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锈钢-钢爆炸复合板结合区组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素体不锈钢0Cr13Al—钢 16MnR、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钢Q23SA和双相不锈钢00Cr22NiSMo3N—钢Q345C3种爆炸复合钢板结合界面呈波状结合,热处理后结合区基板脱碳、复板渗碳。而且在结合区复板侧有一个约30μm宽的亚微米级的超细晶粒带,结合区的硬度高于基体的硬度。  相似文献   

2.
一种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TiN渗镀层的新工艺方法。该TiN渗镀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颗粒致密均匀,表面为金黄色。TiN渗镀层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渗镀层厚度可达16μm,与基体形成固态冶金层,结合强度高,表面平均显微硬度为3120 HV。对该TiN渗镀层试样,未处理的Q235钢试样,T10淬火+回火试样和3Cr13渗氮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耐磨性试验;将该渗镀层试样与未处理的Q235钢和1Crl8Ni9Ti不锈钢试样在1 mo.lL-1H2SO4溶液和3.5%的NaCl溶液中,分别进行了电化学腐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TiN渗镀层相对磨损速度最小,耐磨性较未处理的Q235钢试样提高7.81倍,较T10淬火+回火试样提高5.625倍,较3Cr13渗氮试样提高7倍;在浓度为1 mol.L-1的H2SO4溶液中,TiN渗镀层耐腐蚀性能比未处理的Q235钢提高了11.5倍,比1Crl8Ni9Ti不锈钢提高了2.65倍。在浓度为3.5%的NaCl溶液中,TiN渗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比未处理的Q235钢提高11.3倍,但比1Crl8Ni9Ti不锈钢耐蚀性能稍差。  相似文献   

3.
冯焕林  刘承志 《特殊钢》2007,28(6):49-50
通过预处理铁水-75t K-OBM-S-VOD-LF流程生产0Crl8Ni9纯净不锈钢。0Crl8Ni9纯净钢在LF精炼过程中,当底吹氩搅拌功率由20—40W/t降至13-21W/t,并按Ca/A1—0.1喂入适量Ca-Si线,钢中氧含量和A12O5含量分别降至30×10^-6和5×10^-6以下;金相法检验结果表明,0Crl8Ni9纯净钢板坯中夹杂物总量降低40%,≥20μm的夹杂降至5%以下。  相似文献   

4.
罗永赞 《不锈》2006,(2):19-21
国内很久以前就开发了高硅奥氏体不锈钢(Si≥4%),如00Crl4Nil4Si4、00Crl7Nil5Si4Nb、00Cr20Ni24Si4Ti等及高硅双相(Y | α )小锈钢,如1Crl8Nf11Si4A1Ti等钢号。但这些钢号均属于高硅奥氏体不锈耐酸钢或高硅双相抗高温氧化、抗硫化不锈钢。本文简要介绍国外高硅结构用钢、耐蚀用钢、耐磨用钢、耐热用钢^[1-5]的开发应用,希望能为我国高硅不锈钢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以Ti、C、Nb粉和Ni60A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16Mn钢基材表面分别制备(Ti,Nb)C颗粒增强Ni60A复合涂层(C-Ti-Nb-Ni60A涂层)和Ni60A涂层。应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2种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观察与分析,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和不同载荷下的磨损性能,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C-Ti-Nb-Ni60A复合涂层与基体间呈冶金结合,界面间无气孔和裂纹;C-Ti-Nb-Ni60A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较基体16Mn钢提高近5倍,较Ni60A涂层提高0.45倍;常温干滑动200 N载荷条件下,CTi-Nb-Ni60A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较基体16Mn钢提高6倍,较Ni60A涂层提高近2倍。16Mn钢表面发生严重的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Ni60A涂层表面以磨粒磨损为主,C-Ti-Nb-Ni60A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为显微檫伤磨损。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熔结工艺制备了TiC钢结硬质合金/Q235钢复合板,研究了复合板界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与Q235钢基体之间形成了一定宽度的互溶区,互溶区宽度主要取决于熔结温度和熔结时间。Mn、Ni、Mo元素由钢结硬质合金经互溶区向基体中扩散,Fe元素由基体通过互溶区向钢结硬质合金扩散。互溶区是材料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及显微硬度变化的过渡区。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为176~245 MPa,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与Q235钢基体之间形成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7.
钱刚  阮小江 《特殊钢》2007,28(2):39-40
生产实践表明,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α-相数量(级别)是影响2.625 t钢锭初轧坯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当钢中α-相超过2.5级[α-相含量(面积)=12%]时,钢坯表面质量急剧下降。当钢中C为0.08%(Cr+ 3.28Ti) /Ni≤2,钢锭均热温度≤1 270℃时,钢中α-相≤2.5级,可得到良好表面质量的轧坯。为获得较好的轧坯表面质量,应控制钢中Ti≤0.70%、电渣母材的Ti≤0.80%。  相似文献   

8.
选用AgSO.5Cu35.2Mn8.01Ni4.95Si0.380.1、Ag60.5Cu26.2Mn8.01Ni4.95Si0.380.1、AS65.5Cu21.2Mn8.0-Ni5Si0.380.1和AgT0.5Cu16.2Mn8.0Ni4.95Si0.380.1为钎焊料,对TA2钛与Q345R钢进行TIG-熔焊连接实验,结合光学显微观察、焊缝显微硬度分析及接头拉伸强度测试,研究了4种钎料对TA2钛与Q345R钢的钎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g65.5Cu21.2Mn8.0Ni5SiO.3130.1钎料的焊接质量最好,无论是钢侧还是钛侧都无裂纹产生,也无碳化物以及其他脆性化合物生成,且钎料与母材有明显互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Mo粉、Si粉、Ni粉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了MoNiSi/Ni3Si金属硅化物复合涂层,分析和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在Q235钢表面成功制备了以MoNiSi/Ni3Si为基体,以金属硅化物MoNiSi为增强相的复合涂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1 000HV,涂层耐磨性较基体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0.
化学成分和固溶温度对1Cr17Mn9Ni4N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1Crl7Mn9Ni4N钢固溶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钢的强度),研究了化学成分及固溶处理温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1125℃固溶处理后,该钢的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在标准成分范围内,随着镍、锰含量的增加,该钢的强度降低,塑性有所改善。氮明显提高该钢的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每增加0.01%的氮钢的室温强度可提高大约5MPa,且塑性基本上不受影响。当合金成分(质量分数,%)控制在C0.08—0.12、Crl6.5—17.5、Ni3.5—4.2、Mn8.0—9.0、N0.22—0.28时,1Crl7Mn9Ni4N钢经1050—1100℃固溶处理后强度较高、塑性好,室温强度σ0.2和σb可分别达到400MPa和800MPa。  相似文献   

11.
高塑性 Cr-Mn-Ni-Cu-N 奥氏体不锈钢 YGA201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采用200 kg非真空感应炉研制了成分(%)为:≤0.10C,5.0-9.5Mn,16.0-19.0Cr, 3.5~5.5Ni,1.0~2.0Cu,≤0.2N的奥氏体不锈钢YGA201。力学性能和腐蚀试验结果表明,YGA201不锈钢含1.0%-2.0%Cu,使其1 050℃固溶处理后的延伸率达60%,高于ASTM201不锈钢(延伸率44%),该钢热加工性能和1 mol/L H2SO4中的耐腐蚀性能与SUS304(18Cr-8Ni)不锈钢相当。  相似文献   

12.
以B4C粉、Ti粉和Fe粉末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出增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相组成,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相由α-Fe、颗粒状Ti C和Ti B构成,Ti C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上,涂层显微硬度高达700HV0.2,耐磨性能比Q235钢基体提高约6倍。  相似文献   

13.
利用S - 3400N扫描电镜和EDAX能谱仪对0Crl3Ni5Mo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电渣熔铸件拉伸断口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大型铸件内部裂纹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铸件轴心区域存在的大量气孔和非金属夹杂物偏聚是内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南非兰德堡市钢厂进行了这一研究,并试验生产了1mm厚的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所含合金的成分为,%、Cr17、Mn7,Ni2和Cu1~4。将它与普通不锈钢板进行了对照比较,普通不锈钢的合金成分为,%:Cr17Mn7、Ni4、Cu0.5。含Ni2%,不含铜的不锈钢板,其显微组织结构为奥氏体、马氏作和a一铁索体。纲中加入2/或更多的铜后,则可以避免产生马氏体组织,但它在热轧时容易产生边沿裂纹。铜虽然能很好地稳定奥氏体,但对奥氏体组织的产生与形成影响甚小。当钢中的铜含量增至3/时,并不能使钢中奥氏作相区范围扩展。这种不锈钢钻的含量为16.6/…  相似文献   

15.
利用JMS-840扫描电镜观察B30/A3、321/16MnR和T10/Q235等爆炸复合焊接界面的结合形貌和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结合形态分为“直接”、“连续熔化层”和“波形”,其中“波形”为典型的界面结合形态;结合界面附近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区域:基材组织区、基材受应力应变区、熔合区、复材受应力应变区和复材组织区。建议横断面优先于纵向和任意断面作为复合板界面结合形态观察的“主观察面”,或称“最佳观察面”;“正弦波”界面结合形态定义为检验爆炸复合工艺参数合理性的判据。  相似文献   

16.
《本钢技术》2005,(1):29-37
通过研究超细晶铁素体/渗碳体钢的良好韧性,人们发现钢的有效晶粒尺寸(dEFF)对其钢韧脆转变温度(DBTT)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一概念还可以应用于研究显微组织为:超细晶铁素体/渗碳体(Uf-F/C)、铁素体/珠光体(F/P)的钢中,对于经过淬火(Q)、淬火-回火(QT)的等低碳钢也适用。对于(Uf-F/C),F/P,Q和QT钢有效晶粒尺寸分别为8、20、100和25μm,  相似文献   

17.
《特殊钢》2017,(5)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9Ni低温钢(/%:0.049C,0.22Si,0.58Mn,0.0006S,0.0029P,9.16Ni,0.020Al,0.003Ti,0.003 0N,0.000 9O)在800℃冷却至500℃时间-t_(8/5)(6~100s)的热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金相法建立了试验钢的SHCCT(模拟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不同t8/5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冷却时间对原奥氏体晶粒尺寸、M-A组元含量、尺寸、数量和形状因子(M-A组元面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试样的显微组织由贝氏体(B)和马氏体(M)组成,其相对含量取决于冷却时间t_(8/5);随800℃至500℃(t_(8/5))冷却时间的增加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粒状贝氏体含量、M-A组元尺寸增加,同时M-A组元含量和面密度降低,有利于改进9Ni钢粗晶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8.
周保仓 《不锈》2005,(2):21-24
20世纪70年代,开发研制的最通用的双相不锈钢称之为2205的22Cr合金。2205双相不锈钢大约含22%Cr,5%Ni,3%Mo和0.16%N。在进行适当的退火后,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由大致50%的铁素体和50%的奥氏体组成。这种显微组织使这种钢在许多用途中不仅在强度,而且在耐腐蚀方面优于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但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粉末冶金低压烧结方法制备Ti(C_(0.7)N_(0.3))基金属陶瓷,结合SEM、EDS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粘结剂Co和Ni总量一定时,Co/(Co+Ni)比对Ti(C_(0.7)N_(0.3))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400℃低压烧结1 h后,Ti(C_(0.7)N_(0.3))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由黑色硬质相、灰色包覆相和白色粘结相组成。粘结剂总量固定20%(质量分数),当Co/(Co+Ni)比从0增大到0.6时,金属陶瓷抗弯强度逐渐增大到最大值2 210 MPa,后逐渐降低;硬度达到最大值92.1 HRA后趋于稳定,不再随Co/(Co+Ni)比增大而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郭晓军 《特钢技术》2000,8(4):33-36
长钢三厂试制的10Ni3MnCuAl(NAK80)塑料模具钢预硬化材,化学成分和显微纯洁度达到日本实物水平,冲击韧性同日本料有一定差距,预硬化硬度38-41HRC,同截面硬度差值≤3H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