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丛式井的高度集中特点,进一步优化油田丛式井井场地面设施,简化野外施工建设流程,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和电气一体化集成装置不断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丛式井井场建设实际情况和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的特点,通过对远程监控的数字化管理,配电控制规范化、仪表及通信等设施进行研究,并对其整体配置进行集成优化和标准化,实现油田丛式井站点日常生产电控系统全面的"橇装化、一体化"建设。适用于油田丛式井及小型站场的橇装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不仅满足了油田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要求,而且提升了油田的节能增效管理水平,并实现了工厂组装、集中调试,大幅降低了现场工作量,减少了人员及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降低,提高了油田的精益管理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然气开采和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长输天然气管道站场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常规的站场设备安装前置条件较多,设备资料、设计图纸、建设方意见等环节紧密连接,任何一环滞后都将影响整个工期和工程建设质量。油气管道站场"橇装化设计"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某长输天然气管道分输站为例,说明了橇装化设计特点和优势,为"橇装化设计"在长输天然气管道站场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橇装模块化设计具有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重复利用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油气田建设行业得到推广应用。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是将油气场站控制中心和动力中心部分集成在一起,形成以油气站场控制为核心的橇装一体化成套装置,实现了橇装化站场除工艺系统外全部橇装的要求,具有集成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在油田站场的应用,对于提高场站自动化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缩短建设周期,以及降低建设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电气、仪表及通信等设备集成为电控一体化装置(以下简称电控橇),可进一步提高站场橇装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地面设施,全面提升装置技术水平,有效降低建设造价和运行成本。电控橇的研发是为了取消常规配电室、控制值班室、宿舍等建(构)筑物,实现站场快速、高质量的橇装化建设,并通过装置的智能供电、自动控制、数据采集、智能预警、远程紧急切断、视频监控、站间通信等功能,实现站场无人值守、定期巡检,在作业区监控中心统一远程监控的数字化管理。长庆首台电控装置于2013年11月中旬在长庆油田某集气站安装,实现了单日吊装、次日投产。装置运行满足现场各种生产工况的要求,还缩短了安装周期近30天,节约站占地面积30%以上。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开发区域地形破碎的特点导致其站场建设过程中征地困难及站场用地紧张,产能持续上升造成人力资源紧张,且低油价的冲击要求油田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以长庆油田现有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发能力及装置和站场智能化设计技术为基础,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工程部分较为突出的净化油及采出水处理水平不达标、分层处理设备站场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发了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双层系橇装集中处理站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庆油田站场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面工程生产系统的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助推了集中处理站产品合格率的提高。长庆油田双层系智能化橇装集中处理站的研究及应用不仅实现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站场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人力资源使用最优化,且在环保及征地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为全国各大油田规模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页岩气藏的特殊物性决定了其地面工程建设必须采用非常规、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加之我国页岩气藏地面工程设计面临集输规模不确定性强、管网和站场布局适应性差、工艺设备配套难度大及后期需考虑增压开采等诸多难点,因此要求页岩气地面工程建设必须向"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橇装化配备"的方向发展。为此,在文献调研和技术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标准化井场布局、通用化工艺流程、模块化功能分区、橇装化设备选型、集约化场地设计、数字化生产管理"为核心的页岩气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技术;并以国内川渝地区典型页岩气田为例,讨论其应用背景和地面工艺技术路线,对地面集输系统进行标准化设计,包括标准化工艺流程、模块化集输站场、系列化脱水装置、集约化平面布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建立了灵活、实用、可靠的地面生产体系,完成了丛式井平台、集气站、配套工程等一系列标准化工艺及模块的设计,形成了一套适应于国内页岩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吉林油田推广标准化设计工作的实践,坚持标准化设计与油气田开发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优化简化相结合,从标准化定型设计、规模化采购、模块化建设、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的推广应用角度全面阐述了开展标准化设计的主要做法。一体化橇装集成装置包括橇装密闭单井罐装置、天然气单井橇装站、一体化橇装注水装置,提出了吉林油田推广标准化设计今后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8.
橇装化建设模式是提高油田地面建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各油田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油田橇装设备设计采购一体化供货模式就是塔里木油田为了应对碳酸盐岩油田特殊开发特点而探索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该建设模式探索出一条以标准化、橇装化建设为基础,系统整合设计、采购、制造各建设环节的一体化供货模式,以满足碳酸盐岩油田地面工程快速实施、迅速建产的要求,进而提高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时效性,有效缩短单井试采周期,降低油田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橇装化装置在海外气田集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在海外开采石油天然气的步伐不断加快,内部集输作为油气地面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高效的建成对工程顺利投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装置的高度橇装化是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加深刻了解认识橇装化装置在海外气田集输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结合某海外气田内部集输工程,针对工程难点,将装置橇装化与传统的现场安装固定设备的方式进行对比,对橇装化装置的独特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橇装化装置在该工程的应用成果。装置橇装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能够缩短气田建设工期,保证建设质量,方便维护管理,而且能有效降低工程的基础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0.
大型油气站场"橇装化建站,模块化建厂"的设计理念,不仅对工程建设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电气设计的巨大挑战。对磨溪天然气净化二厂目前的实际用电负荷进行分析,找出用电负荷偏低的原因,提出负荷计算中系数选取的建议。同时,分析了大型净化厂主体装置区橇装化电气设计的特点,讨论了部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其中,橇装化电气设计中创造性地引入PDMS三维设计软件是磨溪天然气净化二厂电气设计的亮点。最后,针对磨溪天然气净化二厂用电负荷分布及总图布置,提出实际工程中变电站电缆夹层的设计方案,分析了该设计方案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磨溪天然气净化二厂电气设计的总结和探讨,为大型油气厂站橇装化电气设计和变电站电缆夹层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地形复杂、水系发达、人口稠密、农林资源丰富,钻前工程实施难度大,安全环保风险高。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对钻前工程的作业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大。为此,在分析研究了钻前工程实施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改进措施:①优选井位,从源头控制成本;②优化设计、改良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无效工作量,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降低环境风险;③创新管理模式,推行总承包制度,压缩管理成本。进而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针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特点,采取的一系列控制钻前工程造价措施,所取得的良好效果。结论认为,新形势下该公司总体上保持了钻前工程造价的平稳态势,探区钻井成本基本受控,探井钻前工程占钻井结算成本比重、平均单井进尺成本、平均单井新修公路长度和平均单井建设用地数逐年下降,确保了川渝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加强自主创新,取得了诸多技术成果,特别是在长庆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研究创新发展了著名的具有长庆特色的"马岭"、"安塞"、"靖安"、"西峰"、"姬塬"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和"靖边"、"榆林"、"苏里格"气田地面建设模式,为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规模、有效开发做出了贡献。文章具体介绍了公司在标准化设计、油气田地面工艺、橇装化设备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采取的保障科技资源、健全管理制度、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快产学研工程化和一体化等主要措施,指出公司应坚持在优势领域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成熟领域大力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在引进领域大力提升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大原创型技术的开发,从解决疑难问题出发寻找科研课题,实现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适应油田建设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需求,电力系统作为油气田生产的重要保障,保质保量地快速投入并使用对整个油田开发尤为重要。35 kV橇装式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工厂预装、现场施工周期短及可重复利用等特点。35 kV橇装式变电站可根据区域用电需求进行调配使用,其在工厂进行模块化生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大庆油田某35 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中,在相同改造范围和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对35 kV橇装式变电站与35 kV传统变电站建站模式进行了方案综合对比,同规模下35 kV橇装式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35%,工程改造投资降低4%。35 kV橇装式变电站可以满足油田未来开发地面建设增速的要求,在石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1口井开钻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及时总结所优化集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对于"高效益、高效率"推进川渝地区页岩气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并完善了10项页岩气钻完井工程主体技术系列,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页岩气规模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2)形成了从设计到室内实验评价、井中地震压裂缝网实时监测的体积压裂配套技术,保证了页岩气增产方案的实施效果;(3)创新形成了钻井—压裂、钻井—采输、压裂—采输等同步作业模板,优化平台布置,实现"批量化、模块化、程序化、一体化"作业,大幅度加快了页岩气井的投产进度;(4)形成6项页岩气开发环保节能技术,实现了页岩气清洁节能生产;(5)形成了以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为打造"透明"气藏奠定了基础;(6)优化地面集输工艺,实现了气藏采输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有效支撑了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页岩气上产,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Ժ������õĴ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实  彭彤宇 《天然气工业》2003,23(4):109-112
“川气输鄂”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之一。一方面能够加快川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湖北地区的能源需求。章就“川气输鄂”整个工程对整个湖北地区的能源利用,工业开发,环境治理,并给湖北这个工业省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湖北能源消费和工业状况,说明湖北参与“川气输鄂”,对发展自身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天然气开发生产实时数据的利用率,在提升数据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基层员工减负,中国石油西南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基于“源头采集、智能核准、全面共享”的原则,自主创新开发了生产数据集成整合与智能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对生产数据的整合集成、实时数据派生功能优化、数据自动核准、共享服务等生产数据治理,以及实时趋势多维分析、管输效率分析、清管周期预测等数据深化应用,并在该公司重庆气矿垫江运销部进行了试运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油气生产物联网数据、手工录入数据的集成整合模型,进行生产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报表数据自动生成及核准,实现了生产实时数据的集成整合、自动核准、共享服务、多维展示与预警分析,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全面支撑上层平台及报表系统的应用;②通过对油气生产数据的全面治理,规范了数据来源、提升了数据质量、减少了基层员工多头录入,为该气矿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提供了准确、唯一的数据源,也助推了其上级公司数字化转型与提质增效;③采用趋势告警、大数据智能算法、实时数据库分析函数计算等技术,可以对气井生产、管道运行进行准确、可靠的数据分析与预测,进而为生产制度优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结论认为:①高质量的数据对任何企业都是战略性的资产,更是推进油气田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基础;②井站作为数据采集源头,井站员工处于数据质量管控的第一线,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完整采集与汇集、数据质量的有效管控、数据的多维分析与预警,有助于为下一步大数据应用、智能分析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资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三难"(征地难、建站难、布管难)、"三高"(投资高、闲置高、能耗高)、采出水处理"三差异"(水质差异、排放标准差异、产水量差异)等问题不断凸显,现有建设模式下的降本提效措施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为此,以煤层气产能建设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双重因素为出发点,在总结现有集输系统形成的主体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低成本、运行低能耗、系统高效率的核心理念,从改变现有的产能建设模式和集输系统模式入手,从井网布局、站场建设和管网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1)构建分布式地面集输模式,创建新型"分布设点、双管前置、井站合建、橇装增压"总体集输工艺优化模式;(2)推进分期式地面建设理念,研究适合于站场橇装设备分期建设系数,提高设备利用率,调整采气、集气管网的设计系数,以确保系统产、输能力匹配合理;(3)推广井、站合建的橇装技术,实现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施工,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建设工期,从而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结论认为,现有建设模式及系统模式下的优化、调整手段不是该气田降低投资的根本出路,探索新的产能建设模式、以非常规手段解决非常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投资回报率、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涪陵海相页岩气区具有不同于北美页岩气区的地质条件,很难直接采用北美大规模、高密度、连片化布井的开发模式。针对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下部气层一次井网开发后剩余资源精细刻画难度大、剩余资源动用率低和提高老井最终技术可采储量(EUR)技术不完善等难题,提出了适用于涪陵海相页岩气立体开发特点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在页岩气立体开发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剩余气分布、钻完井、压裂和生产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建立地模数模一体化储量动用评价技术、立体开发调整井位一体化优化技术和钻井、完井配套工艺一体化实施技术,形成了一套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系列,有效指导了涪陵海相页岩气高效立体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9.
川渝地区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主产区,油气资源丰富。在油气资源开采的同时,对该地区紧缺的耕地资源保护也不可忽视。因此,推进钻井井场土地复垦工作意义重大。分析了川渝地区钻井井场土地损毁特点,从工程、化学和生物等方面论述了相应的复垦措施与技术。并针对复垦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川西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川  孟庆华  李渡  谯英  郑凤 《天然气工业》2006,26(7):107-109
川西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庞大而复杂,而管网最优规划是在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从井口到一级集气站,从一级集气站到二级集气站等的管网布置,还涉及到各级和各个集气站的布局。文章针对效益和费用两个目标,建立了川西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资源优化ReO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川西管网的最优规划方案。该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新建天然气管网系统,还适用于已建管网系统的评价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