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BMA、2-EHM和St为合成原料,BPO为引发剂,DVB为交联剂,PVA为分散剂,应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P(BMA/2-EHM/St)高吸油树脂。主要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St)=60%、m(2-EHM):m(BMA)=1:1、w(BPO)=1.7%、w(DVB)=0.5%、w(PVA)=3%,聚合温度86℃,反应时间为6h时,所制得的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最大,对甲苯的吸油倍率分别达到14.24g/g。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EHM)和苯乙烯(St)为原料,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改性凹凸棒(OATP)为无机添加物,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高吸油树脂。探讨了St、BPO和OATP质量分数以及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用响应面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FTIR、TGA、SEM等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St用量为52.54%(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m(2-EHM)∶m(BMA)=1.0∶1.5、BPO用量为1.95%(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DVB加入量为0.60%(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PVA加入量为3.00%(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OATP用量为2.00%(以单体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聚合温度82℃、反应时间70 min、微波功率为700 W时,所制得的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最大,对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甲苯和二甲苯的吸油倍率分别达到37.24、30.50、19.64、16.81 g/g;添加OATP后树脂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2℃。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为单体,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不同的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高吸油性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并且考察了高吸油树脂对不同油品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当DVB、BPO、PVA占单体混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0.8%时,所合成的树脂的吸油性能较好,树脂对四氯化碳(CC14)的吸收性能最好,其饱和吸油率达到36.6g/g。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类高吸油树脂。通过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等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的高吸油树脂最佳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n(BMA)∶n(BA)=0.67,BPO质量分数为0.5%,DVB质量分数为0.5%,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其质量分数为3%时,树脂的形态结构最好,且吸油率最大。研究表明,树脂可吸收四氯化碳11.2 g/g,甲苯6.0 g/g,汽油3.9 g/g,柴油2.2 g/g,且树脂的保油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H)为主要原料、单链脂肪醇(脂肪醇中碳原子数n=4、5、6、8)为改性剂,通过在主链中引入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成功制备出改性P(St/MAH/BA)和P(St/MAH)系列施胶剂。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经改性P(St/MAH)或P(St/MAH/BA)施胶剂施胶后,不同施胶纸具有不同的施胶效果;对文化书写纸而言,前者的油墨吸收率高于后者、平滑度小于后者,但两者的拉伸强度和施胶度差别不大;对瓦楞纸而言,前者的施胶度和环压强度均高于后者。随着单链脂肪醇中碳原子数的不断增加,文化书写纸的油墨吸收率增大、平滑度和拉伸强度下降,而瓦楞纸的环压强度增大、拉伸强度略有下降,但两种施胶纸的施胶度均呈先升后降态势。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滤纸为模板,通过浸渍-高温煅烧法制得具有生物形态的氧化铝,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所制备样品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高吸油树脂。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5%、改性氧化铝的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4%,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树脂的吸收倍率较原树脂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复合树脂能够反复使用多次。对改性前后的氧化物进行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以及动态疏水性分析,并对复合高吸油树脂进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DTA)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叙述了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和应用方面的最新发展,介绍了六种现有的合成方法,简要说明其结构特点以及吸油特性。六种合成方法包括:单烯—双烯化学交联,溶剂致孔的单烯—双烯化学交联,官能团化学交联,辐射化学交联,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高吸油性树脂的结构特点是:高分子之间形成一种三维的交联网状结构,材料内部具有一定微孔结构。由于树脂分子内的亲油基链段和油分子的溶剂化作用,高吸油性树脂发生膨润。吸油过程由分子扩散控制和Flory-Huggins方程控制两部分组成。适度交联,适当减小粒径可提高树脂的吸油速度。介绍了高吸油性树脂在三废处理、芳香剂、杀虫剂、诱鱼剂基材,纸张添加剂、渔网防污剂基材,合成树脂的改性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烯酸和十二(烷)醇直接酯化法制备丙烯酸十二酯,然后以丙烯酸十二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明胶为分散剂,水为分散介质,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自溶胀型的高吸油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制备该树脂的最优方案,同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_(丙烯酸十二酯):n_(丙烯酸丁酯)=1:2,引发剂用量3.0%,交联剂用量2.2%,分散剂用量2.8%,水油体积比8:1,温度80℃,反应时间5 h时,生成的树脂吸油性能最好,对甲苯的吸油率达16.5 g/g,对甲苯和四氯化碳的吸附量也在10 g/g以上。在3 h内,树脂基本达到饱和吸油状态,同时保油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以滤纸为模板,通过浸渍-高温煅烧法制得具有生物形态的氧化铝,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所制备样品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吸油树脂。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得出分散剂的用量为5 wt %、交联剂的用量为2 wt %、引发剂的用量为1.5 wt %、改性氧化铝的添加量为4 wt %,树脂的吸油倍率较原树脂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复合树脂能够反复多次使用。对改性前后的氧化物进行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以及动态疏水性分析;并对复合高吸油树脂进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DTA)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