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莲娟 《化肥工业》1990,17(4):50-53,26
由于氯的存在,氯化铵的肥效可以因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施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只要使用得当,氯化铵的肥效与尿素、硫酸铵等其它氮肥相当。  相似文献   

2.
<正>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氯化铵是联合制碱的联产品,大部分在农业上作肥料。氯化铵中铵态氮的肥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氯的作用。五十年代已经确定,氯是作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适量的氯对大多数作物有益,而过量的氯对土壤性质和作物品质会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经作了不少试验,但其中某些问题尚未研究清楚,从而影响到氯化铵的发展和应用,如在不同土壤上氯离子移动变化规律,不同氯浓度对作物营养和产量品质的效用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含氯化肥研究协作组通过三年试验研究,肯定了氯化铵的肥效;提出了主要作物的耐氯能力分类及大田安全施氯量的框算方法;明确了作物对氯根的吸收、分配特点和氯■■期;阐述了土壤中■根残留及土壤酸化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氯化铵作为肥料,其中铵态氮的肥效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问题在于氯的副作用。因此,国内外对于氯化铵的肥效及其适应范围进行了大最的研究。我国从50年代就将氯化铵的应用列入全国大田肥料试验网。西南农学院等单位对氯化铵的应用做了长期的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考察。近年来辽宁省农资部门为了解决一些社队对施用氯化铵的疑虑,用试验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氯化铵的肥效和施用中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该厂与省土肥站、省农业大学及省甜菜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作,进行氯化铵在河西灌区的应用研究及农化服务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经过4年多的田间试验和大量的室内分析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氯化铵与等N量的尿素、硝铵、碳铵在河西灌区多种作物上的肥效基本相同;土壤中连续年施用氯化铵后氯合量增幅不大,仍在安全范围内;连续施用氯化铵可降低土壤中的PH值,应配施含钙磷肥。  相似文献   

6.
<正> 为使氯化铵肥料能充分发挥它在农业上的增产作用,1982—1984年由沈阳农学院土壤农化系,省农科院土肥所和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共同组织了“辽宁省氯化铵肥效试验网”。通过试验,证明了氯化铵在我省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上,对玉米、高粱、水稻等禾类作物是一种肥效较高的氮素化肥,与等氮量的硫铰肥效基本相同。研究出氯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摸清氯化铵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施用的增产效果,经全县三十一个试验单位的总结分析,认为氯化铵的肥效较高,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氯化铵对土壤农化性质的影响及氯在土壤中的积累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联碱工业的迅速发展,氯化铵的产量逐年增加,并作为一种氮肥广泛施用。全国各地的试验情况证明:施用适量氯化铵其肥效与等氮量的其它化肥肥效相同。本文就东北地区长期施用氯化铵对土壤农化性质的影响,氯在土壤中的积累和预测等情况作一介绍,为科学地施用氯化...  相似文献   

9.
卢成馨  孔淑珍 《云南化工》1994,(2):33-34,43
在氯化铵小区定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烤烟氯化铵肥效试验,结果证明,在我省气候条件下,当土壤氯离子含量在13lppm范围内,前作每亩施用氯化铵34.8kg或当季作物每亩施用氯化铵17.32kg,对烤烟质量和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氯化铵氮肥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国内外在农作物上试用氮肥氯化铵情况的有关资料,论述了氯化铵氮肥的发展前景。文中论述了氯化铵用于水稻、棉花、麻类作物优于等氮量的尿素。用于小麦、谷子、玉米、白菜、菠菜、油菜、萝卜等与等氮量的尿素或硫铵相当。1954年Broyer等人首次确定了氮是作物必需的第十六种营养元素。同时还论述了稻田中氯的浓度小于0.2%不会使作物受害。每亩地一次施用氯化铵20公斤,即使氯全部保留在耕层中其浓度仅为0.013%,实际残留量仅为当年施用量的4~5%,而且氯化铵中的氯可以起到ATC等抑制硝化剂的作用。氯化铵与尿素等氮肥混施,可以提高氮素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氯化铵是制碱工业的副产品 ,由于制碱工业的发展 ,氯化铵产量逐年上升。农用氯化铵含 N2 5%~ 2 6% ,含氯 66.0 %。在常温下氮不易挥发 ,在 340℃时才分解 ;同时由于价格低廉 ,加工复混肥可代替尿素作氮源 ,在转鼓、圆盘、挤压和对辊冷压等各种造粒工艺中都可使用。氯参与光合作用 ,调节植物细胞渗透压 ,影响作物对氮、磷、钾、钙、镁、硅的吸收 ,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调节气孔运动。氯还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 ,加速作物茎和叶组织的发育。同时氯化铵中含有大量的 Cl-,对土壤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 ,可使铵离子较多地保存在土壤…  相似文献   

12.
氯化铵肥效问题是目前联合制碱法有否发展前途的关键。日本是世界上联合制碱发展最快的国家,对氯化铵的肥效相当重视,并成立日本氯化铵肥料协会,统一试验,收集资料和向国外推广氯化铵在农业上的应用。1969年,日本曾出版“日本氯化铵和纯碱联合制造法”,其中第三章是“氯化铵的肥效”,刊登于《制碱工业简讯》,1975.3。1976年又出版了“日本生产的氯化铵肥料”一书,这是在1969年那本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该书对氯化铵肥效的优越性,用大量实验数据予以肯定,并阐明了过去尚有怀疑的一些氯化铵的特性,现择其要者编译成文,供我国制碱工作者和农业科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试验为依据用数据论证了氯化铵用于旱地,对小麦产量、作物营养、吸收养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四川两种紫色土,以氯化铵与尿素进行对比,探索氯化铵对小麦氮、磷、钾、氯营养的变化规律,为施用氯化铵肥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氯化铵肥效及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从1986~1989年在江西全省主要土壤类型上,对水稻、棉花、油菜等10种主要作物,进行了氯化铵肥效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示范,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由化工部化肥司主持的全国首次氯化铵对策座谈会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湖北省化工厂召开。大、小联碱厂、科研、设计及农科院校等43个单位,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湖北省石化厅邱思胜副厅长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大会收到20余篇论文。组织参观了湖北省化工厂,观看了氯化铵施肥肥效试验录相。会议讨论了氯化铵问题。肯定了氯化铵做氮肥,尤其是对中性土壤的水稻田作物的肥  相似文献   

16.
再论氯化铵氮肥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在十多种土壤类型上对 3 0多种作物的氯素营养和含氯化肥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 ,提出了科学施用含氯化肥的崭新概念。第一 ,更新了植物氯素营养概念 ,将“忌氯作物”更新为“作物耐氯力强弱”的概念 ,并进行了定量化测定分类 ,为含氯化肥科学施用奠定了理论依据。第二 ,提出了“作物的土壤氯容量”新概念 ,为含氯化肥科学施用提供了基础依据。第三 ,明确了在非盐渍化土壤地区 ,氯在土壤中残留量少 ,尽管随年降雨量多少氯残留量有波动 ,但就多年平均来看这是一个常数 ,而不是累加效应。这就为持续施用含氯化肥提供了实践依据。据此提出了氯化铵等含氯化肥的施用原则 :优先用于耐氯力强的作物 ,优先用于含氯量低的土壤 ,针对含氯化肥本身特性采用合理施用技术 ,根据降雨量等气候条件 ,因地制宜科学施用。研究表明 ,我国年产氯化铵50 0 0~ 60 0 0kt,作物—土壤是可以容纳的。只要用量适宜、用法得当 ,完全可以获得与不含氯化肥同样的优质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译者的话:向制碱工作者推荐一篇复肥新工艺——离子交换法生产N P K肥料的文章.该文介绍了丹麦在七十年代初就有一个厂用离子交换法生产无氯的N P K复肥,日产400吨,规模不算小,经济效益也不错,生产工艺也不复杂.去年辽河化肥厂到丹麦进行技术交流时.丹麦推荐了该项技术.并愿意进一步和我们合作,提供了这篇文章.现暂不提是否和丹麦合作引进这个技术问题,至少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我国用这个工艺生产复肥还是空白,用离子交换法在化工其它方面应用也是不多的.当然丹方之所以重视,是因为她对氯根的不利方面或有害方面非常注意.丹麦不但防止氯根对作物和土壤的不良影响,而且还注意它对复肥特别是含有铜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复肥,怕影响安全贮存和安全运输.政府为此还规定了限制含氯复肥的生产,鼓励无氯肥料的发展,因而用离子交换技术生产高级无氯肥料,才应运而生.丹麦对此工艺之所以重视,是因为他们感到氯根对土壤及作物的不利影响或有害.他们的氯根来自氯化钾,而我国特别是我省是缺钾肥的,所以也没有氯化钾带来氯根之害.但大量使用氯化铵是不受农民欢迎的,我们总应感到如此含氯之肥的问题了吧?当然这种化肥之所以不受农民欢迎,除联碱厂生产氯化铵本身有质量不合要求者外,根本问题还是氯根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氯根应预以重视.切不可认为中国之大,水田之多.何处不用氯化铵?而不闻不问农民之呼声!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氯也是作物的一种微量营养素,所以我们应尽量改善氯化铵的物理性能,开展应用研究,以扩大其使用面和提高使用效果.其二、利用氯根对某些肥料有抑制和增效功能的作用,开展氯比铵混肥或复肥新品种的研究.如氯化铵与尿素的混肥.肥效甚好.那我们就应该研究制造此类新产品,并可从生产工艺进一步加以改造.使合成氨、尿素和碱三者联结起来,不但产生了新产品.而且达到简化流程和节能之目的.其三、应用丹麦离子交换技术以氯化铵代氯化钾生产高级的硝铵和磷铵的无氯复肥.上述第一项希望联碱厂予以重视,力争做到.第二项化工部制碱研究所和大连工学院等单位已开展工作,本人今后将对此项技术的进展进行评论.第三项工作,刚刚开始,特此介绍本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复混肥基础肥料定位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6年定位研究表明:过磷酸钙与磷铵相比,氯化铵与尿素相比对作物产量质量有等量等效作用,养分利用率也相仿。过磷酸钙有平衡作物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氯化铵连施氯累积残留率较小,0~40cm土层为1.5%~5.5%,对作物产量、质量及土壤性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联碱生产过程中的氯化铵,作为一种肥料长期使用后降低了土壤中的PH值,增加了氯离子在土壤里的积累,尤其是干旱土地,因此对它的施用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氯化铵长期堆放又易结块,供农民使用很不方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湖北省化工厂研究出一种改性氯化铵,即在氯化铵肥料中掺合粉煤灰和经粉碎过的粉状石灰石各5%,经测改性氯化铵的结块率降低近一半。该厂委托孝感地区土肥站在中稻作物上作肥效试验,增产效果很明显。着重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氯素营养与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征平  庄莲娟 《上海化工》1999,24(10):20-23,30
幼苗、盆栽、田间肥效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氯在适当浓度下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土壤氯在〈400mg/kg范围内,对小麦、水稻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且能促进氮、外的吸收,因而改善了品质;作物总吸氯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吸收的氯大部分分布在秸秆内,籽粒中不足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