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均陶堆花是陶都宜兴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是均陶制品特有的装饰艺术。它源于5000多年前古代艺人在陶瓷坯件上用黑色、红色两种天然色泥制作的几何纹装饰图案,到宋代时就因此演变成陶瓷器皿完美的装饰艺术品而著称于壶。均陶堆花工艺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壶人的关注,堆花工艺作品在许多国内重大的陶艺展评中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相似文献   

2.
宜兴均陶堆花技艺是当地民间传统工艺的绝活,在继承堆花技艺这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扬堆花装饰的特色,更快地推进堆花装饰的发展,并在堆花装饰纹样与堆贴技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均陶堆花是陶都宜兴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是均陶制品特有的装饰艺术。它源于5000多年前,古代艺人在陶瓷坯体上用黑、红两种天然色泥制作的几何纹装饰图案,到宋代就因此演变成陶瓷器皿完美的装饰艺术而著称于世。均陶堆花的艺术特点是以大拇指作笔,五色彩泥作墨,综合运用"搓、捻、抹、揿、捺"五大指法绝技在陶瓷坯体上堆贴出精美画面。其中,"抹、捺"又称"拓",是堆花技法中运用最多的  相似文献   

4.
宜兴均陶是极具地域特色的陶瓷艺术,其精湛绝妙的堆花装饰技法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通过探析宜兴均陶堆花装饰技法独特的堆塑意韵,并追溯其历史渊源,呈现堆花艺人灵活运用大拇指徒手进行堆塑的技艺,一抹一捺随着指尖的舞动,一幅幅灵动传神的画面便见证了均陶堆花艺术的魅力。随着堆塑技法的日益成熟,大拇指堆贴画的意韵更足,挥洒自如中充满了泥性、泥气和泥韵。  相似文献   

5.
宜兴均陶堆花装饰工艺一直以来都是宜兴最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的一种装饰手法,也是均陶作品特有的一种装饰手法。在宜兴的陶文化中,均陶堆花与紫砂、精陶、彩陶和青瓷被称之为陶艺界的"五朵金花",均陶一直都有着"大器"的美誉,展现出均陶的大气与稳重、古朴又不失华丽。陶都宜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脉络浓厚,在几千年的制陶历史中紫砂陶瓷文化艺术孕育其中。均陶堆花工艺历史底蕴浓厚,绚烂多彩、端庄大气的艺术特点,经过这么多年以来,时至今日已经焕发了新的生命,一代一代的均陶人呈现出了完美而精致的均陶作品,进行了艺术创新,弘扬了均陶技艺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崔麦香  张志英 《江苏陶瓷》2012,45(2):14-14,22
1宜兴均陶堆贴花艺术的基本情况宜兴均陶堆贴花艺术是陶瓷生产劳动者为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进行陶瓷产品装饰而创造,并在社会发展和应用中流传的一种工艺形式。它生长或培育在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不受功利思想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及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7.
杨晓兰 《江苏陶瓷》2010,43(5):53-55
均陶是陶都宜兴最早的陶瓷种类之一,它与精陶、紫砂、青瓷、美彩陶一起被称为宜兴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宜兴均陶以大气、古朴、美观著称于世,堆、贴是它的主要装饰手法,这在民间艺术的装饰手法中极具代表性。均陶堆花作品具有实用与陈设的双重价值。然而,今天的陶都却成了紫砂陶"一枝独秀"的局面,作为均陶工艺从业人要振兴现代均陶工艺,我们就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研究它的堆花工艺,从装饰形式、装饰内容、装饰技法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宜兴均陶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均陶堆花是用徒手造型的方式塑造具象浅浮雕的传统技艺,和一般模具制作的浅浮雕相比,大拇指堆花具有明显的写意美和"泥味道",因而独具特色.但近年来,均陶堆花技艺由于缺少批量生产的内在动力而渐渐走向封闭,本文试图通过将其与现代陶艺中色泥装饰技法的比较与综合,来探讨堆花技艺在现代语境中的技术出路.  相似文献   

9.
宜兴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前俗称堆花或贴花,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  相似文献   

10.
均陶堆花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必然要在精神文化方面多下功夫,使得均陶堆花作品具有实用与陈饰的双重价值,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杨俊 《山东陶瓷》2021,(1):40-40
宜兴传统堆花曾因为种种的历史原因,发展停滞,堆花艺术创作缺乏新意,甚至一度濒临传承断绝的边缘。近来,随着陶瓷行业繁荣,新生的均陶堆花艺术在现代艺术创作思维的影响下,逐步摆脱了过去那种呆板生硬的工艺套路,开创了一条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全新多变的工艺展示,当代均陶堆花创作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正>陶堆花工艺是装饰均陶制品的特殊工艺,是以手指为工具,在陶器坯体表面上用粘土堆贴,形成既有粘土意味又有浮雕效果的艺术品。这种陶器上的堆贴工艺技巧性很高,是继承了传统的陶塑、印纹、贴花等工艺,经历代艺人的不断完善、综合发展,而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装饰技艺。陶堆花装饰施釉烧成后,画面清晰、层次分明,呈半浮雕状态。装饰风格讲究,构图繁密不乱、疏简有致,风格豪放而潇洒,手指堆贴  相似文献   

13.
杨俊 《江苏陶瓷》2014,47(5):58-58
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均陶堆贴花是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陶器表面的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  相似文献   

14.
千年紫砂。世界名陶,它集实用和工艺为一体,而紫砂壶的工艺美不仅在于造型.而且在于装饰。通过雕刻、填泥、铺砂、纹泥、金银丝镶嵌、书法绘画等技法,使紫砂壶更具文化韵味。一壶在握,边品茗,边赏艺,直令悠悠忘俗。宜兴的紫砂壶装饰手法多样,精彩纷呈。紫砂壶从视觉效果来看。大致可分为“光货”和“花货”两大类。“花货”造型大多为像形壶。取材于大自然的万千物象。本身就已经千姿百态.一般勿需装饰。紫砂“光货”壶工艺讲究、光润平滑、玉色晶光。光货的简洁造型和块面给装饰留下广阔的空间.由此。紫砂壶的装饰主要是指光货的装饰艺术。砂壶的装饰艺术发展到现在。已形成陶刻装饰、雕塑装饰、镶嵌装饰和其他附着性装饰等多种手法。  相似文献   

15.
均陶堆花是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之一,伴随着宜兴陶瓷的发展,经历过辉煌,也险些失落,均陶堆花未来的艺术之路指向何方,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当下这个时代,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大变革的背景之下,科技改变了生活,也渐渐的在改变人们的思想,现代艺术席卷整个世界,所有传承久远的艺术形式都渗入了现代主义的思潮。艺术的变化,近在眼前,均陶堆花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应当置身于门外,需要坚定的传承,勇敢的创新,由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均陶堆花是宜兴的陶瓷传统技艺之一,因其以堆、贴为主的独特的装饰手法,在民间艺术中极具代表性和艺术特色,曾广受好评。然而,今天的陶都却俨然成了紫砂陶"一枝独秀"之地,作为均陶工艺从业者,我们要振兴传统均陶工艺,就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研究它的堆花工艺,取传统之精髓,去其糟粕,从多方面进行传承、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宜兴均陶走上繁荣发展之路,才能使宜兴的"五朵金花"相辅相成,共放光芒。  相似文献   

17.
均陶堆花是宜兴地区独有的均陶装饰绝活。它以大拇指在均陶坯体上堆贴出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精美画面,这种装饰技艺至今在陶艺界独领风骚、自成一脉。  相似文献   

18.
宜兴陶瓷堆花工艺是一种装饰陶瓷制品的特殊手法,完全是手工方式的装饰工艺。以手指为工具,在陶器坯体表面上用粘土堆贴,组成既有粘土意味,又有浮雕效果的装饰纹样。这种陶器堆花工艺的技巧性很高,继承了传统的陶塑、印纹、贴花等工艺,加以综合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工艺美术园地的一枝奇葩。陶瓷制品经过细致的堆花装饰,施釉烧成后,画面清晰,层次分明,呈半浮雕状态,有  相似文献   

19.
简要说明了晶雕堆花装饰的特点 ,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适合晶雕堆花装饰的陶瓷坯釉配方 ,介绍了锂质耐热陶瓷封盖晶雕堆花装饰的加工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0.
俞康泰  刘儒平 《陶瓷》2006,(9):7-10
简要介绍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领域装饰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引领陶瓷装饰技术发展和最新潮流的意大利、西班牙在这方面的水平和成果,他们为开放的中国从世界陶瓷大国尽快过渡到世界陶瓷强国提供了借鉴和方向。装饰技术的总体水平包括设计、装饰技法、装饰工艺、装饰材料和装饰机械装备等几大方面,其中设计是龙头,其包括产品的图案设计、造型设计、色彩的搭配、产品的应用及展示设计等多个方面;装饰技法包括平面装饰和立体装饰、平铺和点缀、多种装饰材料的交替和组合应用等;装饰工艺包括布料(多管布料、多次布料、随机布料、微粉和干粒布料)、丝网印刷(平面丝网印刷、辊筒印刷、胶辊印刷),以及各种施釉工艺、抛光、柔抛、釉抛和半釉抛工艺、磨边和水刀切割、拼花工艺等;装饰材料有各种色料,成釉、金属釉、干粒、印油、渗花液、喷墨印刷用耗材等;装饰机械装备包括各种装饰机械和工模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