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煤矿区煤层气的开发 煤层气是与煤炭伴生的赋存在煤层中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1m~3甲烷的燃烧值相当于1.14公斤的标准煤炭。在煤矿,煤层气又称为瓦斯,是煤矿生产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如直接排放,会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倘若加以有效利用则是优质洁净能源。 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从数量上来说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美国,煤矿甲烷排放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层气》1998,(2):8-8
1998年11月12~13日,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这次研讨会由美国环保局和国家煤炭工业局联合主办,煤层气信息中心承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亚洲开发银行和国内有关部门代表共80多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层气》2010,(2):38-38
“2010年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国际研讨会”将于2010年6月10~11日在湖南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美国环保局联合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承办,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虽然我国煤矿数量由近20 000对直线下降到了不足5 800对,但煤层气产量仍由2010年的88亿m~3提高到了2018年的184亿m~3,利用率亦提升了10%,科技对产业的贡献巨大;但是也出现了单井排采产量低、气源分散性高等新的问题。因此,全面梳理了近10 a煤矿区地面抽采技术装备、井下抽采技术装备和煤矿区高、低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装备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效果等,阐述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三级瓦斯地质分析技术、碎软低渗煤层地面井分段压裂顶板技术、煤层群分层控压联合排采技术、采动区地面L型顶板水平井技术、井下千米定向长钻孔技术、碎软煤层井下护孔钻进技术、智能化钻机远控钻孔技术、井下水力化压裂/割缝增渗技术等煤层气抽采技术及其配套装备最新进展和中高浓度煤层气深冷液化、低浓度煤层气分级压缩提浓、超低浓度煤层气蓄热氧化利用等煤层气利用装备的最新进展及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深部开采、西部煤炭资源开发及高强度集约化开采等新特点,分类整理了束缚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煤炭开采与煤层气开发协同规划和联合开发的技术思路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宇 《煤炭科学技术》2013,41(1):12-15,73
针对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国家通过加大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对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中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集输利用、开发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剖析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煤矿区煤层气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3第十三届国际煤层气暨页岩气研讨会"将于2013年10月24~25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召开,会期2天。本届大会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美国环保局煤层气办公室联合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承办。"国际煤层气研讨会"作为煤层气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促进国内外煤层气/煤矿瓦斯开采利用技术和经济合作平台,极大地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新型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将作为  相似文献   

7.
煤矿区煤层气低温分离液化工艺功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分析了煤矿区煤层气含氧低温分离液化工艺及脱氧的低温分离液化工艺的功耗.结果表明,前者分离液化功耗要高于后者.主要原因是前者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在较低压力下进行N2和CH4分离,所需分离液化冷量级为液氮温度级;后者由于脱掉氧,可以加压到较高压力,在液甲烷温度级就可进行分离液化;后者的热力学效率是前者的2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煤矿区煤层气气源分散性高、甲烷浓度低、气量波动大造成的利用途径单一、集输利用经济性差的难题,提高煤矿区煤层气利用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进行了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以含氧煤层气深冷液化、低浓度煤层气提质、低浓度煤层气发电提效、低浓度瓦斯安全燃烧、超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综合利用等为核心的煤矿区煤层气全浓度利用技术体系,助推了煤矿区煤层气利用量和利用率的大幅提升,井下抽采煤层气利用量由2015年的48亿m3提高到了2020年的57.37亿m3,利用率从35.29%提高到了44.83%。随着我国煤炭产能集中度加快、关停/废弃矿区进一步增加,煤矿区煤层气甲烷浓度低、气源不稳定的问题仍将是制约煤矿区煤层气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此,全面梳理了近10年来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装备的科技创新,阐述了主要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指标及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势下我国煤矿面临的高强度集约化开采及智能化矿山建设新特点,分析了煤矿区煤层气利用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思路,提出了以分散煤层气高效集输、乏风瓦斯经济利用等为主导的煤矿区煤层气技术装备优化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煤层气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工程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资源条件、抽采效果、利用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要走出一条协调开发、提质上产、梯级利用的道路,实现煤层气与煤炭一体化协调开发,能抽尽抽,能用尽用。为此,针对性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将在碎软煤层强化抽采、低浓度煤层气高效集输利用、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专用装备等方面的技术装备需求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正>"2015第十五届国际煤层气暨页岩气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12~13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召开,会期2天。本届大会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美国环保局联合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承办。本届会议主题包括中国煤层气产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障碍、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进展、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煤矿瓦斯/煤层气抽采与利用技术、废弃煤矿瓦斯回收与利用技术、煤矿通风瓦斯利用技术、页岩气产业相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层气》2010,7(3):7-7
“2010第十届国际煤层气论坛”将于2010年10月19—21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召开,会期3天。本届大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美国环保局联合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承办。“国际煤层气论坛”作为煤层气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层气》2011,(4):49-50
6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在京组织召开《中国煤层气》杂志编委会会议.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孙茂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院长黄  相似文献   

14.
在瓜果飘香、金秋送爽的季节,2008年9月2日西北五省(区)煤矿工作协作委员会议在有着“陆都心脏”美誉的兰州隆重召开。来自西北五省(区)煤矿工会的130多位代表齐聚兰州,交流经验、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工作,为西北五省(区)的工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促进机遇。大会由上一届东道主陕西省煤矿工会主席卢绍斌主持。首先是甘肃省煤矿工会主席石立身向大会致欢迎辞;接下来由甘肃省总工会副主席朱亚丽讲话。  相似文献   

15.
2012 第十二届国际煤层气研讨会将于 2012 年 11 月 8 -9 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召开,会期 2 天。本届大会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美国环保局煤层气办公室联合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 煤炭信息研究院) 承办。  相似文献   

16.
《煤炭工程》2012,(12):3-9
2012年11月24-25日,由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煤炭工程》杂志社主办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研讨会暨《煤炭工程》杂志2012年年会在深圳召开。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煤炭学会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层气》于2004年创刊,是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以来得到国内外朋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受到行业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好评。《中国煤层气》以传播国内外煤层气(煤矿瓦斯)先进技术、经济和政策信息,交流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己任,促进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本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封面为彩色铜版纸精美印刷,正文共48页,刊号为CN11-5011/TD。定价18元/本,全年108元。  相似文献   

18.
《煤矿现代化》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管,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期刊。是国家承认的大、中专毕业生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的煤炭行业刊物之一。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煤炭管理、生产、施工、设计、机械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08,39(7)
6月20日,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王树鹤主持会议。会上,部分省级煤矿安监局、大型煤矿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讨论了《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KJ250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开发研制。该系统基于2.4G有源射频识别技术.是微波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由地面系统计算机和系统接口、人员位置检测分站、人员标识卡等部分构成,通过对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管理以及生产统计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