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为背景,通过分析高校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找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实验教学的相通之处,目的使化学实验教学恰当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探索高校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实验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岑  曹兢 《广州化工》2022,(19):264-265+286
作为四大化学中理论性和逻辑性最强的一门课程,物理化学课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结合自身实践,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对物理化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经验。结果表明,通过从教学大纲引入思政教育目标及在每个章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能够有效将物理化学课堂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为新时代培养素质过硬和德才兼备的化工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杨永辉 《安徽化工》2021,47(5):163-164,167
为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物理化学"因课程丰富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独特优势.如何将"物理化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的基础化学水平于"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提升,这是该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需要.阐述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从通过践行思考力铸就课程思政灵魂、感受原理背后故事升华课程思政形式以及挖掘"物理化学"思政元素系统课程思政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融合策略,最终实现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以期对教学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时代高校教育背景下,结合大学化学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立德树人的价值需求,还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大学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最后分析了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理念,以期为课程育人提供借鉴经验,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芬  冯帅 《广东化工》2022,49(2):118-120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它的主要理念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实现"协同育人".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文深入研究了课程思政融入工科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致力于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工科"人才,从而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杨景帅  孙筱琪 《云南化工》2022,(1):151-152,156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教育能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近三年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举例说明《物理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讨论了如何在授课教学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结果表明,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素养...  相似文献   

7.
褚玉婷  严新 《广州化工》2023,(4):189-191
立德树人是目前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课程的思政建设,强调课程思政与教学有机融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为例,从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事求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主线和多维度考核等方面着手,探索课程思政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途径,打造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形成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互通共进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杰 《广州化工》2022,(11):222-223+226
《物理化学》是化学与化工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质量,本文针对我校本科生《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教育形式多元化的大环境,重点提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形式的优点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徐涵  江蓉  关婷婷  徐雯 《广州化工》2022,(16):208-210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如何让物理化学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养于“润物无声”中得到提升,是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对课程改革内涵的深入挖掘,可以尝试通过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引入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借助教学平台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等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发酵工程"是我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药品都可以通过发酵生产得到,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以《发酵工程》为例,进行思政教育融入"发酵工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训教学全过程的路径研究,为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雪锦  张玉瑾  洪静  徐健 《广东化工》2024,(4):162-163+156
本文介绍了在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进行与内容深度融合的传热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心专业基础课《传热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思政教育融入,形成课程思政和学科内容深度融合,实现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同步发展,为我国高等院校实施工科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校将思政教育渗入到专业课程以及实验教学中,是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具体表现.专业课程以及实验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江西农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实施"思政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思...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较文科生存在劣势,借助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减少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厌倦感。以《热处理设备》课程为例,通过提取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真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工作更好地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元素多视角的课程思政教学.借助案例教学的方式,将科研精神、家国信念、职业道德、地方特色等内容有效融入到实验课中.思政教学的融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对专业的认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在大学教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能够拓宽思政教育路径、增加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政治素养与良好道德品行。对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课程思政,需要明确实施意义与相关问题。通过提高教师育人能力、搭建课程思政体系、引入相关感人故事、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正确价值观念、树立环境保护观念,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紧密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知识,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相辅相成,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思政教育,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莉  李纪兴  王亚琦  孙运强 《安徽化工》2021,47(4):151-152,155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材料化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元素,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结合"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和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思路、目标、课程素材的选取和课程考核方式,为本领域和其他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对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为我国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斌  许航线 《广州化工》2022,(12):213-215
不断强化思政引领,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以《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化学电池为例,在分析课程思政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课前准备、问题引入、小组讨论、构建新知识和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丽彬  田冬 《广州化工》2022,(23):186-188
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课程思政融入仪器分析实验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结合淮南师范学院实验教学情况,在教师思政能力提升,学生思政能力培养,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提出探索和实践思路。旨在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思政教育融入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充分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