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衡钢管线用洁净钢EBT EAF-LF(VD)-HCC工艺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钢管公司用 30tEBT电弧炉、LF(VD)和水平连铸工艺生产的管线钢洁净度为 :P≤ 0 .0 15 % ,S≤ 0 .0 0 6 % ,H 2× 10 - 6 ,N≤ 5 0× 10 - 6 ,O(15~ 30 )× 10 - 6 ,As+Sn +Pb +Sb +Bi≤ 0 .0 5 0 %。 相似文献
3.
4.
5.
6.
介绍八钢电炉在生产洁净钢方面的部分实践 ,阐述了整个工艺过程中控制 P、S、O、N等杂质元素及非金属夹杂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夹杂工程模型采用了热动力学模型描述各个工艺阶段的渣-金属平衡。然而导出的渣夹杂常与测量的成分不一致,所以必须把二次氧化或溶解反应包括在计算结果内,以便与测量结果相符。虽然,非金属夹杂在最终产品中的数量是内部反应的结果,它包括局部平衡及过程动力学。为了解产生夹杂的每一过程与钢的反应及耐火材料、渣,气氛,从钢中的去除或保留,还要考虑液体以及夹杂物的稳定性。作为第一步,已经对钢水浇注期间的流体例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对采用转炉-RH精炼-连铸工艺生产的IF钢连铸板坯在不同浇铸阶段(开浇、正常、两炉交接及浇铸末期)的铸坯洁净度进行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和对比分析.由于浇铸初期存在二次氧化及较大程度地增碳,开浇坯[C],[O]T,[N]含量远高于其他时间段的铸坯,并存在较大尺寸的簇群状Al2O3夹杂.正常坯夹杂主要为尺寸较小(≤ 30μm)的块状及少量簇群状Al2O3夹杂(≤ 40μm),交接坯及尾坯仍以较小尺寸的块状Al2O3夹杂为主,但存在极少量大于100μm的复合夹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RH处理工艺,提高RH精炼后的IF钢水洁净度,通过分析T[O]含量和夹杂物含量的变化研究了钢水镇静(静置)时间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中间包钢液中T[O]含量和夹杂物数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在30min到40min的镇静时间区间里,中间包内钢液试样T[O]含量基本稳定,所分析炉次中只有4.76%炉次T[O]超过30×10-4%.在该厂现行工艺条件下,镇静时间在30 min到40 min的时段内的钢液洁净度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论述了钢的洁净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洁净钢生产中S、P、N、O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技术,分析总结了洁净钢生产的新技术,并展望了洁净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