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TD-SCDMA/GSM双模终端异系统切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对双模单待终端系统间的切换及测量过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双模单待终端系统间切换进行了设计与实现,主要给出了协议栈的总体结构设计,并以TD-SCDMA至GSM的话音切换为例给出了系统间切换流程的设计,实现了TD-SCDMA至GSM的切换.  相似文献   

2.
随着TD-SCDMA系统的商用,同时需兼容已非常成熟运营的GSM系统,TD-SCDMA/GSM/GPRS双模终端已是市场的主流。本文针对双模单待终端(协议控制)CELL CHANGE ORDER过程进行研究,该过程是双模终端实现PS域切换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以TD-SCDMA/GSM/GPRS系统高层协议为基础介绍了双模单待自动切换终端的CELL CHANGE ORDER过程的各个阶段:系统间测量、网络判决及小区改变执行;然后详细地设计了小区改变执行的正常及异常处理流程,并对如何实现数据平面切换过程进行了重点描述;最后搭建板级测试环境,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验证了CELL CHANGE ORDER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TD-SCDMA/GSM双模系统两模式间小区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D-SCDMA技术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从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看,在中国,未来TD-SCDMA网络将和GSM网络长期并存,而小区选择是移动终端能够成功驻留在合适的小区并保证呼叫成功率的重要功能,同样也是不同无线通信系统间的主要互操作行为之一.文中根据协议给出TD-SCDMA/GSM双模终端软件结构图,对TD-SCDMA/GSM双模系统两模式间小区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两模式间小区选择建立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4.
TD-SCDMA/GSM双模终端RRM层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议一致性测试是保证一个网络协议正确实现的关键.RRM一致性测试是TD-SCDMA/GSM双模终端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终端的研发和认证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一致性测试的原理和测试工具TTCN,结合同步切换过程,详细介绍了使用TTCN对TD-SCDMA/GSM双模终端RRM层进行测试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5.
樊锋 《电信技术》2007,(9):40-42
首先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双模终端的类型和意义,然后针对TD-SCDMA/GSM类型终端进行了分析讨论,比较了TD-SCDMA/GSM双模自动切换终端和TD-SCDMA/GSM双模双待终端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尹书扬  李亦农 《通信技术》2010,43(1):174-175,179
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测试是终端入网认证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G网络正式运营之后,TD-SCDMA/GSM双模终端RRM一致性测试对终端的研发和认证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基于TTCN的一致性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双模终端RRM一致性测试的具体内容以及组成测试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同时结合系统间非同步切换测试例详细介绍了TD/GSM双模终端RRM一致性测试的具体实现并给出了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行业团体TD-SCDMA论坛及GSM协会已达成一项协议,将共同发展他们支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此举可能为3G牌照在中国的发放扫清道路。6月15日,GSM协会和TD-SCDMA论坛就共同发展WCDMA和TD-SCDMA两项3G技术标准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GSM协会将利用自身资源推动TD-SCDMA作为TDD标准的使用和普及,并进一步推进WCDMA和TD-SCDMA技术间的操作兼容性和国际漫游。此外,双方将共同促进3G设备制造商支持和开发WCDMA、TD-SCDMA核心网的共同平台,并促进3G设备制造商支持WCDMA、TD-SCDMA双模终端的研发和使用。GSM…  相似文献   

8.
GSM/TD-SCDMA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流量"倒流"GSM网络现象严重,使得GSM网络负荷压力加大,而TD-SCDMA网络利用率偏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网络2G/3G互操作参数调整、网络控制的2G到3GPS小区重选以及新型双模终端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TD-SCDMA分流GSM网络数据业务,均衡2G/3G双网协调...  相似文献   

9.
截至目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县城和部分乡镇,作为TD-SCDMA的长期演进TD-LTE已被确立为4G标准,在已完成的中国移动组织的第二阶段多模测试中,TD-LTE与TD-SCDMA双模终端的系统间移动性是测试的重点。因此,对于TD-LTE/TD-SCDMA双模终端切换过程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inter-RAT(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异接入技术)切换和测量过程进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inter-RAT切换流程进行了设计,并以TD-LTE至TD-SCDMA的切换过程为例进行了流程分析。  相似文献   

10.
TD-SCDMA/GSM/GPRS双模终端实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为中国通信产业实现整体突破提供了机遇。而TD-SCDMA/GSM/GPRS 双模终端作为从二代网络向3G平滑过渡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其成熟化及商业化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TD-SCDMA/GSM/GPRS双模终端的现实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双模终端软件研发策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TD-SCDMA网络的规模部署,TD-SCDMA和GSM间的互操作及切换将日益频繁,如何有效提高TD-SCDMA与GSM系统间的切换成功率对于TD-SCDMA的网络建设与优化至关重要。针对现阶段TD-SCDMA与GSM系统间由于鉴权原因引起的切换失败问题,通过对切换失败现象和3GPP技术规范的分析,定位了此类切换失败的原因所在,提出了GSM与TD-SCDMA之间因鉴权原因而造成的切换失败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以补丁程序的形式在现网中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TD—SCDMA、GSM融合网络因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影响用户感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2G/3G互操作参数优化方法:系统间切换等待定时器优化、切换失败惩罚最大次数和切换失败惩罚时间优化、PS域切换门限优化、3G-2G切换/重选参数与2G-3G重选参数联合优化等方法,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提升了2G/3G互操作性能,实现了2G/3G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了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TD-SCDMA系统向GSM系统切换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GSM/TD-SCDMA切换性能的主要因素,从网络优化和新技术引入的角度对缩短切换时延和提升切换成功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GSM/TD-SCDMA系统间切换场景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TD-SCDMA系统向GSM系统切换中存在的参数设置问题,对切换场景进行了分类,并通过路测、KPI指标对比等方法,给出了不同切换场景下的切换参数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道生 《光通信研究》2007,33(1):46-47,53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简称3G)系统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3G牌照的即将发放,无线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及TD-SCDMA直放站的广泛应用必不可少.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解决TD-SCDMA直放站实现同步和上下行切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网有60% 以上重选是双模终端在TD-SCDMA 网络驻留,进行语音通话,通话过程中由3G 切换到2G,在2G挂断业务后又由2G 网络重选至3G 网络.按标准方案,挂机后,双模终端首选驻留2G 网络,在IDLE 态进行测量并重选3G 网络,该流程时间较长,增加了终端呼叫不可及的概率.Fast Return 方案针对这...  相似文献   

17.
李万臣  王忠新 《信息技术》2008,32(2):85-87,90
TD-SCDMA是由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具有较高的系统性能和频谱利用率,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切换技术-接力切换技术.文章通过功能强大的网络建模仿真工具OPNET对接力切换的算法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在典型的车载环境下接力切换在多任务条件下如何提高TD-SCDMA系统切换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睿强  林涛 《通信技术》2011,44(3):129-131
当前,中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建设正处于紧张进行中。在3G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网络之间的平滑切换,是各个运营商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和带码多分址(WCDMA)网络为例,分析了2G向3G过渡期间小区选择和驻留方式,并对现网2G向3G切换设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3G问题小区的切换策略,并通过新增加一套参数进行了规模实验进行了验证,对于保障3G网络质量和提升用户感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业务预测、数据分析等手段,计算GSM、TD-SCDMA未来5年可清退的频率资源,根据频段特点编制计算方法,制定相应的退频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