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苗根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五十年代,开始应用五赛(西)合剂拌种,对控制棉苗根病为害起了很大作用。但自有机汞制剂因公害问题限用以来,多数棉区不作拌种防治,根病发生为害更为严重。七十年代,用多菌灵防治棉苗根病有较好效果,但因药源不足,成本较高,限制了生产上推广应用。同时,单一杀菌剂拌种难以取得稳定的良好防病效果。另  相似文献   

2.
钱希  高军 《农药》1993,32(5):8-9
苏北垦区是棉花的重要产区,由于棉花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近几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本地棉花一般于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出苗,出苗~3叶期约经25~30天,是棉苗根病的为害盛期,重则成片死亡,轻则僵苗不发或缺苗断垄,严重影响棉花全苗早发,减产严重。据1985年以来的调查,本地棉苗根病以Fusarium届的红腐病为主,占89.6%,其次为Colletctrichum属的炭疽病,Rhizconia属的立枯病和交链孢菌。其发病的适宜气候条件是旬降雨量60毫米以上,雨日5天以上,5厘米地温19~21℃,根据我场1956年以来的25年气  相似文献   

3.
沈广爽  于淑晶  郭宁  周贤龙  边强 《农药》2021,60(4):235-238
玉米茎基腐病已成为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对玉米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药剂、化学防治进展、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未来防治策略重点关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病害的研究及建立有效、科学的防治技术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棉花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其Jing 《农药》1996,35(3):6-9,11
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病害遍布我国广大棉区,每年因病害损失皮棉约36万吨,价70亿元。苗病在南方棉区重于北方棉区,成株期主要是枯萎病和黄萎病,分布全国,年损失皮棉10万吨以上;在多雨年份有些棉区铃病严重,病、烂铃率在50%以上。近年推广种衣剂和苗病净等农药,提高了苗病防治效果,用抗病品种防治棉枯、黄萎病是重要措施。铃病防治则仍依赖农业技术措施。棉花病害综合治理(IPM)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提高了棉病防治层次,已在推行。但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滞后;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开发尚待加强;植物生理保护体系的研究刚刚起步。所有这些都需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5.
胡维侦  章昭 《农药》1993,(3):53-54,60
我县地处长江中下游沿岸,历年棉苗期阴雨天较多,棉苗期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和立枯病)发生面广、危害重,重病田块死苗率高达80~100%,只得重新翻种,严重影响了棉株的早发快长。实践证明,药剂拌种是防治棉苗病害、控制死苗的有效措施。为了摸清适合我地棉种处理的最佳药剂种类及浓度,我们在城北乡城北行政村进行了拌种双等几种不同药剂及处理防治棉苗病害的药效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小面积示范,试验、示范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兆唐  杨根 《农药》1997,36(10):39-40
烯唑醇防治水稻档旱育秧苗立枯病,在播种时土壤上和一叶一心期施药,控制死苗株和病苗株效果80%左右,还有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7.
棉花苗期的立枯病近二年来在我省发生严重,用多菌灵拌种,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因药源不足、成本较高,所以多数棉区基本不作拌种防治。我们于1983~1984年进行了新杀菌剂拌种防治棉苗病害的研究,证明灭锈胺(担菌宁)浸  相似文献   

8.
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栽培番茄,往往因茬口过频或同科作物常年连作,而不同程度地出现土壤板结、养份不全、肥力减退和病源菌增多等不良问题,对抗病力差的作物如番茄等的生长极为不利,容易感染立枯病、早疫病(轮纹斑病)、叶霉病、根腐病等病害,严重的还易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因此,应高度重视大棚栽培番茄病害的防治。下面介绍番茄几种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琼芳  叶鹏盛 《农药》1993,32(4):46-47
四川棉区常年在棉花苗期普遍发生烂根死苗,主要病原是立枯病和炭疽病,近年来用多菌灵、硫菌灵等药剂作浸种、拌种,有一定防病保苗效果,但不够理想。为了寻找防治棉苗病害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使用技术,我们对现有新型杀菌剂甲基立枯磷进行田间防病保苗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15%有效成分拌种,对种子出苗无不良影响,防病保苗效果优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10.
(Ⅰ)引言开普屯即 N—三氯甲基硫代四氢苯二甲酸酰亚胺,国外商品名称有“Captan”、“SR—408”、“Orth-ocide”,“Orthocide 406”、“Orthocide 75”、“Orthocide50”与“Flit 406”等名称,可加工成可湿粉剂及粉剂使用。共主要用途为杀菌剂,但也有用来作为杀螨剂的。共杀菌作用很广泛,效果也很好,对于棉花病害:如棉苗立枯病(Rhizoctonia);麦类病害:如小麦黑穗病,燕麦黑穗病;豆类病害;如大豆锈病、根腐病(Pythium Spp.)、立枯病(Puraium Spp.,Rhizoctonia Spp.),碗豆根腐病与立枯病;马铃薯病害:如晚疫病(Phytophtora ingestans);苹果病害:如蝇斑病(Leptothyrium Pomi)与黑色脓疱病(Gloeodespomigena)、  相似文献   

11.
有效地防治棉花苗期根病和蚜虫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首要技术措施。对棉蚜防治始终在有效地进行着,而对根病防治,自有机汞制剂受禁用后,防治面积逐年渐小。棉苗根病给棉花所造成的损失,有时并不低于苗期蚜虫的危害。我们于1978年试制了含有杀菌剂和呋喃丹的复合微粒剂,用它拌棉种的药效试验结果证明,不但能兼治苗期根病和蚜虫,而且对病、虫防治较相应单剂表现了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海芝 《现代农药》2004,3(6):40-41
棉花是豫东周口市主要经济作物,植棉历史悠久,棉花苗期病害严重,常年发病率30%左右,遇春季低温多雨年份,发病率高达65%以上。棉花苗期的立枯病病害是引起周口市棉区棉花烂根死苗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苗病已产生抗药性,防效渐微,大量的死苗,造成重种、补种、毁种;棉花生育期推迟,影响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给现代棉花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了筛选出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高效农药,我们在周口市老棉区扶沟、太康、淮阳、周口等地进行了7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对灭克(氟吗啉)、腈菌唑、烯唑醇、噁霉灵、克菌威、多菌灵、粉锈宁…  相似文献   

13.
4%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是登记用于防治水稻苗期病害的杀菌剂新产品。采用室内与田间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该种衣剂的种子包衣对水稻出芽率、秧苗素质、防病效果以及作物安全性试验,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4%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按1∶150、1∶100、1∶80的药种比包衣寒地水稻种子,对水稻苗期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及大田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包衣后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提高、稻苗叶龄进程加快、根数增多、茎基加宽、充实度提高。说明该种衣剂可明显提高水稻苗素质,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4.
小区试验和大田应用结果均表明,种衣剂3号对棉花苗期根病(立枯病、炭疽病)、沟金针虫及苗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根病防效为68.5~77.6%,对沟金针虫防效为57.9~76.2%,对苗蚜的防效为73.8~82.7%,并可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增产13.1~21.2%。  相似文献   

15.
李秀芹 《农药》1993,(1):49-49
我们吉林省前郭县新立乡是个水田乡。全乡种植六万亩水稻,土壤pH值在6.5~9之间,属于苏达盐碱土,育苗形式,采用大、中、小棚,庭院或本田旱育苗。早育苗的最大缺点是水稻苗期易得立枯病,尤其1991年至1992年两年,春季苗期,气温变化大,苗期立枯病发病较重。几年来,全乡在防治立枯病上采用了许多药剂防治方法,如立枯灵等,但效果不佳。自从1991年春季开始使用黑龙江省双城市育苗灵化工厂生产的育苗灵,在立枯病防治上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以来,使水稻旱育苗苗期立枯病得以控制。因此,育苗灵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正青枯病又叫细菌性枯萎病、褐腐病、洋芋瘟,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此病具有传染性和危害性,一旦发病损失严重。主要为害马铃薯的根、茎、叶,最明显的症状是枯萎。一、发病症状(表1)表1马铃薯各部位青枯病的表现症状二、发病原因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无寄主时可在土中腐生14个月至6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菌、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  相似文献   

17.
在温棚内进行黄瓜育苗,期间常常会出现异苗(其中包括僵苗与徒长)、异叶、异根(包括烧根、沤根)等三大类型、“五种异苗”现象,这就是农业专家所称的黄瓜生理障碍。发生“五种异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科学的管理措施所造成的。防治生理障碍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田间管理,实施农业措施,与其防治生理性病害的本质区别在于基本上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农化新世纪》2006,(1):32-32
猝倒病猝倒病俗称绵腐病、小脚瘟等,是蔬菜苗期重要病害之一。猝倒病在育地苗方式的苗床最常见,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甚至全部毁苗。此病主要为害茄子、番茄、青椒、黄瓜、莴笋、甘蓝、芹菜、洋葱等。从种子发芽到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烂芽。苗期发病,幼茎多在地表处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发展绕茎一周,逐渐湿软缩成线状,表皮脱落,使幼苗依然青绿而易折倒,最后腐烂或干枯,故称为猝倒病。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或临近土表会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相似文献   

19.
倪长春 《世界农药》2004,26(3):44-46
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以黑绿木霉SKT-1菌株为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被用于防治水稻上的重要种子传染病害,如恶苗病、细菌性谷枯病及细菌性立枯病等病害。该微生物农药于2003年1月在日本登记,并已商品化。本文就其开发过程、特点、安全性及使用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防治向日葵黑茎病的有效措施及药剂,2014年在新疆新源县向日葵黑茎病常发地进行了3种药剂拌种结合2种药剂茎叶处理的多组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向日葵黑茎病均有明显的防效以及增产效果。其中使用25 g/L咯菌腈FS拌种,22.5%啶氧菌酯SC进行茎叶处理,以及使用25 g/L咯菌腈FS拌种,10%氟硅唑EW进行茎叶处理的组合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