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构件疲劳设计规定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中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审批稿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混凝土结构疲劳设计的规定 ,按相应规范验算了 1 2根吊车梁、6根预应力混凝土及 2根钢筋混凝土简支 T型梁桥主梁的疲劳承载能力 ;对比分析了吊车梁与桥梁所受荷载的差异以及相应构件压区混凝土和拉区钢筋在应力水平、应力幅、应力比等方面的差异 ,并初步探讨了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涵的疲劳问题 ,指出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在结构疲劳设计方面的不足 ,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从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中外及与港澳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海外设立孔子学院情况、留学生与港澳台侨学生数量四个方面对广东和上海两座城市进行不同维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比较,分析两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差距。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市在政策推动和留学生奖学金支持力度方面优于广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海外孔子学院数量及来华留学生数量均多于广东,但广东毗邻港澳地区,与港澳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数量多于上海,港澳台侨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体上,广东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低于上海,应积极向上海学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利用自身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和毗邻港澳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机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教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从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出发,综合分析目前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的特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的影响,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打破原有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教学框架,培养新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刘玉 《城市规划》2012,36(10):19-25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的实地调查,揭示了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驱动要素。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高端经济与低端经济,扩张带动型经济、就业带动型经济与消费带动型经济等高度混和的地域。引发与加剧这种混和经济形态的要素包括复杂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经济要素构成;城乡板块交界区域要素属性与功能变动带来的经济活动的频繁更替;以及街道、乡镇行政隶属管理交叉,人员管理交叉和人员管理与事务管理分离导向下的经济管理体制混乱等。解决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矛盾、加速其转型进程并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应着重解决就业安置与培训、资本重组与优化、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违规经济的治理与整顿、经济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为题,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之路。以歌曲"草原之夜"原生地新疆可克达拉地域为背景,以"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建成项目为例,展开从理论到实践的阐述、分析、探讨:项目的自然山水城市背景分析;项目作为城市纪念地、发生地、交流地的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定位;项目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表现与文化传承;保家卫国、屯垦戍边的景观纪念;以及项目体现的"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的现代价值。阐述了该项目的理论及应用:人居环境三元论;景观"旷奥三性"理论应用;生态绿色支撑与风景园林小气候营造,以及具体方案规划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关婧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1):164-165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深厚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无疑是其中如瑰宝般绚丽璀璨的一种存在。而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知识,文学作品的专业性学科,是研究汉语言的一项重要基础和技能,因此本文笔者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的形成,语言意境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具体应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来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并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解析能力提升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针对当下“凝冻式”保护利用导致的传统村落活力缺失、日渐破败和空心化的严峻问题,基于环太湖传统村落的深入调研,从“三生”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相结合的活态化保护利用多元路径。其中,空间维度的多层级路径由村落整体格局、建筑单体和室内环境三个层级构成;时间维度的历时性路径由近期、中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方式渐进推进,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路径相互交织作用,共同实现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最后以环太湖地区周铁传统村示范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上述多元路径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兼具一定的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概述了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查鉴定的背景和必要性,阐述了进行检查鉴定工作的技术依据和政策依据,介绍了进行检查鉴定的工作程序以及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检查检测、结构和构造的检查检测以及设计复核和承载能力验算等。特别对硅酮结构胶的取样测试进行了实例分析,介绍了硅酮结构胶实验室测试的两种方法,给出了拉伸强度、延伸率、邵氏硬度、质量损失率等主要实验参数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冯浩  杨培峰 《室内设计》2015,(2):109-114
国内外环境快速变化,为满足国 家、社会的需求,军警民训练基地和安防职业 学院的规划建设日益增多。军警民训练基地和 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空间属性具有排异和内 向的特点,山地建筑群落与场地有着嵌套与 散布的组织特征。以实现互异空间的功能系 统复合衔接、发挥最大效益为目标,以空间的 排异性作为复合功能集团规划的研究要点,首 先对具有不同物质和社会属性空间的共存状 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总结, 具体说明山地基地职校规划空间特点、排异 的辩证性以及复合路径,最后提出能够柔化 空间排异性的兼容理念,以浙江安防职业技 术学院概念性规划为例,分析并阐述其规划 设计方法,面对空间排异性较强的复合用地 规划,显示兼容理念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张靓  陈易  庄葳 《住宅科技》2012,(10):32-35
通过对若干重要国际宪章和文件的梳理分析,总结出人类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想轨迹,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从文物本身扩大到它周围的环境,再扩大到成片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街区和地段,保护的方法也从最初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性修复发展到后来针对历史地段的整体性保护,再进展到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关注合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学术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及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国土空间规划成为行业热点,并引起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为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以及规划学科与行业发展,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了六位学者与业界专家就国土空间规划的广泛议题进行探讨。首先,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共存,刘玉亭教授认为不仅要在目标导向上做好多规合一转变、生态文明托底建设、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兑现,还要在内容编制中实现关键科学问题的落实;同时,面对更加复合、复杂的编制要求与成果体现,如何在庞杂、多层级的规划体系中实现部门、职能和制度的高效整合是关键,要充分意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是颇具差异化、具体化的长期动态博弈过程,与之匹配的学科与行业的发展都要突破传统模式,充分延伸其发展内涵。围绕新时期规划的发展定位问题,袁奇峰教授通过溯源城市与规划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出现是契合当下国情的调整,相比于关注投入产出最大化和减少损益,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更应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当今的规划要从辖区整体和长远发展的立场出发,成为兼顾经济发展、生态维护、政府失灵规避的决策过程和土地开发管制的行政制度。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中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的转变,马向明总工程师认为问题诊断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而旧式的目标导向实际上则造成了实施层面成为短板的现实;国土空间规划所补充的结果导向原则,有利于推动部门间的协调以保证实施的连续性,但现实中依旧可能面临着目标与结果脱节、部门合作与政策整合困难的窘境。围绕行业与学科发展中变与不变的话题,邹兵总规划师指出,一方面要意识到新形势下规划范畴和内容、工作要求以及技术手段的方法等三个方面的调整,强调落实一张明确的蓝图、囊括更加广泛的编制内容和拓展学科知识覆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坚守规划的本质,包括规划分析与发展的基础逻辑、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发展追求以及空间方案的具体落实。针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空间价值再塑,黄慧明总规划师提出了以存量带动流量、以整备重构空间、以效率配置资源、以民生提升品质的四点主张,而“分区+分类”的划定与更新思路则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评估,也有助于规划和实施环节的衔接。面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多规合一”的要求,罗彦总规划师围绕目标与理念、方法与内容、实施与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认为“三调”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自然地理格局是空间图底上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限定;而统筹性的规划权责分配是实施的关键保障,规划要把公共设施、资源和空间效率一并囊括并视作未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测量标志作为测绘基准的直接承载者,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是各项测绘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认识测绘、了解测绘的直观媒介之一,地位与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建设加剧、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充分、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测量标志遭受破坏现象极其严重,同时现有的保护模式针对性不强、工作量大,导致效果甚微。本文以乐清市基础控制框架网建设为例,建成了8个集实用、观赏、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景观型测量标志(框架网点),实现提升测绘基准、宣传测绘法律、普及测绘知识、传承测绘历史、弘扬测绘文化等效果,探索开启测量标志建设与保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朱玲  朱文莉 《室内设计》2020,(2):97-103
防治土地荒漠化以及进行生态修 复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荒漠化 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防 治机制与实践研究,对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 复的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 梳理与总结,期望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 依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还处于研究和原始发展阶段,本文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建设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焦点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寻找突破口和发展途径,以推动住宅质量保证保险的健康发展,并促进保险业和住宅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加强城镇规化和城镇住宅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若干政策建议。要正确处理城镇建设与节约土地的关系,提高对地下空间利用的认识,鼓励建设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注重住宅建设与使用过程中总的资源能源消耗,建立“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定相应的技术产业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为保障,促进住宅建设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支护用锚杆在极限应力作用下力学特性,建立了锚杆托盘及螺母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程序对螺母及托盘的应力、位移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托盘及螺母在极限应力下的接触特征;绘制了托盘及螺母的应力云图,得到了托盘及螺母内部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托盘边缘及托盘内部大小圆盘连接位置较为危险;螺母中间位置由于受托盘的挤压容易发生破坏;加肋可以提高锚杆的极限承载力,为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儿童友好社区和老年友好社区的发展理念已在国内试点城市推进实践,但社区建设中的老幼友好规划设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探索社区生活街道如何为老幼人群提供接触他人、融入社区的良好支持,利用行为跟踪法和环境行为定点观察法,以广州的三个典型社区商业性生活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老幼群体在街道中的行为特征和互动场景模式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提出老幼人群互动的五种行为模式、典型街道生活场景模式和三种行为序列。从增进社区老幼互动、提升社区街道活力的角度,提出设施邻近和设施共享的社区生活设施复合布局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以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为对象,总结了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和经验。论述了规划设计工作在机场建设中的地位及其管理的意义;分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和面向用户的设计理念;从设计任务的拆分和组织落实、总体设计管理机制、设计全过程控制、科研优化等几个方面对整个设计管理过程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以青岛国棉厂的衰退现状和调研结论为根本出发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改造与再利用的优秀实例和先进经验,综合分析国棉厂的区位环境特征,对现存工业遗产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地调查与分析,并对其再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多方面地评估与研究,从而提出再利用的基本策略和实施办法,以此期望这些承载着青岛棉纺织工业百年发展历程的老厂得以留存.希望对当前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