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11,(1):39-39
几乎每一款杀毒软件都会有入提出批评意见,不是杀不掉病毒就是太占用系统资源。其实我们很多的时候看到杀毒软件眼睁睁看着病毒溜走,这其实并不完全是杀毒软件的错,作为使用者的我们对杀毒软件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不当。 理论上说,杀毒软件如果能正常识别一个病毒的名称。一般都能杀掉,不过也有一些病毒或开机自启动,或常驻内存,或嵌入到系统进程中,更有甚者注册为系统服务,遇到这些伪装颇高明的恶性病毒,进入到安全模式下再杀毒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企业的网管,笔者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形形色色的病毒以及千奇百怪的网络故障打交道。很多时候,一些网络故障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且电脑中病毒又大多是因为系统漏洞太多所致。有漏洞那就升级嘛!这句话说得轻巧,但实现起来却有诸多困难。首先,  相似文献   

3.
最近好像很多地方都谈到了手机病毒,大家尤其是关心WAP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很象大家说的外星人,听说的人多,看到的人少,研究者确确凿凿,旁观者雾里看花。我甚至感觉是很多人都想看看手机病毒是个什么样子。 那么手机病毒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据闻,6月6日西班牙发现一种蠕虫病毒VBS-TIMOFONICA,它可以通过电脑向手机乱发短信息。严格的讲它应该是一种电脑病毒  相似文献   

4.
解析木马     
谌琦 《电脑校园》2002,(3):54-55
2001年可以说是一个病毒之年,有人甚至说2001年是有史以来病毒危害最严重的一年,如:红色代码,红色代码2……令人谈虎色变,而经常上网的人也一定听说过一种和病毒不相上下的“病毒”那就是“木马”。也许有人还不太了解“木马”,但由于“木马”这种软件的长度很小,有的只有近千K,甚至只有几十K,在各种黑客网站都有下载,而使用又非常简单,所以在网上非常“流行”,因此“木马”在网上的危害决不小于病毒。虽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新版杀毒软件都可以自动清除“木马”,但它们并不能防范新出现的“木马”程序,因此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5.
本人一直在用金叫毒霸6杀毒软件,原来一开机,金山毒霸病毒防火墙就立即开启,可自从安装了ADSL宽带网后,每次开机,金山毒霸病毒防火墙都是灰色的,要等近1分钟才能启动,到各大电脑论坛上查找了一下,才发现有不少人都有这种情况,都说是正常,还说诺顿的更慢。  相似文献   

6.
合理实施防火墙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软件世界》2007,(21):54-55
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也可以说也是病毒与黑客大行其道的时代。这样说也许有些悲观,但今天的网络的确如此。从Internet到企业内网、从个人电脑到可上网的手机平台,没有地方是绝对安全的。每一次网络病毒的攻击,都会让家庭用户、企业用户、800热线甚至是运营商“头痛脑热”。不过,经历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病毒危机后,人们已经开始思考网络的安全了。  相似文献   

7.
很多用户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从来不浏览不正规的网站,也很少从网上下载电影、工具,安装了杀毒软件,可还是会中毒”。江民反病毒专家介绍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确实能够对病毒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随着病毒技术的不断翻新,病毒的传播手段也越来越繁多,病毒不仅仅局限于通过U盘、即时通讯工具等这些主流的途径进行病毒传播,通过系统漏洞进行挂马传播几乎成为所有病毒首选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电脑校园》2003,(10):27-28
计算机如果感染上病毒,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特征,但是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大都各不相同,可以说一百个计算机病毒发作有一百种花样,这与编写计算机病毒者的心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把CPU比作是电脑系统的心脏。但众所周知心脏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需要有一个生长的地方,这就是人的身体。而对于电脑系统来说,同样也是如此,CPU同样需要有一个“生长”的地方,这就是主板,可以说主板就是电脑系统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美国曾经有一种说法,因特网让人们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做生意,也就是说在哪里做生意都不会有问题。然而实际情况证明,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原因很简单,虽然只要有可靠的能源供应、企业支持服务和适当的税收优惠,有实力的企业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虚拟网络市场,但新形势下最重要的资源是从工程师到多媒体设计师的技术劳动力,没有公司能够在任何地方都吸引到一支强有力的技术人员队伍。波士顿因特网咨询公司Zefers的联合创始人马索·伯克利说:“在今天的劳工市场上,老板必须在雇员希望居住的地方建立公司。老板不能告诉雇员…  相似文献   

11.
张晓兵 《玩电脑》2005,(1):66-68
看过《手机》的朋友,相信都为手机的无所无在,手机的无所不能而惊叹。然而,手机的普及不仅仅是把人们的距离拉近了,不造成一个终张杀手的出现——手机病毒。不管你相信与否,手机病毒做病毒家族的新成员,已经悄然降临,并且已经掀起了第三次浪潮。我想会有许多人问这个问题,手机病毒是什么?简单地说,它是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短信、邮件和下载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异常的新型病毒。可以这样说,手机病毒是智能手机普及的必然产物,手机的功能越强大,则相应的手机病毒诞生就越厉害。以电影《手机》中最后出现的一种能够全球定位的手机来说,将来很有可能在这类手机上诞生可以攻击卫星的病毒。下面,我们就一起沿着手机病毒的发展脉络,逐步了解这类新生代病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网络》2012,(1):48-49
很多朋友在下载黑客工具时都说有毒,其实我们有必要分清病毒和黑客工具!!世界上那么多的病毒,反病毒公司为了方便管理,他们会按照病毒的特性,将病毒进行分类命名。虽然每个反病毒公司的命名规则都不太一样,但大体都是采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法来命名的。一般格式为:<病毒前缀>.<病毒名>.<病毒后缀>。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他是用来区别病毒的种族分类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要是系统中有病毒的话,硬盘往往会无缘无故地狂转。但并不是说硬盘狂转就一定会有病毒,如何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14.
古语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网上待久了以后,遇上电脑病毒也是正常的事。其实我们都知道查杀病毒一股有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又各有利弊,同时也会导致不同的后遗症。这里就来说说杀毒前后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5.
不灭 《网友世界》2009,(19):69-69
现在网络世界中什么最风靡,很多学生玩家要说校内网,很多工作的朋友都说开心网,那么他们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专业的人说他们是SNS网站,通过病毒式的传播达到宣传做起,而说白了就是人传人的信息交互,也就是让你随时随地的了解到你的朋友在千吗,这就是吸引大家的地方。最近《赤壁》中加入了线上交友平台,率先在游戏中植入了SNS社区的框架,让整个游戏进入强化交互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电脑病毒诞生,它就从来没消停过。有了互联网就有了蠕虫、有了Word就有了宏病毒、有了QQ就有了QQ病毒,去年又惊闻手机都有“概念”病毒了。病毒变着法子骚扰,我们也只能穷于应付,虽然大部分病毒都算不上绝症,可是感染一下也绝不会像个小感冒那么轻松。黑客出来混都得有还的时候,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良民更经不起病毒的肆虐。  相似文献   

17.
叶楚东 《玩电脑》2004,(5):75-76
今年5月初,全国大面积出现ADSL MODEM断线的奇怪现象,从沿海的广东、广西和福州,到天津、江苏、黑龙江等地区都发生了类似情况,一时之间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传言四起。有说运营商使用了一套名为“网络尖兵”硬件来禁止用户使用路由功能,也有人提出病毒攻击的可能性。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作祟,我们都有办法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同学的裸奔机不小心中病毒了,上网查了下,按网上说的把病毒常常光顾的注册表和目录都检查了一遍,但电脑使用起来还是有问题……看来还要自己动手,对病毒彻底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说的是操作系统载入以前的密码(BIOS屏幕上的密码),而不是Windows密码,它通常会在屏幕中央弹出一个小小的文本框,框以外的地方都是黑色,所有主板都有一个“清除密码”跳线,但你得打开机箱才能看到它,所以请采取常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0.
病毒的历史     
Forrest 《电脑校园》2003,(10):25-25
从DOS进入国内,病毒就跟随了进来,在DOS时代比较有名的病毒如小球病毒、杨基病毒、1394等等。由于在DOS环境下计算机用,。的数据交换主要是通过软盘来进行的,而通过软盘来交换的数据90%以上的内容都是游戏,因此好些人就把病毒的传播渠道说成是通过游戏来传播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DOS时代的病毒传播也不是很迅速的。后来随着Windows95系统的盛行,因为当时的很多病毒编写高手对Windows95的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