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大油气田的勘探方向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巨大。南深北浅的楔形地质结构与区域单斜形态决定了盆地腹部中浅层侏罗-白墨系主要发育低幅度背斜、断裂-岩性体、地层-岩性等非构造油气藏,这是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南缘强烈的冲断活动与压扭作用形成的复杂叠加构造带是油气勘探的战略突破领域;被晚期深埋的腹部石炭系—三叠系大构造则是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多个油气储量增长高峰的特点,近10年来非构造油气藏、中深层油气藏的储量发现大幅度攀升,非构造油气藏已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类型划分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秦都 《石油实验地质》2009,31(4):356-361
应用岩心、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剖析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典型隐蔽油气藏实例,研究其成藏机理与油气分布,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根据其油气藏圈闭表现特征、分布、油气水关系以及形成机理的不同,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隐蔽油气藏进一步划分为泥岩隔挡型、低幅构造背景型、岩性尖灭型和地层岩性型等4类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3.
ZHONGGUO SHIYOU KANTAN(1996-2003年试刊2004年创刊双月刊)11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勘探领域预测16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特征22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演化动力学34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40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油气成藏模式46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深层压力预测55东南亚石油资源与勘探潜力61近年来各油公司勘探活动特点石油地质特约报道海外勘探1深层油气藏勘探前景分析勘探战略第1期第2期9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勘探方法15四川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23辽河…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成果和方向   总被引:39,自引:12,他引:27  
准噶尔盆地已发现了12个陡坡型扇体油气藏,在缓坡型沉积体系中也发现石南4井区、石南21井区、石南26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辫状河道砂体岩性油藏以及中拐凸起三工河组和白家海凸起西山窑组岩性油气藏。准噶尔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和多期湖平面升降,是形成各类岩性圈闭的基础;多源、多灶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烃源保障;多期断裂活动、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发育为岩性圈闭多期成藏构筑了良好的油气输导系统,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很大。但目前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探明率仅4%左右,在已探明油气储量中所占比例尚不到22%。认为目前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主要有五大领域:西北缘二叠系、三叠系陡坡型扇体;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大型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滑塌扇岩性圈闭;陆西和阜东斜坡头屯河组(或石树沟群)河道砂体岩性圈闭;受车莫低凸起控制的侏罗一白垩系河道深切谷地层一岩性圈闭;玛湖西斜坡受侏罗纪构造坡折带控制的地层一岩性圈闭。图7表1参9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陆相缓坡型湖盆非构造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前,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已进入了以寻找非构造油气藏为主的战略转折期。在论述盆地侏罗系和白垩系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形成非构造油气藏的主控因素和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地区。认为,河流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是形成准噶尔盆地腹部非构造圈闭的主控相带,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的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侏罗纪末期形成的东北向古凸起对形成非构造油气藏有重大控制作用,盆地西北缘斜坡、陆梁南斜坡,特别是昌吉凹陷北斜坡,是形成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地带。根据盆地的勘探实践指出,充分应用三维地震成果,在区域探井的标定下对目的层进行精细沉积层研究,是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非构造油气藏发现早、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差异大,占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76.1%,一直是新疆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已发现的非构造油气藏储集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4类:一是西北缘同生断阶陡坡带洪积扇砾岩、砂砾岩为储集层的断层-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二是准东断坡近岸三角洲水下扇、浊积扇砂砾岩、砂岩为储集层的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三是腹部古凸起控制的侏罗系-白垩系缓坡带河流-三角洲砂岩为储集层的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四是海西运动期基底潜山风化壳油气藏.它们以上三叠统白碱滩组(黄山街组)盆地级区域盖层为界,划分为上、下两大成藏组合.下组合油气来源为自源、近源,其非构造油气藏形成主要是储集体岩相、物性、输导体系3因素控制;上组合油气来源主要为二叠系远源及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的混源,其非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输导体系、构造背景、储集体岩相、圈闭及物性5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劲松  李斌 《吐哈油气》2004,9(3):201-20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上含油气系统(侏罗系及以上)油气资源丰富,在勘探构造油气藏的同时,发现了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构造一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及浅层低幅度构造油气藏等4类隐蔽油气藏。在构造油气藏勘探程度高、构造圈闭严重匮乏的现状下,隐蔽油气藏已经成为台北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台北凹陷侏罗系发育七套层序,其中SQ4(J2q)、SQ5(J2s^2+3)基准面上升旋回是近期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目标层序。小草湖次凹东、南缘的红台、疙瘩台构造带翼部,胜北次凹西、南缘的两坡三隆(葡北东坡、葡萄沟北坡,连木沁、苏巴什和火北鼻隆带),是台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近期获得突破的有利地区。2003年在这些地区已发现一定规模的岩性油气藏储量。  相似文献   

8.
岩性油气藏是目前吐哈盆地胜北洼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也是近期增储上产最为现实的油气藏类型。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勘探刚刚开始,有必要结合构造油气藏勘探成果,系统分析洼陷基本成藏条件,明确近期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胜北洼陷侏罗系发育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和中侏罗统七克台组湖相泥岩等烃源岩系,油源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富;侏罗系及其以上发育7套储盖组合;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中侏罗统的构造、构造-岩性油气藏、上侏罗统和白垩系的浅层次生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期为燕山期和喜山期。在目前构造油气藏勘探程度相对较高的形势下,围绕古构造背景开展岩性圈闭识别、描述、优选与评价,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是近期的主要勘探方向,其中葡北东斜坡、葡萄沟北坡、洼陷中央胜北构造及其南翼等地区是近期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大港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广、类型多。形成规模储量的主要为储集层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决定其圈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古构造背景与沉积物源体系的匹配,成藏机理为“三元耦合控藏”。该工区有5个领域值得重视:①古隆起围斜、倾没端、构造坡折带之反向碎屑物源区;②沉积频繁相变区;③古隆起缓坡带;④(半)封闭湖湾区;⑤湖盆陡坡坡折带及凹陷之中卸载区。根据“宏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原理,将构造带当作岩性变化带,在复式油气藏勘探方法基础上,采用以岩性油气藏勘探与精细勘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同构造油气藏相比,该工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空间范围广,体系域全,压力场宽,储量也占优势,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余年间,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满凹含油"论的提出为标志,勘探领域已经由以"二级构造带"为主转为以富油气凹陷为中心的全盆地勘探;有机质"接力成气"理论指导推动叠合盆地深层高—过成熟层系也取得突破,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重大接替领域。陆上未来找油气领域将进入3个并重发展阶段,即构造油气藏与岩性地层油气藏、深层与中浅层以及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并重发展。油气成藏理论的持续创新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仍然是实现油气储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演化及其控藏规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侏罗纪中晚期, 准噶尔盆地腹部隆升, 形成北东向展布的车莫古隆起, 改变了盆地腹部单倾的构造格局, 形成沿隆起两翼分布的大量侏罗系中上统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 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喜马拉雅运动导致车莫古隆起北翼抬升、南部急剧沉降, 使北部前期已形成油藏遭受破坏而发生二次调整, 隆起南翼得以保存, 是盆地腹部深层有利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大量的次生油气藏,以埋藏浅、物性好、建产快、产能高为特点,是寻找高效油气藏的重点探区。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结合恢复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明确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原生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期在早白垩世,次生调整的成藏期在古近纪末期。通过恢复早白垩世(原生油气成藏期)侏罗系的构造,结合成藏要素的时空耦合关系以及油气包裹体丰度、储集层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揭示出莫索湾、陆南和陆梁古鼻状构造是侏罗系原生油藏的主要聚集区。综合原生油藏的分布和古近纪末期(次生油气调整期)的构造特征,深入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输导要素,构建了次生油气藏的4类输导体系,明确了各类输导体系的作用区域、成藏层位、目标类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模式。在成藏模式的指导下,结合输导体系的差异性,将侏罗系-白垩系次生油气藏划分为4类成藏区,其中,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石东凸起和石南鼻状凸起是未来寻找高效次生油气藏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及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根据准噶尔盆地勘探现状和实践,对盆地的勘探潜力、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和下步重点勘探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非构造油气藏将是下步主要的油藏勘探类型,高凸起的斜坡带具备形成大型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复杂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勘探目标多、潜力大,环乌伦古坳陷及准东地区并非“生烃死亡区”,也是有利的后备物探阵地。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与地应力场分析,认为构造复杂、目的层深、地应力作用强烈是制约勘探进程 的主要因素。在地应力集中的安集海河组泥岩段,表现出高压欠压实的特点,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向。水平两向应 力的差值较大,是导致钻井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盆地南缘区域地应力分布规律表现为纵向上压应力随深度增加 而增大,并与构造层配伍,可分为深层挤压带、中层剪切带、浅层张裂带。油气从高压应力分布区(生烃凹陷)向低压应力 分布区(隆起区)运移。山前为挤压地应力作用区,油气成藏多以构造成藏为主。盆地南缘断裂下盘深层的异常高压封闭 区(流体封存箱)、与断裂密切相关的隆起段是今后主要勘探方向与领域,断裂遮挡、背斜等构造型圈闭——主断裂下盘 原生油气藏是主要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西斜坡长期位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构造位置有利,自北向南已发现了莫北油气田、莫索湾油气田和莫西庄油田等,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最为富集的构造带之一;油气藏沿凸起边部呈弧形串珠状分布,受控于断裂、构造及沉积储集层等多种因素,油气分布虽然复杂,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通过剖析和总结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对指导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认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SL3DBS盆地模拟法与圈闭累加法,以深层和区带评价为重点,再次对渤海湾盆地21个第三系凹陷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结合古生界评价结果,汇总的渤海湾盆地总资源量(深层资源量占其 35%)约为235×108t油气当量;剩余资源量约为150×108t油气当量,主要分布在富油气凹陷中勘探程度较低的第三系深层、滩海和古生界等勘探领域。陆上的富油气凹陷剩余资源量均大于4×108t,仍然是今后滚动挖潜的主要区域;滩海地区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勘探领域。优选出18个凹陷为渤海湾盆地陆上和滩海有利勘探区,复杂隐蔽型油气藏是今后勘探的主体。图3表4参5(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地层格架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划,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首次对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沉积相带,对盆地侏罗系隐蔽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一种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但成藏规律非常复杂的情况,在回顾其隐蔽油气藏勘探历程基础上,把已发现的隐蔽油气藏划分为岩性类、地层类、复合类和(准)连续型4大类及17个亚类。其成藏特点为:多沉积体系控制;多圈闭类型展布、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多层系含油气;多期充注、多期成藏;多成藏组合型式。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为盆地西缘车排子斜坡带沙湾组成藏组合、车—莫古隆起周缘侏罗系成藏组合、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成藏组合和北天山山前坳陷深层致密砂岩侏罗系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