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森祥 《钢铁钒钛》2011,32(3):70-75
简要介绍了攀钢炼钢厂的装备及工艺技术水平,叙述了攀钢近年来为实现洁净钢生产,在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水精炼(脱硫、脱氧、脱磷及夹杂物控制)等方面所作的改进,以及在350 km/h高速铁路用钢、抗H2S腐蚀石油管坯钢等典型钢种上的应用,实现了wT[0]≤0.001 5%,w[S]≤0.005%,w[P]≤0.010%,...  相似文献   

2.
衡钢管线用洁净钢EBT EAF-LF(VD)-HCC工艺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道中 《特殊钢》2003,24(5):47-48
衡阳钢管公司用 30tEBT电弧炉、LF(VD)和水平连铸工艺生产的管线钢洁净度为 :P≤ 0 .0 15 % ,S≤ 0 .0 0 6 % ,H 2× 10 - 6 ,N≤ 5 0× 10 - 6 ,O(15~ 30 )× 10 - 6 ,As+Sn +Pb +Sb +Bi≤ 0 .0 5 0 %。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渣循环技术,充分利用除尘灰等措施,京唐公司在低成生产上取得了突破,生产成本比常规冶炼大幅降低;通过采用一键式脱磷,一键式炼钢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铸机高拉速、恒拉速,铸坯质量大幅提高;同时,钢水洁净度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邯钢三炼钢厂在冷轧冲压洁净钢冶炼工艺中,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春政  魏钢  刘建华  宋军涛 《炼钢》2012,28(3):1-6,10
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为指导,叙述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主体工序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的功能解析与铁-钢-轧界面技术。钢铁厂投产运行两年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工序流程最优化,"全三脱"比例稳定在80%以上;加快了物质流动速度,实现日产钢90炉;降低了能量损失,出钢温度大幅降低;各种物耗降低,副原料和常规比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6.
吾塔 《新疆钢铁》2004,(1):21-24
介绍八钢电炉在生产洁净钢方面的部分实践 ,阐述了整个工艺过程中控制 P、S、O、N等杂质元素及非金属夹杂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敖列哥 《鞍钢技术》1999,(12):43-46
近年来,夹杂工程模型采用了热动力学模型描述各个工艺阶段的渣-金属平衡。然而导出的渣夹杂常与测量的成分不一致,所以必须把二次氧化或溶解反应包括在计算结果内,以便与测量结果相符。虽然,非金属夹杂在最终产品中的数量是内部反应的结果,它包括局部平衡及过程动力学。为了解产生夹杂的每一过程与钢的反应及耐火材料、渣,气氛,从钢中的去除或保留,还要考虑液体以及夹杂物的稳定性。作为第一步,已经对钢水浇注期间的流体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在钢包、中间包和连铸机上提高钢水洁净度的操作,旨在提供生产洁净钢的有用信息,关注氧化铝夹杂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纯净钢生产先进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秀兰  李震  王艳红  梁慧智 《炼钢》2007,23(1):59-6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先进炼钢厂的纯净钢生产新技术,分析了碳、硫、磷、氢、氧、氮等元素在钢中的行为和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相关措施。指出多工序分阶段精炼,大规模经济地生产纯净钢是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转炉过程控制、LF炉精炼工艺的优化及连铸防止二次氧化等方面,阐述了天钢开产以来在洁净钢冶炼工艺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以进一步降低钢中的[O]为主线,通过采取了相应的工艺与措施,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实物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陈本文  栗红  常桂华  王勇  杨亮 《炼钢》2012,28(1):8-10
介绍了利用PDA光谱仪开发的光谱分析夹杂物技术,利用该技术分析了IF钢冷轧板合格品罐次和由夹杂引起的废品罐次精炼过程中RH终点、中间包浇铸中期钢液中Al2O3夹杂物含量,初步提出了IF钢精炼过程中夹杂物控制技术指标:RH终点夹杂物质量分数控制在0.004 5%以下、中间包夹杂物质量分数0.003 0%以下。于2009年将该技术应用于IF钢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与其它工艺相结合,大大降低了IF钢冷轧板由夹杂引起的废品率。  相似文献   

12.
对采用转炉-RH精炼-连铸工艺生产的IF钢连铸板坯在不同浇铸阶段(开浇、正常、两炉交接及浇铸末期)的铸坯洁净度进行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和对比分析.由于浇铸初期存在二次氧化及较大程度地增碳,开浇坯[C],[O]T,[N]含量远高于其他时间段的铸坯,并存在较大尺寸的簇群状Al2O3夹杂.正常坯夹杂主要为尺寸较小(≤ 30μm)的块状及少量簇群状Al2O3夹杂(≤ 40μm),交接坯及尾坯仍以较小尺寸的块状Al2O3夹杂为主,但存在极少量大于100μm的复合夹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RH处理工艺,提高RH精炼后的IF钢水洁净度,通过分析T[O]含量和夹杂物含量的变化研究了钢水镇静(静置)时间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中间包钢液中T[O]含量和夹杂物数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在30min到40min的镇静时间区间里,中间包内钢液试样T[O]含量基本稳定,所分析炉次中只有4.76%炉次T[O]超过30×10-4%.在该厂现行工艺条件下,镇静时间在30 min到40 min的时段内的钢液洁净度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洁净钢制备技术研究现状,包括生产工艺、钢中杂质元素(S、P、O、N、H)的去除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对于洁净钢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宝钢纯净钢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朱立新  蒋晓放  许春雷 《钢铁》2000,35(11):15-18
简要叙述了宝钢超纯净钢的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在现有技术装备技术下冶炼出了成品磷、硫、氧、氮、氢总含量为80*10^-6的超纯净钢,还介绍了纯净IF钢、管线钢批量生产技术、对IF钢中碳、氮、氧及夹杂物控制技术和管线钢中磷、硫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宝钢纯净钢生产技术进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叙述了宝钢在钢中碳、氮、氧、磷、硫以及夹杂物控制方面的技术进步.并介绍了宝钢IF钢、管线钢所达到的纯净度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钢的洁净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洁净钢生产中S、P、N、O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技术,分析总结了洁净钢生产的新技术,并展望了洁净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管线钢夹杂物的成分、形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对管线钢不同生产工艺路线对钢质洁净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转炉-RH-LF-钙处理-连铸工艺,将钙处理后的钢水弱吹氩时间从3~5 min提升至8~10 min,D类夹杂由1.0级提高至0.5级,Ds类夹杂由1.0级提高至0级和0.5级;采用转炉-LF-RH-钙处理-连铸工艺,可以实现A、B、C类夹杂0级、D类夹杂1.0级、Ds类夹杂多数0级、少量0.5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