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8)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对董事会治理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因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而显著降低,但在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且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内控缺陷对董事会治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修复效果上看,董事会治理水平会因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得到提升,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正面影响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加强监管,重视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这不仅为深化企业改革及产权制度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以2011—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不同企业"去杠杆"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不同: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而负债不足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高盈利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而低盈利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非ST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非ST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质量在非标准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非ST类上市公司在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会通过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较小、且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否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
本文采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与存货管理业绩的关系,并从通货膨胀预期的视角探讨其对企业风险控制和企业能力的影响,进而考察其对两者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与存货管理业绩显著负相关;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存货相关内部控制缺陷对存货管理业绩的负向作用将受到抑制。本文的结论从企业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核心和动态能力提升视角,为企业"实质有效"地投入资源健全内部控制提供动机支撑,同时为通货膨胀对企业主体行为的影响微观化至计量模型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量迅速壮大,上市公司内部监管问题层出不穷,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201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实证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充分性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若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若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则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无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7)
审计约谈作为一种风险预警制度,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施加影响的,目前缺少经验证据。本文从内外部联动视角,系统分析和检验审计约谈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压力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审计约谈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之间呈正向关系,风险预警压力既可以通过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等外部机制传导给企业,也同时通过高管变更的内部压力传导,从而促使企业积极修复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研究表明,修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需要发挥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外部监管的互动作用,协同和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我国2014—2017年农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为基础,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论、缺陷企业数量、缺陷具体内容、缺陷整改意见、内部控制审计结论等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认定标准差异大,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容、格式不统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够详细,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形式多样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1)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CEO年龄对企业风险承担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年龄越年轻,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CEO年龄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越大CEO的这种风险规避行为会导致资本配置行为的扭曲。具体来说,与年龄较年轻的CEO相比,年龄较大的CEO更容易导致投资不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5)
文章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与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进行分组、对比,发现其业务复杂性、企业变化性、上市时间、资金投入可能性和获利能力等企业自身内部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考虑行业和年度变量的情况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内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文章的贡献在于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从内部控制缺陷中分离出来研究,且把企业内部特征划分为五类,并考虑事务所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等企业外部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验证基于不同层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的作用,扩展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从而丰富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2)
以2012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为样本,遵循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对650家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类型进行分析得出:沪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所占的比率小;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信息披露存在敷衍和粉饰的现象。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和相关规范、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格式、提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提升上市公司信息化水平和降低内部控制实施成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