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大断面公路隧道由于跨度特大和扁平,加上施工期间诸多工序的相互影响、围岩的多次扰动等诸多因素,其受力条件极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极易发生失稳乃至坍塌.本文利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CTSSSRH)",对特大断面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的施工动态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了特大断面隧道围岩位移、变形等发展规律,提出了特大断面隧道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长春地铁1号线某区间左右线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在某站前右线设置停车线和渡线,该段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在该段区间由于盾构隧道和矿山法隧道相距较近,最近处为0.775m,且矿山法隧道断面较大,跨度均超过10m,最大断面跨度超过14m,大断面隧道施工以及近距离隧道施工的风险较大,因此通过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该段隧道施工进行模拟,评估大断面矿山法隧道及近距离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知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机械设备选型与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设备的选型和匹配是优化机械设备合理组合、实现机械化高效施工的关键.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机械的选型原则和配置要求,并通过工程实例研究了机械设备的选型与匹配,总结了适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施工机械设备匹配方法,得出了施工设备配置数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确定出满足平均月进度要求条件下的斜井掘进机械化设备最优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关山隧道开挖断面小、施工工区长和洞内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的实际情况,通过收集测定小断面高风险特长隧道施工现场的数据,开展小断面和作业面涌水对施工工效影响分析,同时研究作业面涌水对开挖、初支、出碴的影响以及洞内水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发现:小断面和作业面涌水对施工工效和工期影响较大,最大可达1...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距离小断面陡坡引水隧洞因施工作业面狭小,运输困难,水害风险大,各类大型、高效的施工机械不能使用等问题,以某引水隧洞为例,通过对设备选型比选及施工方案的优化,使设备配置更符合工程开挖、出渣、衬砌等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功效并合理发挥设备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侯月线云台山隧道系地层段瓦斯隧道施工的爆破安全技术,对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施工,施工与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我国首例安全通过174m煤系地层段的皮施工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山岭隧道建设条件复杂,通常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破碎,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坍塌、边仰坡失稳等事故.根据某隧道洞口段地质情况、地形条件以及设计参数,对拟采用的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和数值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施工上看,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有利于工期;从数值分析看,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完成开挖后,隧道结构y向最大沉降分别为6.65cm和1.68cm,临时支撑X向最大变形分别为20.5cm和4.42cm,采用后者施工变形更小;从计算结果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受力更小.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后,C25喷射混凝土Y向最大拉应力为3.07MPa,远大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的1.27MPa,且超过该喷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因此,从隧道变形和受力分析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佛羊岭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施工,以FLAC3D有限元软件为计算平台,建立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有限元模型,对隧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地表沉降、围岩与衬砌结构应力,并提出相应的监控和加固对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先行隧洞上部地表沉降比后行隧洞大,后行隧洞的施工会增大先行隧洞竖向位移,使先行洞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隧道衬砌结构应力集中于拱腰至拱脚范围区域,先行洞支护结构对于后行洞开挖起到稳定岩体的作用,后行隧道的开挖会使中夹岩柱出现应力集中,在施工时应注意对隧道围岩采取加固措施。分析结果能够为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佛羊岭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施工,以FLAC3D有限元软件为计算平台,建立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有限元模型,对隧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地表沉降、围岩与衬砌结构应力,并提出相应的监控和加固对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先行隧洞上部地表沉降比后行隧洞大,后行隧洞的施工会增大先行隧洞竖向位移,使先行洞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隧道衬砌结构应力集中于拱腰至拱脚范围区域,先行洞支护结构对于后行洞开挖起到稳定岩体的作用,后行隧道的开挖会使中夹岩柱出现应力集中,在施工时应注意对隧道围岩采取加固措施。分析结果能够为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力行业的改制,实施品牌建设已成为电力企业当下的迫切要求.该文分析了电力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组织领导、检查整改、管理流程、人员培训、监督和维护等方面,对如何推进电力企业品牌标识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大截面电缆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但目前缺乏对其配套夹具和支架选择的可靠性分析。文中以220kV 2500mm2大截面电缆为例,介绍了大截面电缆敷设时的相关参数计算及确定,对支持电缆的夹具和支架受力情况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大截面电缆用的夹具与支架选择意见,对大截面电缆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5年颁布的“电力电缆尺寸的经济最佳化”计算方法,并以发电厂厂用电缆为例,对电缆截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计算,提出了做好电力电缆截面选择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虚拟企业选择灵捷、相容及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建立模型.用关系理论对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过滤可快速剔除不合格的候选伙伴,从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并实现了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的单目标最优化模型.该模型简洁、合理,且所需计算量较小.组建者在环境不确定且许多相关信息不能准确给出的情况下以此模型决策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隧道施工期间围岩稳定和支护结构体系安全,本文结合超前地质预报与洞内、外地质观察,通过对某大断面软弱围岩公路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分析处理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监测数据,研究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施工工法和支护参数设计合理,围岩变形大都呈现“急剧增大—增速放缓—趋于稳定”趋势。当掌子面通过地表下沉监测断面10倍B时(B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下沉趋近最终稳定值。当掌子面通过洞内监测断面3倍B时,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变化量可达最终值的80%左右;6倍B时,变化基本趋于稳定,且上台阶收敛变化量明显大于下台阶。当后行左洞与先行右洞掌子面之间的间距大于5倍B时,能有效减小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的应急物资管理是电力行业中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而应急物资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择合适的物资配送中心,最大限度的保障受灾地点的物资供应.本文以标度扩展的层次分析法为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判断矩阵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应用到电力企业应急物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中,选择出经济成本最低,物资短缺最小化的配送中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丽香铁路中义隧道的219组现场实测数据,开展了电磁辐射参数与隧道变形量、变形速率的相关性研究,选用电磁辐射强度、脉冲、能量指标中与隧道变形量、变形速率最相关的参数,建立了隧道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多参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开挖后隧道断面的变形演化规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占比、脉冲数、超过平均能量的峰值事件数占比分别是电磁辐射强度、脉冲、能量指标中与隧道变形量最相关的参数;(2)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峰值事件数、脉冲数、超过平均能量的峰值事件数的波动速率分别是电磁辐射强度、脉冲、能量指标中与隧道变形速率最相关的参数;(3)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了隧道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3参数PLSR模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927,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4)现场预测结果显示,3参数PLSR模型的预测值比一元回归模型更接近实测值,且预测可靠性更稳定,表明该模型能提高电磁辐射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现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强震区交通隧道洞口段的地震安全性和结构抗震性能,以汶川地震白云顶隧道进口段为研究背景,开展了隧道洞口软硬围岩交接段地震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试验设备、相似设计、动力荷载、动力特性及加载制度。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隧道洞口软硬围岩交接段由硬岩向软岩方向发展过程中隧道结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纵向应变、接触应力及结构内力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软硬围岩交接段由硬岩向软岩方向发展,隧道结构PGA放大系数由1.04增大至1.68,纵向应变增加倍数由1.09增大至4.29,接触应力增加倍数由6.34增大至32.16,安全系数最小值减小百分比由26.18%增大至53.48%;随着受软岩影响的增大,作用于隧道结构的地震惯性力和强制位移不断增加,致使结构安全性不断降低。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区交通隧道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