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受多条泥石流沟的威胁,为避免泥石流灾害带来巨大损失,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模型试验,对猪拱地沟泥石流静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布置,制定了防治对策。此外,还对猪拱地沟的泥石流防治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结果表明:拦挡坝能够有效阻止大颗粒固体物质参与泥石流活动,可减轻上游沟道的冲刷程度;停淤场使部分小颗粒固体物质停留,最终只有少量的固体物质和洪水通过排导槽下泄;“V”形排导槽具有立体束流特点,排导效果显著;排导槽出口位于坚硬的基岩,抗冲刷能力较强,有利于排导槽的稳定。“拦挡、停淤、排导”防治体系效果良好,对今后泥石流防治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学在库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评判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泥石流灾害的具体特点、成因、机理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化确定各个影响因子权重。以九甸峡水库韩家沟泥石流沟为例,选用典型评判指标,建立二级近似推论,对九甸峡库区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两级模糊综合评价。将其易发性分为4个等级级,并进行泥石流易发性分区,为库区泥石流沟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绵竹走马岭沟特大泥石流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成灾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四川绵竹市清平乡走马岭沟“8.13”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区异常丰富的固体物源、短时强降雨、陡峻的地形条件以及汇水环境是该次特大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了此次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针对走马岭沟现有物源及潜在泥石流隐患,提出了“固源+拦挡+排导+停淤”的综合治理方案,主要通过谷坊坝的固坡压脚、拦砂坝的拦挡、防冲墙的引流、停淤场的停淤作用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金沙江上游旭龙水电站茂顶河大型弃渣场条件下泥石流为例,基于OpenLISEM软件探讨了不同工况下泥石流的运动—堆积动态演进规律。不同控制工况条件下泥石流的坝后堆积高度各不相同,同时预测泥石流停淤后排导槽内泥石流的性质及运动参数,综合评估泥石流防治工程合理性和综合防治方案,为大型弃渣场阻断下泥石流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向龙  陈宁生  李俊 《人民长江》2016,47(23):60-64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龙溪、白沙河流域泥石流灾害频发,为更好地防治这两个流域的泥石流灾害,评估已有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三合场沟位于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地震引发沟内山体发生了大规模的滑坡和崩塌,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在对三合场泥石流沟流域现场调查及对该沟"稳+拦"泥石流灾害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沟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程采取的以拦挡为主的治理措施并未取得预期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针对防治工程的治理现状和震后三合场泥石流沟的特点,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在该流域治理泥石流灾害时采取以排导工程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位于拟建的黄河茨哈峡水电站库区内的多宗隆哇泥石流沟距大坝不到1 km,对电站建设运营和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一定威胁,为了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在研究多宗隆哇泥石流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综合评价方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该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数量化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多宗隆哇沟为一条轻微易发泥石流沟;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由易发至不易发的隶属度略有差别,其中轻微易发隶属度最大;综合分析表明,多宗隆哇更倾向于轻微易发泥石流的特征,但也有偏向易发泥石流特征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以2010年9月19日新疆阿合奇县牙尔巴西沟泥石流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计算,分析了该泥石流特征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该区域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和下游沟道淤积的特点,提出了"拦挡+停淤"的治理方案,主要包括修建拦砂坝和停淤场等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南麓区域泥石流的分析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旭龙水电站施工场地非常有限,茂顶河出口段处于施工区,其活动特征、规模及影响程度等将直接影响施工区安全。对旭龙水电站茂顶河泥石流进行了活动特征与危害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主沟与1号沟为低频稀性泥石流,1-1号沟与1-2号沟为高频黏性泥石流;(2)按洪痕调查计算的泥石流流量与按清水洪峰流量和配方法计算的泥石流流量结果基本一致;(3)按20 a一遇计算,茂顶河泥石流峰值流量377 m3/s,最大流速6 m/s,泥石流总量约11.9万m3;20,50,100 a一遇的茂顶河泥石流的危险等级分别为无直接危害、轻度危险、中等危险。经综合分析,对茂顶河泥石流采用了“停淤坝+排导槽+拦挡坝”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地震后,震区沟域内发生大量崩塌、滑坡灾害,为震后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物源,严重威胁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止九寨沟县漳扎镇双柳地再次爆发泥石流灾害,对其防治设计进行研究。本着防治工程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的理念,采取将泥石流防治设计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的技术方法。通过圆弧形停淤坝、主坝体两侧桩板围堤、排洪沟墙顶及墙体装饰、排洪沟底部肋坎、绿化等综合防治工程设计,实现对泥石流冲出物的水石分离,使其不具有形成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既可以满足泥石流的治理目标,又将防治工程与周边环境及当地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震区山洪泥石流频发严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进行山洪泥石流野外监测,研究其发育和演化特征,对保障灾区公共安全和进行防灾减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汶川地震震中莲花芯沟为研究区,选择不同类型的坡面泥石流和沟道泥石流,在坡面、沟道和典型小流域建立山洪泥石流野外观测站点,采用现代测绘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利用大地测量、GPS、3D激光扫描系统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手段,进行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山洪泥石流坡面、沟道、断面和小流域地表形变监测,构建高精度DEM,研究了坡面泥石流和沟道泥石流的侵蚀、发育和演化特征,分析了泥石流的变形破坏、冲淤变化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震后4年山洪泥石流灾害日趋频繁且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采用现代测绘和3S技术可以进行山洪泥石流灾害野外监测与侵蚀产沙定量分析;(2)沟道上游山洪泥石流活动强烈,具有大冲大淤特征,总体上以冲刷侵蚀为主,其断面中部下切侵蚀速率为3.98m/a,两侧坡体呈现左淤右冲特征,一场泥石流最大冲刷下切深度达5m;(3)沟道中游总体上仍呈现冲刷侵蚀,但强度减弱,断面中部侵蚀速率为1.23m/a;(4)沟道下游防治工程修建前呈现较强的冲刷下切侵蚀、平均冲刷深度达1.7m,修建谷坊后拦蓄停淤作用明显,沟道总体呈现淤积,淤积速率为2.05m/a;(5)自然状态下研究区一场山洪泥石流冲出物质量约1.6万m3、平均冲刷深度为0.23m/a,谷坊等防治工程修建后具有较好地稳沟固坡作用,山洪泥石流则表现为较强的淤积特征,一场山洪泥石流产沙淤积量为1.7万m3.研究结果可以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综合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为灾区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2010年四川绵竹青平乡“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对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历史回溯,以期为水利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清平乡典型调查发现,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历史回溯得出,自古以来四川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近90%的灾害发生在6-9月份;恶劣的地质条件、复杂的降水,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该区域山洪泥石流频发的主要原因.“8· 13”灾害过程呈现出“淤”、“冲”、“卡”、“涝”的特点.在应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方面,实施工程防治措施的同时,加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效果也越发显著.山洪预警系统在应对“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对山洪灾害易发区非工程防治措施的推进方面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泄洪洞并水垫塘、左岸地下厂房尾水洞、导流洞出口布置于花山沟沟口一带,花山沟泥石流活动将可能危及其施工与运行安全。以地质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花山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运动学特征,评价了花山沟泥石流的危险性。针对花山沟泥石流发育特征,提出了"因地制宜、水土分离、稳拦为主、辅以排导、保障安全"的防治原则与"上部截水、中部固源、下部拦排"的综合工程措施,为防治工程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穆鹏 《中国水利》2010,(18):10-12,9
黄河某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道发育,对该水电站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内泥石流的具体特征,以杏儿沟、官亭沟和喇家沟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这几条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等,并将泥石流对工程的危害作出评价。研究成果对水电站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中游库区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TP、TN、COD_(Cr)、BOD_5四项水质指标,采用河流稳态水质模型对金沙江中游河段已建的六个梯级电站运行期库区水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结合区域污染源状况和各产业发展规划年(2020)产业规模与排污量,对库区水质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部分库区COD_(Cr)排放量较高;排放量相比于环境容量,TP是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潜在污染物;随着流域内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库区水环境将面临较大压力。基于此,本文初步研究构建了由两大方案14项工程组成的库区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提出近期金沙江中游河段库区水污染综合防治的重点目标和任务是建立流域库区水污染综合防治体制机制和开展流域水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5.
登溪沟是汶川强震区“8·20”泥石流事件中典型的由暴雨诱发的大型灾害性泥石流,其泥石流持续时间达3 h,堆积长度达3.4 km,受沟道地形的放大效应影响,峰值流量达407.54 m3/s。形成四个典型的灾难链。给沟口建筑、居民、公路及岷江上下游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地震为登溪沟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当持续性强降雨超过了研究区的阈值之后,泥石流就会起动,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带走沿途沟道内的固体物质,最终发展为灾害性泥石流。笔者在现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卫星影像,从地震、降雨、物源和沟道侵蚀等方面揭示了登溪沟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提出“以拦固为主,排导为辅”的治理思路,可作为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川沟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为丹江支流南秦河流域的支沟。以陕南地区南秦河正川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该泥石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松散物质条件,并结合遥感图像解译及现场调查,选取了15个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易发程度评价,再利用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对该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适当的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正川沟泥石流为中等易发泥石流,危险度为中度危险,该结论为客观评价该泥石流的危险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疆吐鲁番盆地东侧鄯善县泥石流灾害影响该地区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以新疆鄯善县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运用FLO-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降雨频率下(P=1%,2%,5%)泥石流沟的发生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频率P=1%和P=2%的降水条件下,沟内泥石流将冲出淤积在拦沙坝附近,并侵占河道。以库区运行年限100 a计,库区淤积总量为21 567 m3,对下库区库容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地质灾害防治十分重要。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了库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类型为塌岸和滑坡。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机制,并对地质灾害体稳定性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波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玉曲河下游河段,经调查库区内共发育8条较大泥石流沟谷,是影响水电站施工与运营安全的地质隐患之一。在分析泥石流发育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评价了各沟泥石流危险程度,并着重从泥石流入汇堵江、冲击淤埋和水库淤积3个方面讨论了其工程影响。研究成果表明①库区泥石流沟不具备堵江的入汇条件;②泥石流百年内输砂总量301.77万m3,仅占水库总库容的1.125%;③须重点关注近坝的扎拉沟,泥石流危险性大,直接威胁枢纽区施工安全。研究成果对水工设计方案确定和防灾减灾都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作为西藏高原常见的斜坡地质灾害,长期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民日常生活.文章以西藏高原山区泥石流地质灾害为对象,依据现场踏勘和卫星影像资料,重点研究了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发展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成果对西藏高原地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