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线路板厂电镀废水综合处理的工程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对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工程实际运行表明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和回用,系统合理、有效、可靠,对电镀企业的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镀废水水质的特点,对含氰废水、含油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和含铜废水进行分类前处理后,与混排废水混合进行混凝沉降?MBR(膜生物反应器)法预处理,采用超滤和反渗透装置对废水作进一步处理实现回用,反渗透浓水则采用电渗析?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工艺实现脱盐后再次进入反渗透装置处理回用。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的出水不仅满足《电镀污染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表3”要求,且能够作为生产用水回用至电镀生产线。  相似文献   

3.
膜法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乐译  李文国  王炳厚 《水处理技术》2012,38(7):131-132,135
电镀废水中含锌、铬、镍等有毒有害重金属,采用多介质过滤和超滤做预处理,去除废水中悬浮物;两级反渗透分离浓缩,淡水进入纯水制备系统处理回用,重金属浓缩液进一步浓缩处理;纳滤将反渗透浓缩液重金属浓度循环浓缩至3 g/L,返回镀槽重新使用。电镀废水经膜法处理后基本达到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梁凤萍 《广东化工》2016,(9):186-187
针对某表面处理厂每天排放的污水含有镍、悬浮物等污染物,进行了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工艺为"化学反应+微滤+反渗透",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三标准。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方便,处理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5.
南方某电子公司R-CHIP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废水特点、水量和水质分析以及构筑物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南方某电子公司的R-CHIP(芯片电阻)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对废水分类收集,采用预处理+TMF过滤膜+反渗透工艺处理镍系废水并进行回用,锡系废水经预处理后与RO浓水一起经螯合树脂吸附工艺处理排放,排放水与回用水均满足排放标准以及厂方回用需求,其回用水水质优于自来水。对该工艺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进行分析,以期对同行业或者类似水质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艺中。采用膜分离技术浓缩镀镍漂洗水以及回收利用漂洗水中的镍和水资源,可以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纳滤膜、反渗透膜、集成膜处理电镀镍漂洗废水,并提出了膜分离技术将会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公司汽车涂装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具体方案。经过预处理后、磷化废水中的Ni2+浓度降到0.4 mg/L,与经过预处理的脱脂废水、电泳废水和喷涂废水混合后,继续进行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后的部分废水经过再次物化处理,产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后可用于厂区的清洁和绿化。其余的生化废水利用MBR膜进行过滤,再经过反渗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涂装纯水标准而循环利用到涂装生产线上。系统投入使用一年多来,整体运行稳定,水量和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铜箔生产企业废水为例,介绍采用超滤+反渗透全膜法处理铜箔生产工艺废水的工程实例。实践表明,用全膜法处理铜箔生产工艺废水浓缩回用,能耗低、水质好,产品水质完全符合工艺浓缩要求,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镀行业蓬勃发展,每年平均废水总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20%左右,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铬、镍、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物.膜分离技术具备分离精度高、出水水质好,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够高效处理电镀废水并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离子,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因此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电镀废水中的铬、镍、...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目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为生化处理+纳滤+反渗透工艺,处理过程中膜工艺会产生反渗透浓缩液。为达到节能减排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需完善废水处理工艺,采取减量化手段。焦化废水浓缩液的减量化是目前国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STRO膜工艺,对焦化废水浓缩液进行减量化处理中试研究,考察最佳浓缩比、STRO膜稳定运行情况以及膜通量恢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TRO膜工艺对反渗透浓缩液的最佳水回收率为55%左右,对进水COD_(Cr)的去除率达到97.0%,NH_3-N去除率为97.3%,TDS去除率为98.7%。经化学清洗工序后,STRO膜的运行通量表现出良好的恢复性能。试验结果可为STRO膜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电路板废水中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镍、铜等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和水量不稳定,给废水处理领域造成较大的困难;处理的成本较大。本次废水处理实例中采用"二级物化处理+重金属过滤器+4S-MBR",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要求,采用该方法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电镀企业因排放标准提高需对其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文章结合实例,分析电镀企业废水处理工程提标改造的关键点,指出可利用微电解和Fenton氧化的工艺对前处理废水进行预处理,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处理综合废水中的COD、氨氮和总磷。提供两例已验收企业提标改造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建议同类企业提标改造重点观注废水的分质分流,前处理废水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进行断链处理,通过生化联合处理工艺确保废水水质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13.
本项目以福建某电镀集控区络合镍废水为研究目标,采用10t/h的三相微界面催化氧化破络技术装备处理复杂络合镍废水,工程实践表明,此工艺水质耐冲击能力强、绿色清洁高效,同步去除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并有效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污泥产生量较传统破络工艺减量60%,该技术对电镀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向绿色清洁方向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鹏  王玉俊 《广东化工》2011,38(1):160-161
电镀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多种金属离子,适宜采用分类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某电镀厂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废水,将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及酸碱综合废水分类收集,分别加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出水水质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电镀与涂饰》2004,23(6):52-52
一项名为“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在国内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工艺先进合理。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促进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兴 《广东化工》2022,(12):119-122
马鞍山市某电子电镀生产车间室内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将电镀废水分类收集与处理,包括含镍废水、化镍废水、含氰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混排废水。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水率≥40%,排放水水质标准中重金属污染物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执行,其他污染物按排水管网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限值执行。详细介绍了废水分类、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及经济指标,对于电镀工业中的相似工程,特别是用地受限、排放标准严格、回用水要求高的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铅冶炼厂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参数及运行效果。针对废水特点,采用石灰中和+复合制剂+KDF反应器+反渗透联合技术处理,反渗透淡水可满足所有生产用水水质要求,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而浓水达到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该工程能适应废水量变化,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产水率和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电镀废水,通过静态试验探究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电镀废水中总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比了在较优条件下分别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0%(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100 mL/L,初始pH为6.0,反应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总镍、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99.94%和99.41%,其出水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要求。电镀废水处理过程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均可,但采用机械搅拌的处理效果更佳。[结论]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可有效去除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磷和氨氮,使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还原沉淀+超滤+反渗透工艺对某活塞环厂电镀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反渗透产水回用,浓缩液经过三效蒸发器蒸发,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在p H=2~3的条件下,采用Na HSO3作为还原剂将Cr(Ⅵ)还原为Cr(Ⅲ),通过调节p H至8将Cr(Ⅲ)转化为沉淀去除,经沉淀处理后的清水进入膜系统处理,反渗透系统总回收率为70%。整套系统运行稳定,回用水水质优于自来水。  相似文献   

20.
综合国内外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介绍了分析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及生物膜法等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技术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