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陆用BOG再液化系统相比,船用BOG再液化系统的设计更加侧重于安全性与紧凑性两方面.本文对BOG再液化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能效、液化能力与占地面积、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方面对不同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现有的BOG再液化工艺存在设计负荷大时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将不同再液化工艺与高效紧凑的BOG自膨胀工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海南LNG工厂的净化、液化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了工艺流程,对净化系统DGA脱酸工艺和液化系统的氮气二级膨胀液化工艺进行计算,得到各物流节点的计算参数,计算出流程中压缩机能耗、制冷剂流量及各换热器的换热量.经过装置生产考核,该净化、液化工艺技术运用合理,工艺路线可行,工艺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液化天然气工业是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一个新兴产业,大有发展前途.简要介绍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艺系统的原则流程以及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4.
邓波 《炼油与化工》2021,32(3):41-43
液化烃易燃易爆,一旦泄漏极易发生爆炸.为避免泄漏扩大,在全压力液化烃储罐底部设置注水设施,在泄漏时向储罐底部注水,形成水垫层减少或避免液化烃泄漏,预防事故的发生.由于历史原因,各企业的全压力液化烃储罐注水系统形态各异,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规现象,文中通过对规范和2家企业标准的研究,探讨适合企业现状的注水系统流程.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管线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BB-RTU在中国第一条液化天然气管线项目SCADA系统中的应用,以坪山分输站为例,详细描述了RTU系统软硬件配置、网络构成,并分别针对液化天然气输气站场的主要生产装置,包括过滤分离器系统、气体计量系统、气体加热系统、压力流量调节系统、仪表风压缩机系统等的工艺和生产特点,介绍了RTU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逻辑及控制回路的特性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液化天然气(LNG)管道系统是液化天然气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操作运行是保证液化天然气工厂正常生产的条件。《液化天然气工厂管道系统LHG的泄漏及预防》一文针对液化天然气工厂LNG管道系统可能出现的泄漏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蒸发气(BOG—Boil Off Gas)的处理是LNG储备库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它关系着LNG储备库的能耗、安全及平稳运行。为减少因BOG放空而造成的巨大损失,有必要采用BOG回收技术。在分析适用于LNG储备库的BOG回收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甲烷制冷剂液化循环、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及氮气膨胀制冷液化循环3种BOG再液化方案,进一步减少由LNG储备库运行所产生的热量损失。用HYSYS软件模拟工艺流程对比分析了3种方案所需制冷剂流量及系统功耗,结合有效能相关理论确定适用于LNG储备库的BOG再液化方案——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方案。该方案的压缩机轴功率比甲烷制冷剂再液化方案小15.30kW,比氮气膨胀再液化方案小146.42kW,且系统功耗相对较小;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方案系统有效能损失较氮气膨胀液化方案小22.06%,较甲烷制冷剂再液化方案小35.78%;此外,该方案所需制冷剂流量较少,适用于储备规模较大的LNG储备库。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Ⅲ套催化裂化装置年产液化石油气约0.7 Mt,液化石油气精制采用常规工艺.产品精制单元自2012年开工以来,液化气原料H2S含量一直远超设计值,进入后续碱洗脱硫醇系统,新鲜碱耗量、碱渣排量大幅度增加.由于碱渣中带溶剂,导致浓硫酸中和碱渣处理装置管线堵塞、碱渣处理困难.针对液化石油气夹带焦粉容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溶剂脱硫抽提塔堵塞问题,对常规精制流程进行了改进,将一级碱洗改为MDEA溶剂洗涤、三级水洗增加碱液洗涤.改造后,液化石油气精制单元每月降低溶剂消耗5t,溶剂单耗由0.274 kg/t下降到0.115 kg/t;碱液消耗由16 t/d降低到6t/d;碱渣排量由19 t/d降低到7.4 t/d,月经济效益约57.92 × 104 RMB¥.  相似文献   

9.
选用G.S.Soave对于Van Der Waals方程的两种修正式和H.Vidal混合模型,编写了计算单组分和混合物的热力参数和汽液平衡常数的电算程序,并对含氢系统和极性混合物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对单组分、含氢系统和极性混合物的计算具有较满意的精度,能满足设计计算的需要,同样具有如同PR、GDSRK、BWSR等方法的简单、快速、输入数据较少等优点。本程序对多组分的分离计算,特别是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轻烃回收系统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组分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合工质组分配比对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也是液化工艺和循环性能优化的重点。在实际系统的调试运行中,有必要对混合制冷剂组分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针对一种小型预冷式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实验,建立了该系统工质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可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工质组分含量,为混合工质循环的实验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