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吃就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由于各民族的文化演变不同,吃也随着出现了浓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形形色色的奇珍异味或叫你赞不绝口或叫你难以下咽,而在非洲,就有许多非洲人喜爱的美食珍品。 在非洲雨季来临之前是飞蚁交配的黄金时刻,它们常倾巢而出,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地会爬满你的车窗,叫人难以看清方向。如果你敢用双手去抓,定会抓到满满一手的胖墩墩的飞蚁。当地人非常喜欢吃,而且喜欢将它们生吃。这时去非洲旅行,你早就可以美食一顿了。如果不喜欢吃生的,市场里还有论杯计价的炸飞蚁卖呢,那种味道真叫你不…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卤"字,出了那么多美食,可是这个出美食的"卤"字,曾经把我搞糊涂了,这说明汉字起源的意义和地方美食习俗的不同变化,构造了特殊的文化美食。当年我在深圳工作时,家里人都喜欢吃卤菜。一天周末,爱人说潮汕卤水很有名气,去买点卤水自己卤,可以多卤几个品种,于是我拿着大罐,到菜市场挂有"潮汕卤水"招牌的店里,我说"买卤水"。老板看我一眼,  相似文献   

3.
来自河北保定的任小姐.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制片人。那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老板.因为“制播分离”嘛。我常跟她开玩笑.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说完又给她别解说:京油子没得说,旧时北京真有一批“油子”。卫嘴子.并非说天津卫的人喜欢卖嘴.而是说,天津.人多美食家,那嘴会吃.懂吃,能吃出道道来。而保定人,实际上是“勾腿子“.就是会摔跤.运动健将。  相似文献   

4.
碗边闲话     
海星星 《美食》2005,(2):62-63
音乐于我,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音乐陪伴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美食于我,同样是一种依赖,无论食物贵贱。只要能够勾起贪心的食欲,我马上就会狂奔而去。虽然二属于不同的境界,但这两种依赖如果可以交织在一起,那么,人生的美妙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了。  相似文献   

5.
双皮奶是“中国厨师之乡”顺德美食最亮丽的名片。外来食客在谈及顺德印象时.几乎都会提到双皮奶,1986年.时任广州花园酒店副总经理的施达勋先生不借降贵纡尊,来到顺德仁信老店.向“双皮奶活招牌”董老太太取经,亲口品尝正宗双皮奶后,连声称赞“very good”,认为“吃双皮奶是好享受”,并决定把顺德这一“土产”引进他的五星级酒店。几年前,欧洲著名汉学家罗斯博士则说:“顺德的双皮奶我可以一口气吃好几碗”,并表示:“我会尽量找机会再去顺德,还要去吃吃双皮奶。”香港著名歌星谭咏麟说:“我喜欢顺德的双皮奶,是顺德双皮奶陪伴着我一起成长。”广州女作家赵洁在《饮食男女》—半中写道,她觉得双皮奶“百吃不厌“,她把双皮奶奉为“新广东三宝之一”。凡想青春长驻、声色俱佳的人都把双皮奶视为“至爱”。  相似文献   

6.
天天在美食网上逛着,看见心仪的菜肴,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着要去亲自尝试一下。无论家常小吃,还是异域美味,好象都能带给我无限的想象。当我把喜欢的菜怎么个做法记录在本子上时,思绪早已转到饭桌上了——我似乎看见了佳肴、女儿夸张的表情和先生赞许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萝卜烧青菜     
叶兆言 《美食》2007,(6):50
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逐渐有些地位.开始忘乎所以。北京那文化圈子里.一帮饕餮之徒自带了原材料。雅聚在一起切磋厨艺.显摆各人的绝活。会吃还要能做。才是地道的美食家,大战三百回合,最后胜出的这位,据说是拎了一捆大葱到场,别人忙着侍候山珍海味,他倒好,艺高人胆大,就一个大葱,清炒还是油焖,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一招鲜,吃遍天,立刻鹤立鸡群满堂喝彩。都是会吃的主,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谁也不肯昧良心瞎捧,高手林立,没这本事绝活,谁敢拎捆葱去打擂台。  相似文献   

8.
快哉风 《四川烹饪》2009,(11):54-54
满乡吃重阳糕 每逢重阳节.满族人家就会吃重阳糕,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妻子的叔叔是满族人,重阳节前。应他老人家之邀.我去辽宁鞍山岫岩满乡过节,品尝当地的民族美食重阳糕。“厄其克”(满语:婶子)是屯中有名的美食家,她的面食手艺享誉附近十里八村。满族的重阳糕以菊花糕为主.辅以淋浆糕和发糕。“厄其克”早早地和好一大盆面.面里加了糖酥,同时备好各种果仁、葡萄干、山楂泥、青红丝等。  相似文献   

9.
谈美食     
毕飞宇 《美食》2012,(1):3-3
我最没有资格谈美食了,我甚至没有资格谈吃。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几乎不应酬,一个不应酬的人能有什么资格去谈论美食呢。  相似文献   

10.
萝卜     
罗光辉 《美食》2006,(3):59-59
萝卜,我不陌生。红萝卜,白萝卜,我也很早就能辨别。生活困难时期,想单独地吃上一顿萝卜也不是件难事。但如配上鸡鸭鱼肉之类去炒去炖,那就可称作是是美味佳肴了。记得小时候,外婆的村里有一位寡妇。每当她有一点收入时,就会满村嚷嚷“我要去街上.买斤肉来炒红萝卜吃。”  相似文献   

11.
《中外食品工业》2007,(11):24-25
最近爱吃极了燕麦粥,隔两天就会煮上一锅,叫着老公和婆婆一起喝,想让大家喜欢自然要用心熬制,除了每次煮粥时的耐心和专业精神,我更是不惜在粥里下“猛料”;炼奶,杏仁片,松子仁,覆盆子……把全家人喜欢吃的东西都放进去,没想到大家还真捧场,看来我的手艺确实不错呀,哈哈(胖星儿真不自觉),不过想想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让一个家庭变得更加“和睦”,就不能不赞叹美食的力量啦!  相似文献   

12.
谈吃论喝     
朋友请我去大吃一顿,我欣然前往,酒足饭饱之时,他却约我写一篇谈论美食的文章,大呼上当之际,却无意间触及到了自己脑子里那根“吃”神经,结果想来想去,还是硬着头皮应允了。不过我有话在先:我粗人一个,谈美食是不行的,最多只能算是说说吃喝而已。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说到鲤城美食,就会让泉州人想起面线糊。老泉州人,都知道吃面线糊配油条是一种泉州特有的味道。好吃者,还会再搭配些卤大肠、卤小肠、猪血和卤蛋。许多泉州人都很喜欢这样吃早点,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生活习惯。很久没吃面线糊了,走到钟楼下,我很远就闻到了面线糊的香味,禁不住加紧脚步。于是找  相似文献   

14.
蚝情逸趣     
陶琦 《四川烹饪》2007,(8):74-74
我生活在广西柳州,那里并不靠海.所以在我小时候学《我的叔叔于勒》那篇课文之前,就没听说过有牡蛎这东西。我是一个特馋的人,对吃的东西向来有着浓厚兴趣.即使是现实中吃不到的,我也会想办法从文字或图片里找出来解馋。因此,牡蛎这种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美食.很早便对我产生了诱惑。  相似文献   

15.
品臭食     
丁海洋 《四川烹饪》2007,(12):80-81
带有臭味的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臭干子了。过去我在一家工厂上班,工厂大门口就有一老太婆开的油炸臭干子小摊,有时我和工友会去买几块来吃,浇上辣椒酱和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喜欢美食,更喜欢做美食的人。看到家人津津有味、快乐而满足地吃着我做的美食,觉得那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自从五年前因身体原因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后,从购买第一台烤箱起我就和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且行且学,坚持着用心学习、诚意烹饪的态度,一点一滴地,让自己烹饪的美食变得尽善尽美。之后我发现,厨房就像一个小花园,在精心打造之后,会开出许多灿烂多娇的花朵,让我和我的家人眼前一亮,心情也莫名的飞扬。  相似文献   

17.
美食我来做     
《中外食品工业》2011,(3):12-12
编辑们:你好! 作为一个很爱美的“煮妇”,我当然不能错过每一道能让我变漂亮的美食。每天在家里经常看一些养生类节目,并照着去做,但结果却不是很理想。不是材料不好找,就是做出来的味道不理想。只是听着记下来,还是不足以做得很准确,所以我很喜欢菜谱齐全的贝太,在这本杂志中我可以自己寻找到喜欢的美食,它的菜谱步骤看起来很清晰,当然做起来也会顺手很多。  相似文献   

18.
豉汁蒸凤爪     
《中外食品工业》2005,(10):76-77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带完这届高三后,心情一下轻松了不少,早听朋友说“食在广东”,我这个最受不住美食的诱惑,马上“杀”去吃个痛快,到了那儿,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光是早上吃的早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味道之妙,足可让我瞠目结舌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冯玉萍如今喜欢上了吃奶酪,隔一段时间就会跑一趟北京东城区一家超市,选购一些奶酪回家。由于这家超市位于使馆区,因此奶酪的品种也特别多。这让喜欢美食的冯玉萍很快便成为了“奶酪达人”,她每周都会在家制作一些奶酪美食。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曾到泰国一游,接触到泰国的许多美食小吃,使我念念不忘。 一、油炸香蕉。我非常喜欢吃香蕉,到了泰国.听说香蕉多吃易上火,因此便不敢问津。 一天,我的泰国朋友递给我一盒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条条炸得软塌塌的咖啡色香蕉条。我闻了闻,没有香蕉味。我的朋友一定让我吃了再予褒贬,我只好吃了一条,觉得甜中带酸,味道不错。原来,香蕉中的甜汁经油炸后全溢出来,给香蕉包上一层糖衣,所以香蕉肉才会有点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