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石膏和磷石膏的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分析建筑石膏、磷石膏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不仅能解决磷石膏的堆放问题而且还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磷石膏改性及其应用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磷石膏物理改性及化学改性,分析了磷石膏在路基材料、造纸材料、水处理材料及建材等传统材料中应用情况,讨论了磷石膏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熔融共混、溶液原位聚合、热压成型及本体聚合;然后介绍了磷石膏在聚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磷石膏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磷石膏是磷酸工业的副产品,一般含有20%的水分,带有色质和杂质,干燥后的磷石膏呈粉末状,颗粒直径5~150μm,成分与二水石膏相似,一般其CaSO4·H2O的质量分数可达70%.在水泥生产中可代替天然石膏作缓凝剂.  相似文献   

4.
建筑石膏由于其耐水性能极差在使用范围上一直受限,研究磷石膏基建筑石膏材料性能对提升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以磷石膏基建筑石膏为基材,添加掺合料和不同类型外加剂,制备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分别从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软化系数与吸水率等方面研究材料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磷石膏基建筑石膏、水泥、偏高岭土质量比为53.3∶33.3∶13.4时,加入0.5%高效减水剂、0.3%可再分散乳胶粉、0.3%纤维素醚,所得材料综合性能最佳,软化系数提高到0.92,施工性能显著提高,且符合耐水建筑材料的标准,为石膏基材料应用于防水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磷建筑石膏为原料,研究磷渣粉对磷建筑石膏力学性能和微观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折抗压试验机研究力学性能,SEM电镜研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FDN减水剂添加量为1.5‰,改性磷渣粉掺量在10%~15%范围内时,磷石膏基制品抗折强度均达到7.0 MPa以上,抗压强度达到15.0 MPa以上,约为空白样的2倍,效果显著。通过SEM电镜分析磷建筑石膏水化前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添加磷渣改性材料后,磷石膏水化晶体形貌从片状或条状改变成短柱状或中空管状结构,大大提高了磷石膏基材料性能指标,为磷石膏生产石膏砂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改性磷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钟伯明 《水泥》2002,(10):11-13
选用磷渣配料生产的熟料,进行了改性磷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的试验,采用自制改性剂,并经过热处理,对磷石膏进行改性,对比了改性磷石膏和天然石膏作缓凝剂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天然石膏要比自制改性剂并经煅烧工艺制得的改性磷石膏作缓凝剂,水泥凝结时间一致或稍有缩短,早期强度略低,强度增进率较高,水泥安定性合格,并提出了水泥中SO3含量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7.
0前言 化肥厂生产时排出大量的磷石膏,这些废弃的磷石膏的堆存,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场地,而且影响环境。有效地综合利用磷石膏,对节约场地,保护环境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常乔平 《水泥》2018,(10):30
当前我国水泥企业正向着转型升级、节能降耗、优质高产、绿色生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趋势发展。我公司为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将磷石膏变废为宝,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利用粉状磷石膏。本文主要对不同改性磷石膏与天然石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做了研究探讨,其次对改性磷石膏水分高、比表面积高、黏附性强等特性带来的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粉状磷石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磷石膏的亲水性问题,提高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采用硬脂酸对磷石膏进行表面改性.以活化指数为指标,确定其最佳改性条件:硬脂酸的用量为磷石膏质量的2%,改性时间为20 min,改性温度为60 ℃,pH为7~8.在最佳改性条件下,改性后磷石膏的活化指数达到100%,完全疏水.对改性前后的磷石膏进行了抽提实验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磷石膏与硬脂酸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初步工业实验表明,改性磷石膏可用作聚丙烯树脂的无机填料,且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聚丙烯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磷建筑石膏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天然建筑石膏不同,对其加以改性后能更好地代替天然建筑石膏使用.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磷建筑石膏颗粒分布集中,平均粒径约为30μm,晶体多呈板柱状;浆体显酸性,初凝时间短,标准稠度需水量大,性能波动不定.在生产磷建筑石膏时,通过粉磨改性控制其比表面积在3500~4500cm2/g;通过添加Ca(OH)2调整浆体的pH值;加缓凝剂对凝结时间加以改性,但需要调整浆体的pH值.  相似文献   

11.
以磷石膏为原料,采用水洗法去除磷石膏中的杂质成分,通过低温煅烧制备建筑石膏,借助于TG-DSC技术研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石膏强度及三相组分含量的影响,然后考察缓凝剂三聚磷酸钠、增强剂粉煤灰、减水剂三聚氰胺及聚丙烯纤维等添加剂对石膏试块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3 h低温煅烧条件下所制备的建筑石膏粉β-CaSO4·0.5H2O质量分数为72.23%,石膏试块力学性能优于GB/T 9776—2008《建筑石膏》中2.0级产品的要求;采用添加量为0.15%(质量分数,下同)的三聚磷酸钠作缓凝剂、添加量为5.00%的粉煤灰作增强剂、添加量为0.05%的三聚氰胺作减水剂及添加量为1.00%的聚丙烯纤维对建筑石膏粉改性处理,所制备的石膏试块7 d干抗折强度为4.17 MPa,干抗压强度为12.97 MPa。探讨了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建筑石膏粉中多种添加剂的作用,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建筑石膏粉,为磷石膏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0引言磷石膏是制取磷酸的工业副产品,每生产1吨磷酸就要排放3吨磷石膏。干燥脱水后的磷石膏外观呈灰白粉状,略带粘性。其化学成份主要是CaSO4·2H2O,含量在85%以上,按石膏国标要求属一级品位。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与天然二水石膏的晶体结构基本相同。由于传统的二水法生产磷酸排  相似文献   

13.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对环境安全、资源有效利用及磷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安全均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现实意义.磷石膏中的五氧化二磷、氟、有机物等杂质影响磷石膏的利用.为简便、经济、环保地除去磷石膏中的磷,研究了用硫酸浸取磷石膏的反应条件,如硫酸质量分数、温度、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及其对磷石膏中不溶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优化工艺条件参数为:硫酸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80℃;液固体积质量比为2 mL/g;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磷石膏中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减少约99%,降低到0.005%以下.  相似文献   

14.
赤泥改性磷石膏作水泥缓凝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根宽 《水泥》2010,(6):10-12
在对磷石膏直接应用于水泥中的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用赤泥对磷石膏在焙烧条件下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磷石膏与赤泥按1∶5混合后,在800℃进行焙烧,保温2h后急冷,可消除磷石膏中有害杂质对水泥的不良影响,能代替天然石膏作水泥的缓凝剂,并且对水泥的强度具有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泥工业开始利用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水泥缓凝剂[1,2],但由于磷石膏中含有P2O5、F等有害杂质,尤其是其中可溶性P2O5使磷石膏呈酸性而造成生产设备腐蚀、水泥的凝结时间不正常以及水泥强度降低等[3],而且由于磷石膏含水量较高会造成球磨机的粉磨效率降低,给磷石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磷石膏堆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磷酸生产副产大量磷石膏废料的堆存处理技术,根据磷石膏的物理特性、强度特性及化学特性,分析堆存处理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探讨磷石膏堆存渗流稳定工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常格非 《水泥》2008,(1):15-16
许多水泥厂为节约成本,采用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为水泥的缓凝剂.但是,磷石膏一般呈酸性,含有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和氟,对水泥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经过脱酸改性处理后代替天然石膏,对水泥质量无不良影响,如果掺加量控制合理,其水泥的强度甚至优于天然石膏,可以大幅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将改性磷石膏在球磨机中粉磨不同时间,制成不同比表面积的改性磷石膏浆体,然后与矿渣粉、熟料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磷石膏矿渣基水泥,测试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磷石膏比表面积的增加,磷石膏矿渣基水泥的凝结时间呈缓慢缩短趋势,而胶砂流动度会先增大后减小,3d、7d和28d胶砂强度也有很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8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58.5MPa。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粉煤灰、生石灰及自制添加剂对磷石膏进行改性,研究改性磷石膏作缓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磷石膏对水泥不仅起到缓凝作用,还起到增强作用;与天然石膏相比,水泥的凝结时间基本一致,强度略强,水泥安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20.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进行了天然石膏和改性磷石膏不同比例单掺、双掺作水泥缓凝剂的一些系列对比试验,通过对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常规物理性能测试以及XRD、SEM等微观结构分析,研究改性磷石膏对水泥缓凝剂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磷石膏与天然石膏单掺、双掺作水泥缓凝剂均具有良好的缓凝、提高强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