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氧化锆(ZrO2)的钼合金棒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ZrO2含量对钼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添加细化了钼合金晶粒,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钼锆合金的硬度和室温抗拉强度增加。当ZrO2质量分数为2.5%时,钼锆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大值(HV10 240),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820 MPa)。  相似文献   

2.
钟培全 《中国钼业》2002,26(1):37-39,47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制一种具有最佳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且适于高温应用的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钼合金材料。而且 ,这种钼合金在纵向拉伸载荷下 ,其加工和消除应力状态的塑 -脆转变温度(DBTT)比室温要低得多。其再结晶状态下的塑 -脆转变温度接近或高于室温 ,但这要取决于氧化物弥散的体积分数及其先前加工程度。分析测定了ODS钼中添加少量铼对低温延性的影响。ODS钼中添加 7% (质量分数 )Re并不显著增加力学性能。但在其中添加 14 %Re时 ,亦使其在消除应力和再结晶状态下的DBTT远低于室温。而且 ,ODSMo- 14Re合…  相似文献   

3.
对钼及钼合金线杆的3种生产工艺(热连轧-在线加热-热精轧、热连轧-离线加热-热精轧、热旋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连轧-在线加热-热精轧工艺的产品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其它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4.
掺杂稀土元素的高温钼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掺杂稀土元素的高温钼合金的研究情况。对Y2O3、La2O3、NdO3、Sm2O3、Gd2O3五种稀土元素掺入钼丝和未掺入钼丝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钼丝比未掺杂钼丝具有更高的再结晶温度和高温下更好的抗变形性能。目前这种掺有稀土元素的钼合金已被研制出,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液掺杂工艺制得稀土掺杂钼粉及钼(合金)坯,通过调整掺杂稀土的种类及含量考察了其对钼粉及钼(合金)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稀土的种类和掺杂含量的变化对Mo - La -Y复合粉体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不明显;钼(合金)坯基体颗粒总体上随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变细,而在相同掺杂含量下,双元掺杂比单元掺杂的细化作用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固-液掺杂法在Mo-Re合金中加入稀土La2O3纳米颗粒制备得到Mo-Re-La合金, 将Mo-Re-La合金与Mo-Re合金、纯Mo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得到如下结论: 在纯Mo中添加低含量Re元素(质量分数3.5%) 对Mo-Re合金有明显的细晶强化效果; 将La2O3纳米颗粒加入Mo-Re合金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Mo-Re-La合金。  相似文献   

7.
易明 《中国钼业》1996,20(4):17-20
制备了几种粉末冶金钼铼合金.表征出了电子来法的可焊性.  相似文献   

8.
掺杂钼板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芳 《中国钼业》1994,18(6):26-30
叙述了掺杂钼板材的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弯曲塑-脆转变温度、室温反复弯曲性能,讨论了不同处理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影响。掺杂钼板材经腐温(1700~1800℃)退火1h后,具有拉长的互相联锁的组织结构,在纵向断口上呈现出排列整齐的细小钾泡列。1800℃退火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为495MPa,延伸率约为48%,弯曲塑-脆转变温度为-380℃-40℃,室温反复弯曲次数为6~7次。  相似文献   

9.
钼铼合金带材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熔炼的钼铼合金经过锻造、热拉、冷拉和轧制的方法制备钼铼合金带材,其规格为0.3mm宽0.03mm厚,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态的拉断力是再结晶状态的2.5倍左右,为24.8N;而延伸率只是再结晶状态的1,3,为3.1%;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钼铼合金的的拉断力直线降低,但延伸率在1723K,30min退火后却最高,金相结果表明1723K退火的钼铼合金带材发生了明显的再结晶。钼铼合金加工态拉伸时其断口表现为准解理断裂,退火后断口表现为明显的韧窝状。铼元素加入钼中,可以提高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结合力,使得钼铼合金在拉伸下有很好的延伸率。同时钼铼合金在室温变形时,也容易发生孪晶变形,这一点不同于通常的钼合金。  相似文献   

10.
Si、Al、K掺杂钼丝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对Si、Al、K掺杂烧结钼条和退火钼丝的组织形貌进行了跟踪检测分析;通过DSC和硬度试验检测Si、Al、K掺杂钼丝的再结晶温度;通过热模拟试验对纯钼条和Si、Al、K掺杂钼条的高温综合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i、Al、K掺杂使钼条的高温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Si、Al、K掺杂使钼丝的再结晶温度提高约550~600℃,再结晶后由长径比大的晶粒形成燕尾搭接状链锁结构组织;Si、Al、K掺杂钼丝的强化相是K泡和硅酸铝钾颗粒.  相似文献   

11.
固溶强化或弥散强化钼基材料的高温抗蠕变性能是行业重要研究方向.钼-钾-硅合金(MKS合金)是在钼基体中添加适量的钾和硅元素的合金,通过对比不同温度退火以及不同的掺杂量的再结晶组织,研究了MKS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发现钾含量0.0632%(质量分数),硅含量0.0607%(质量分数)时,经过1600℃以上退火60 min,...  相似文献   

12.
在钼钛锆(titanium zirconium molybdenum alloy,TZM)合金粉末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50%、1.00%的HfC粉末颗粒,利用粉末冶金结合轧制变形的方法制备多元复合强化钼合金.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表征、能谱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HfC颗粒对...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了固-液掺杂法制备W-Ni-Sr电极材料,研究了复合粉的成分、形貌/物相,以及材料的烧结工艺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对比了固-固掺杂法制备W-Ni-Sr电极材料的组织和硬度、电导率和热导率,探讨了钨合金电极材料的优化方向。结果表明:固-液掺杂法制备的W-Ni-Sr复合粉,大部分颗粒大小在1μm以下,Ni和Sr元素在其中分布比较均匀。复合粉具有较好的烧结性能,烧结后钨酸盐均匀弥散分布在钨晶界和晶内,阻碍了晶粒的长大,电极材料的晶粒细小。固-液掺杂比固-固掺杂所制备的钨合金电极材料组织更均匀、细小,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纯金属钼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性、抗高温氧化能力较差等明显缺点,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在钼基体中添加第二相(稀土氧化物(La_2O_3、Ce_2O_3、Y_2O_3)和碳化物(TiC、ZrC、HfC))形成的钼合金因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较低的韧脆转变温度、较高的再结晶温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三种钼合金制备工艺(固–固掺杂、固–液掺杂和液–液掺杂)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结果表明采用液–液掺杂工艺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钼合金具有更加稳定的显微组织、韧-脆转变温度低、高温性能稳定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概述了氧化物对钼合金的强化方法和机理,通过第二相的掺杂方式、粒子尺度、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对钼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和塑性、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等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理论研究和工艺优化的结合产生的新型氧化物钼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钨铼合金,通过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光学显微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钨铼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锻造后的钨铼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为1620 MPa,断后伸长率为20%,维氏硬度为HV30 540。钨铼合金在1500℃时开始发生局部再结晶,1700℃时发生晶粒长大。钨铼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维氏硬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断后伸长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钨业》2003,18(3):23-23
一种钼、铼和钨的合金,它的抗侵蚀能力、延性和强度都得到改善,而且再结晶温度也较高。此合金可制成适用于生产如氟氯代烷之类化学品的设备。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锡-锆-钼-铬中间合金中铝、锡、钼、锆、铬、铁、硅七种元素的含量。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射频功率为1 150 W,观察高度为12 mm,辅助气流量为0.85 L/min。对分析线的选择、铝基体的干扰、样品的预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体匹配的方法消除基体干扰。经试验,该方法的回收率在94.9%~105.6%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0.3%~2.7%。对分析结果与化学湿法分析结果进行对照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日常生产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朱锋  苏晓  杨德武 《中国钼业》2010,34(5):47-51
论述了掺杂不同La2O3含量的48 mm钼镧合金钼棒,选择正确的工艺路线,确定合理的拉伸起点,通过调整退火点,优化退火工艺及加工工艺参数,研制不同用途的Mo-La2O3掺杂钼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