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甲基丙烯酰氯的表面改性,在电气石表面引入带双键的有机官能团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化改性电气石,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进行共聚合反应,成功地将电气石引入到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制备了含电气石的功能聚合物p(TMC/BA/MMA)。结果表明,表面改性没有影响电气石的功能特性,所得的改性电气石及其功能聚合物均具有优良的负离子释放和远红外辐射性能,电气石在共聚物中分散稳定性良好,且该含电气石共聚物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成含电气石功能聚合物,采用甲基丙烯酸酐对电气石进行表面改性,在电气石表面引入双键,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电气石酯,而后与乙酸乙烯酯进行共聚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电气石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通过IR、XRD、SEM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电气石粉体成功引入到共聚物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储存稳定性。且甲基丙烯酸电气石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成膜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负离子释放量、远红外辐射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钛酸酯对电气石进行改性,得到疏水性电气石粉体;将改性后的电气石粉体与聚丙烯(PP)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挤出机上挤出造粒,在注塑机上注塑成型制备出电气石/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电气石含量为3%时(wt,质量分数),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5.38%和11.79%。电气石/PP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释放负离子的功能,随着改性电气石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聚法将负离子添加剂添加到聚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聚合的过程中,制成负离子聚酯切片,再进行熔融纺丝制备功能性负离子纤维。将功能性负离子远红外阻燃聚酯切片直接熔融纺丝制备了纤维,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制备了1.56dtex的负离子远红外阻燃聚酯纤维。结果表明,纤维的静态负离子释放量为23个/cm~3;纤维的远红外法向全发射率为0.88,由该纤维制成的絮片极限氧指数为30%,由该纤维制成的无纺布的极限氧指数为36.8%。  相似文献   

5.
电气石的环境功能属性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董发勤  何登良  袁昌来 《功能材料》2005,36(10):1485-1488
电气石具有永久性自发极化效应,由于电气石颗粒周围存在静电场,从而使电气石具有发射远红外线、释放负离子、电磁屏蔽和水处理等优良的环境功能属性.本文概述了电气石的远红外、释放负离子、电磁屏蔽、水处理等环境功能属性以及当前国内外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动态.阐述了电气石矿物物化特性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并展望电气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气石是非金属矿物领域中较为重要的一类硅酸盐类矿物,属非可再生类天然矿物。电气石因具有压电性、远红外性及可以释放负离子等特性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近些年来备受欢迎。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介绍了电气石,其中包括电气石基本介绍、精石颗粒制备研究以及与电气石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基体,电气石为分散相,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备电气石/壳聚糖复合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SEM、XRD、IR、远红外发射率、接触角和吸液保液性等测试方法对复合纤维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显示,电气石颗粒在复合纤维中分散均匀且被壳聚糖包裹,纤维表面无裸露电气石;电气石降低了壳聚糖分子链排列的有序性和复合纤维中壳聚糖的结晶度;复合纤维中1552cm-1处红外峰增强;电气石和壳聚糖质量比为0.1、0.2和0.5的复合纤维远红外发射率分别达到0.919、0.900和0.921。  相似文献   

8.
采用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钙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得到有机改性膨润土.研究发现,PDMDAAC和KH550成功负载在膨润土表面,其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以苯酚为吸附对象,采用该有机改性膨润土对其进行模拟吸附,当有机改性膨润土的投加量为2g/L,吸附时间20min,pH...  相似文献   

9.
纳米沉淀二氧化硅的硅烷偶联剂原位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沉淀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起到提高粒子分散性的作用.通过在沉淀二氧化硅制备过程中加入硅烷偶联剂,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原位表面改性对沉淀二氧化硅性质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等分析手段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牌号为SCA-1613)的用量达到沉淀二氧化硅质量的6.0%时,制备得到的沉淀二氧化硅的物化指标明显改善.制得的样品白度97.1,比表面积223m2/g,吸油率为2.42ml/g,堆积密度为0.23g/ml.对改性前后的样品的SEM和FTIR分析表明,制得的沉淀二氧化硅原级粒度为纳米级,经过原位改性处理后,其团聚现象明显改善.FTIR分析表明,用硅烷偶联剂SCA-1613对沉淀二氧化硅在制备过程中进行表面改性时,改性剂分子吸附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并与其形成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10.
电气石超细粉的负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将非宝石级电气石超细加工后的负离子释放能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电气石超细后负离子释放明显增加 ,并且压力、湿度条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电气石是一种可天然释放负离子的矿物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简要介绍了电气石的成分、结构及其释放负离子的机理,综述了电气石新型功能材料在汽车内饰、建筑、纺丝和塑料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硅烷偶联剂KH560为表面活性剂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以改性石墨烯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了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石墨烯含量、载荷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60成功嫁接至石墨烯表面;改性石墨烯降低了环氧树脂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且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随改性石墨烯含量增加均减小,当载荷为150 N、改性石墨烯含量为0.5%时,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44.9%和17.4%;随着载荷增加,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均减小;低载荷下,纯环氧树脂及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疲劳磨损,改性石墨烯能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及扩展;载荷增加后,纯环氧树脂及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且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犁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接枝改性,使其与粉煤灰发生羟基化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粉煤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呈球形的改性粉煤灰表面被呈蠕虫状的硅烷偶联剂完全包覆。这些都说明硅烷偶联剂在粉煤灰表面发生了很好的化学键合,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在粉煤灰表面。  相似文献   

14.
电气石的结构、性质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气石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压电性、热电性及自发极化性,能发射红外线、释放负离子、产生生物电等,因而在医疗保健、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对电气石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5.
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石墨矿粉(G)进行湿法球磨改性,以硅烷偶联剂Si-69为改性剂,考察了球磨溶液对石墨矿粉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然后将改性石墨矿粉填充到丁苯橡胶中,考察了改性石墨/丁苯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球磨溶液不同,改性石墨矿粉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有所不同.以异丙醇为球磨溶液的改性石墨矿粉(...  相似文献   

16.
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氢氧化物粉体的机械球磨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金属氢氧化物粉体的分散性及对其表面亲和力,采用机械球磨法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阻燃剂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不同酸、碱条件下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物阻燃剂的改性效果,对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球磨改性更有利于粉体的分散和细化;当介质为酸性条件时,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物粉体的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谢国华  张佐光 《功能材料》2004,35(Z1):844-847
研究了红外辐射率对双波段红外隐身效果和辐射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材料的辐射率降低到0.50左右时,足以满足目标的红外隐身要求;相同辐射率目标中远红外的辐射温度不同,中红外辐射温度比远红外辐射温度低,目标红外辐射率越低,中远红外辐射温度差就越大,且目标中远红外波段辐射温差为目标表面辐射率的函数;为了获得良好的双波段红外隐身效果,目标所处背景宜选择那些具有不同辐射温度的斑驳背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硬脂酸(SA)和硅烷偶联剂KH570对阻燃剂氢氧化镁(MH)和氢氧化铝(ATH)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填充到乙丙橡胶(EPR)/苯基硅橡胶(MPVQ)共混胶中,利用红外光谱、锥形量热仪等手段对改性效果及共混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成功包覆到阻燃剂表面,且KH570改性效果最佳。当KH570/MH填充量在20%(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由27.6增加到36.3,总热释放量从62.31mJ/m2降低到34.39mJ/m2,最大热释放速率从349.54kW/m2降至269.32kW/m2,且老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林森  孙仕勇  申珂璇  董发勤 《材料导报》2017,31(13):131-137
电气石是非金属矿物领域中较为重要的一类硅酸盐类矿物,属非可再生类天然矿物。电气石晶体具有化学成分复杂、晶形及颜色多样等特征。电气石晶体内部的物质及结构特征,使其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自发极化效应和释放负离子等特性。近年来,关于利用电气石的环境功能属性制备各类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基于电气石的来源、分类、晶体内部物质成分与结构组成等,概述了电气石的理化结构特征及各环境功能属性,进而论述电气石及其复合功能材料在各个实际领域中的应用,归纳并总结电气石在现今环境污染治理应用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对电气石及其复合功能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电气石矿物材料具有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吸附重金属离子等特殊性质,在环保、医疗、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电气石矿物材料热膨胀、负离子释放、Zeta电位、金属离子吸附、远红外线辐射等性能的测试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分析了这些性能的产生机理,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