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气田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硫污水,且采用传统絮凝沉淀法处理此类污水存在处理周期长、污泥产量大的缺点,首次提出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处理含硫污水。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S2-的实验装置,探究超重力因子、含硫污水pH值、臭氧浓度、液相进口压力、溶液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超重力臭氧氧化处理含硫污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在实验工况下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超重力因子为145.02,pH值为9.0,臭氧浓度为30mg/L,液相进口压力为0.15MPa,温度为50℃。在最优工艺参数下,能够获得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可实现99.2%的脱硫率,污水残留S2-浓度仅为0.64mg/L。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普光气田高含硫污水气提脱硫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曝气+负压气提+尾气催化氧化”工艺技术,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优负压气提脱硫操作条件为:污水pH值4.0、温度20℃、气提真空度-0.02 MPa、空气曝气气液体积比20∶1,污水负压气提脱硫率高达94%。各操作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空气曝气气液比、污水pH值、气提真空度和污水温度。实验优选出铁基离子液体作为尾气脱硫催化剂。结果表明,铁基离子液体中Fe 3+对H 2S氧化速率很快,净化后尾气中H 2S质量浓度为0 mg/m^3,氧化产物为单质S,同时离子液体可通过空气将Fe 2+氧化成Fe 3+,实现低成本循环利用,解决了含硫尾气燃烧的SO 2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单塔加压汽提、双塔加压汽提及单塔侧线加压汽提等工艺,论述了含硫污水汽提工艺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基于MDEA溶液和不同配比位阻胺溶液对H2S吸收容量的静态测定实验结果,在操作压力为8.3 MPa的超重力侧线试验装置上,考察不同气液比条件下MDEA溶液和优化配方的位阻胺溶液对高酸性天然气的选择性脱硫效果,同时考察了超重力机转速对溶剂选择性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溶剂中以8号溶剂对H2S的吸收容量最大,40 ℃和50 ℃条件下H2S的最大吸收容量分别为79.67 g/L和59.20 g/L,采用超重力脱硫工艺,可将天然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由2.0×105 mg/m3降至100 mg/m3以下,在气液比95左右时,净化气中H2S、总硫质量浓度分别为19.8 mg/m3和32.27 mg/m3,CO2体积分数为0.38%,达到二类天然气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含硫含氨污水汽提装置由35t/h处理能力就地扩容到80t/h处理能力的技术方案及设计情况,总结了该装置改造后的生产技术,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分析了装置尚存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含硫污水装置现状分析及全面核算,选用新型塔盘,更换旧设备,增加新设备,调整操作参数,使处理量由35t/h提高到50t/h,满足了全厂加工总流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含硫含氨污水预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含硫含氨污水的来源及污染物含量入手,分别论述污水汽提装置预处理工艺中脱瓦斯、排油、除焦粉、调节污染物浓度等关键操作对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改进有关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夏石油化工》2014,(5):99-99
日前,荆门石化攻关硫黄回收装置烧氨工艺,成功将污水汽提装置粗氨气直接引入制硫炉焚烧,使污水汽提装置氨负荷降低了38%,含硫污水储罐液位稳步下降,缩短了氨精制系统设备维护的时间,保障了设备的安稳运行和液氨产品的质量,并且实现含硫污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韩松  刘造堂 《南炼科技》1997,4(4):38-42
研究了采用DSC脱硫剂进行我厂污水汽提装置副产氨气脱硫的工艺以及脱硫剂的再生方法,并已投入工业应用,该脱硫剂不仅能脱除H2S,还能脱除大部分总硫,运行一年多来,氨气中H2S降至2mg/m^3以下,总硫小于15mg/m^3,总硫脱硫除率达65~75%,液氨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厂氨中还含有酚,铁等杂质,导致液氨氧化变红,采用DCZ脱色剂,可除去这些杂质,使变红液氨颜色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炼化污水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组成复杂、浓度波动大的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微乳液吸收剂,考察并优化了超重力吸收技术处理炼化污水场VOCs废气的工艺条件.结果 表明:VOCs去除率随着超重力因子和液气比的增加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随着气体流量和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甚至略有下降;优化工艺条件为以不...  相似文献   

11.
李晶  苏菊英  王祥  陈炯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3,25(3):124-124,128
针对中原油田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原油稳定装童进行改进.将气提工艺引入原油稳定系统,降低轻烃分压、增加油气分离界面,提高稳定效果。现场实施后,在轻油回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较大幅度降低了原油稳定温度,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对比传统脱硫方法的基础上,结合B io-SR工艺特点,分析了该工艺应用于天然气脱硫净化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初始Fe3+浓度、原料气浓度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适宜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气量大、低浓度H2S(<1000mg/m3)有快速高效的净化作用,出气达到管输天然气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硬质地层气动潜孔锤的破岩效率和进尺能力,基于非线性接触动力学理论,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活塞-气动潜孔锤钎头-岩石(花岗岩)仿真模型,采用无反射边界条件,分析了冲击速度和回转速度对钎头冲击反力、侵入深度和破岩比功的影响,进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反力峰值与冲击速度近似呈线性增加,回转速度对钎头冲击反力和钻头侵入岩石深度影响较小;钎头在冲击破岩过程中存在多次反弹,活塞第二次撞击钎头后,钎头侵入岩石深度达到最大;相同条件下,冲击回转钻进破岩速度比仅在钻压作用下回转剪切钻进速度提高3~5倍;破岩比功受冲击速度和回转速度影响较大,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破岩比功存在一个最优值,当钻压为25 kN时,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冲击速度8 m/s,回转速度20 r/min。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弧焊机器人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工作效率,减少焊接编程中通过试验途径获取焊接工艺参数造成的资源浪费,根据焊缝理论体积与焊接时弧焊机器人所填充焊丝体积相等的关系,求解出焊缝横截面面积与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及所用焊丝直径的关系式。基于此关系式求解出3组焊脚长为10 mm船形焊的焊接工艺参数。 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关系式计算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出的焊缝尺寸与设计的尺寸基本相符,并且此计算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流程模拟技术分析了高含硫天然气脱硫工艺操作条件,如原料气处理量、吸收塔温度、吸收塔压力、吸收塔板数、再生塔温度对脱硫能耗的影响,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比较了各操作条件对脱硫能耗的影响力大小。结果表明,高含硫天然气中酸性组分浓度高,为满足净化要求需增大溶液循环量,因此带动公用工程消耗增加,脱硫能耗比常规含硫天然气脱硫情况显著增加。在操作中,提高吸收塔温度、再生塔温度和原料气处理量均会引起脱硫能耗升高,而降低吸收塔压力、减少吸收塔板数可降低脱硫能耗。由于醇胺溶液再生耗能占脱硫总能耗绝大部分,故制定节能措施应重点考虑再生塔温度控制,蒸汽、凝结水以及净化系统余压、余热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三条凝析气两相流管道的生产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各种模型的分析对比,确定了适用于描述凝析气两相流的模型方程,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丘东1#天然气处理装置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丘东采油厂1#天然气处理装置操作参数优化研究主要包括:针对高压干气外输压力偏高,造成重接触塔及冷箱超压运行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经济合理的完善方案;对处理厂制冷系统模拟核算研究,增加丙烷蒸发器,降低制冷问题,提高C3收率。  相似文献   

18.
陕北气田采气污水处理方法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甲醇回收系统自投运以来,入口过滤器经常堵塞。甲醇回收塔腐蚀和堵塞严重。由于采气污水预处理效果不理想,以上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而严重影响陕北气田甲醇回收系统稳定运行。为此,通过深入分析该厂采气污水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工艺流程和加药方案.确保陕北气田甲醇回收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 desulfurization solvent called UDS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ies of respective solvent components. The desulfurization performance of UD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imulated industrial unit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as well as the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ganosulfur removal performance of UDS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introducing the sulfur-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the cyclic amine compound. In the industrial pressure condition of 8.3 MPa, UDS showed around 30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organosulfur removal efficiency than methyldiethanolamine (MDEA). The contents of H2S and total sulfur were <0.5 and 81.6 mg · m?3, respectively, in purified gas when adsorption was conducted under gas–liquid volume ratio (Vg/Vl) of 169 and pressure of 1.5 MPa, using UDS. The quality of purified natural gas met first-class stand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