸醇配比 (mol/mol)为 1.0∶2 .0 ,催化剂的用量为冰乙酸质量的 2 .0 % ,反应温度为 110~ 115℃ ,反应时间为 2 .0h ,乙酸的酯化率为 96 .90 %。  相似文献   

4.
过硫酸铵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硫酸铵为催化剂,以冰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正丁酯。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8,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质量的9%,反应时间为40min,乙酸的酯化率为91.79%。  相似文献   

5.
碘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I2作催化剂,正丁醇和HAc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乙酸正丁酯.考察了最佳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合成的最佳条件是: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1.0,催化剂用量为醇物质的量的10(mol)%(催化剂I20.6g),反应时间为4.0h.在最佳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产率可达67.52%.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5,(5):903-906
以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SO42-/γ-Al2O3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催化酯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研究了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酸醇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液浓度为1 mol/L、焙烧温度500℃、催化剂用量5%、反应时间3.5 h和酸醇摩尔比1∶2.5,酯化率达到95.7%。气质联用色谱仪对所得产品进行定性分析,无副产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5):903-906
以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SO42-/γ-Al2O3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催化酯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研究了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酸醇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液浓度为1 mol/L、焙烧温度500℃、催化剂用量5%、反应时间3.5 h和酸醇摩尔比1∶2.5,酯化率达到95.7%。气质联用色谱仪对所得产品进行定性分析,无副产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丁酸正丁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 O4 0 /TiO2 为多相催化剂 ,通过正丁酸和正丁醇反应合成了丁酸正丁酯 ,并探讨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TiSiW12 O4 0 /TiO2 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醇酸物质的量比为 1 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 1 5 % ,反应时间 1 0h ,反应温度 12 2~12 8℃ ,酯化率可达 98 6 %。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活性炭负载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催化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以乙酸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合成乙酸丁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10%(ω),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140 min,乙酸转化率为61%,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是一种绿色的酯化反应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硫酸铁铵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铁铵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讨论了微波辐射的功率、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分水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240W,辐射时间为15min,催化剂用量为1.3g,酸醇比为1.2:1.0,酯化率为98.2%。本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且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接合成法合成K6[MnCu(H2O)W11O39],K5[MnFe(H2O)W11O39],K6[MnCo(H2O)W11O39],K6[MnZnH2(O)W11O39],K6[MnNi(H2O)W11O39],K6[MnCd(H2O)W11O39]等6种过渡金属取代的钨锰杂多酸盐,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6种杂多阴离子具有Keggin结构。利用酯化反应考察了所合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且确定了最佳催化反应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1∶1,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1.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控制在120℃。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取代钨锰三元杂多酸对乙酸正丁酯的催化产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过渡金属二取代钨钼三元杂多酸盐:[TBA]4H3[PW7Mo3M2O38(H2O)2](M=Fe^2+、Co^2+、Cu^2+、Ni^2+、Mn^2+),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并且利用它们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用量占总量的1%;最佳反应时间为5h;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为:[TBA]4H3PW7Mo3Mn2O38(H2O)2〉[TBA]4H3PW7Mo3Ni2O38(H2O)2〉[TBA]4H3PW7Mo3Co2O38(H2O)2〉[TBA]4H3PW7Mo3Cu2O38(H2O)2〉[TBA]4H3PW7Mo3Fe2O38(H2O)2。  相似文献   

13.
庄志军  丁元生 《弹性体》2012,22(6):28-31
以钨酸钠、硼酸为原料合成母体酸,以六氢吡啶为有机配体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电荷转移配合物[(CH2)5NH2]5BW12O40。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袁征,确认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多酸阴离子仍保留Keggin结构。将新合成的[(CH2)5NH2]5BW12O40杂多酸哌啶盐应用到苯甲醛氧化合成苯甲酸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责4H2O2(质量分数为30%)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n(催化剂):n(苯甲醛)=1.880×10-3:1;n(H2O2):n(苯甲醛)=4.76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苯甲酸的收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14.
Dawson结构三取代杂多酸盐催化乙酸正丁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秋杰 《化工时刊》2009,23(8):1-3,23
合成了Dawson结构三取代杂多磷钨酸盐:Na18[P2W15M3O62](M=Fe、Co、Cu、Ni),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从红外数据可以看出这4种杂多化合物在700—1100cm^-1处有4个特征峰,从紫外数据可以看出这4种杂多化合物在200nm和290nm左右存在2个吸收峰,这些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Dawson结构;并且利用它们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催化剂用量占总量的1%;最佳反应时间为5h;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为:Na18[P2W15Ni3O62]〉Na18[P2W15Co3O62]〉Na18[P2W15Fe3O62]〉Na18[P2W15Cu3O62]。  相似文献   

15.
徐强  杜咏梅  李春迎  吕剑 《工业催化》2010,18(12):52-54
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磷钨酸及甲基三辛基叔丁胺为催化剂,在水相/有机相两相体系中进行双环戊二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和物料配比对反应转化率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催化剂磷钨酸用量0.6 g、相转移催化剂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用量0.7 g、n(过氧化氢):n(双环戊二烯)=2.0的条件下,20 mL的CHCl_3中反应8 h,双环戊二烯转化率接近100%,收率达94.3%。  相似文献   

16.
单秋杰 《化工时刊》2008,22(1):25-27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钛和过氧钛三取代:α—K8H2[SiW9TiO40]·15H2O,β-K7H3[SiW9Ti3O40]·15H2O,α—K9H2[SiW9(TiO2)3O37]·12H2O,β—K8H2[SiW9(TiO2)3O37]·10H2O,K9[PW9Ti3O40]·5H2O和K9[PW9(TiO2)3O37]·10H2O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型杂多配合物的氧化性大于非过氧型的氧化性。对于Keggin结构的同一类型杂多配合物当中心离子不同时对其氧化性有影响。当中心离子为P时其氧化性强。对同一类型杂多酸盐,当为α和β两种异构体时,一般β型的氧化性大于α型。  相似文献   

17.
谢小莉  焦华 《工业催化》2013,21(12):68-71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方块和纳米微球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α-Fe2O3,研究超强酸的制备条件,并以此为催化剂,考察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条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450 ℃制备的纳米微球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α-Fe2O3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条件为:n(酸)∶n(醇)=2.5∶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5 ℃,酯化率为91.5%。  相似文献   

18.
金烈  谭丽泉 《陕西化工》2011,(12):2179-2181,2192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负载磷钨酸,以冰乙酸、正己醇为原料,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为催化剂,考察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催化剂循环使用的情况。实验表明,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是合成乙酸正己酯的良好催化剂,其最优合成条件为:纳米H3PW12O40/SiO2复合杂多酸催化剂用量约为反应酸醇配料总质量的2.5%,酸醇配比为1:1.4,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30℃,产率达89.72%。  相似文献   

19.
以三乙烯四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以磷酸、正硅酸乙酯、氢氧化铝、乙酸镁及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各原料配比为n(P)∶n(Si)∶n(Mg)∶n(Al)∶n(H2O)∶n(TETA)=1∶0.11∶0.38∶0.49∶82∶0.89,在(150~170) ℃、晶化时间24 h和pH=6.0~6.2条件下,合成得到纯度较高和热稳定较好的含镁磷酸硅铝分子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分子筛进行晶体结构和形貌分析,所得分子筛在合成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结晶度。DSC-TG热分析表明,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分子筛进行甲醇转化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在载气流速10 mL·min-1、进料体积空速5.0 h-1和300 ℃条件下,甲醇转化反应中气相产物甲烷体积分数可达80%,乙烯和丙烯含量约为13%。通过Vario EL Ⅲ型元素分析仪测定C、N、H和Mg质量分数分别为6.51%、5.53%、3.19%和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