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生产实践确证,无降液管喷旋脱硫塔具有压降低、塔板效率高、操作弹性宽等优良性能。此系当前较好的脱硫设备之一。 1980年8月,由郑州工学院化工系脱硫科研组所设计的ф900/ф1800×10866无降液管喷旋脱硫塔和自吸空气氧化再生装置在山东成武化肥厂投产。实现了单塔脱硫和自吸空气氧化再生。经半年的生产考验证明,效果显著,为降低系统阻力,提高产量、提高脱硫效率、保护变换和合成触媒、减小设备的腐蚀、保持化肥洁白和碳化母液无色、降低铜耗、广开煤源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脱硫塔的主要结  相似文献   

2.
在油气田井下作业中,防喷器等井控装置在现场安装好后需要进行试压,以验证其密封性和可靠性,目前井控装置和现场试压都是采用罐车拉水、泵车打压的方式,存在泵车、罐车不能及时调配至井场,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井下作业中,存在一口井多次拆装井控装置的情况,每拆装一次就要对井控装置试压一次,对于距离特车驻地比较远的井以及不同油田区块之间几个作业队同时需要井口装置试压时,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试压时泵车压力会迅速升高,存在安全风险。针对上述情况,研制出了防喷器试压装置,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应性强,便于携带。利用修井机自带的液压系统和气路系统为动力源,根据作业队需要随时可对井口防喷器进行试压,节省了泵车和罐车的运行费用,避免了等待泵车和罐车从特车驻地赶赴井场的时间,提高了修井作业的施工效率,减轻了现场施工人员连接泵车、罐车管线的劳动强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钻井现场圆井用长杆泵故障高的问题,研制一套圆井自吸装置,通过高速射流形成的局部真空,实现钻井液(高密度、高黏)回收、固井排污等功能。从圆井排污泵主题结构、链接管线、钻井现场供液源选择及具体操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付磊  张明强  朱永忠 《大氮肥》2021,44(5):306-309
通过简化尿素低压系统氨化操作及优化尿素高压线系统开车技术等工艺改进和设备改造措施,完全改变了以往操作规程,使现场操作更简便,系统控制更稳定,装置运行更经济,实现了尿素装置蒸发系统在线热洗液体的零排放,装置停车后的工艺冷凝液处理量明显降低,减少了环境排放.  相似文献   

5.
杨志 《山西化工》1996,(3):54-56
1 前言 小氮肥厂的铜液喷射器具有装置轻巧、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生产中它自吸铜液再生需用的空气,从而停开小空压机,达到节电的目的。在停用了空压机后,就杜绝了因压缩空气带油而造成的对铜液成份的污染。铜液由原来的空气鼓泡氧化,变成自吸空气氧化,减少了鼓泡过程中的氨和醋酸的损耗。  相似文献   

6.
翁学敏 《化肥工业》1993,20(6):36-39
七文分析了原铜液喷射器倒气、倒铜液、再生自吸空气量不够等事故原因,并据此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还指出,随着低变的广泛应用,变换气中CO%的下降,喷射器自吸空气量足足有余,大力推广此项节能技术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7.
往复压缩机是催化重整装置的关键设备,某催化重整装置氢气往复压缩机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如氢气带液、填料泄漏、设备停机等隐患,这些隐患严重威胁着机组的安全平稳运行.本文从工艺操作条件、设备结构缺陷等方面逐一分析隐患出现的原因,并从整个氢压机运行的系统环境考虑,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实施持续改进,如改变氢气系统的设备结构解决氢气带液...  相似文献   

8.
梁云鹤 《辽宁化工》2023,(3):376-379
因苯及芳烃类介质的高毒性,乙苯装置设计有一套地下污油回收系统,将涉及苯及芳烃类介质的机泵、换热器等低点位置退料至地下污油总线,并最终自压进入地下污油罐D607。再利用自吸机式离心泵P603将地下罐内污油输送至罐区。因隔膜自吸机内部隔膜易被苯介质腐蚀导致漏气和介质温度经常超设计温度等原因,机泵在启泵时经常出现抽空和不上量的情况。2021年将自吸机改造为负压吸水罐,对地下污油罐D607进行了相应改造。介绍了改造方案、投用操作和效果验证,并对负压吸水罐容积外形进行了核算。  相似文献   

9.
论述液封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介绍江苏瑞和化肥有限公司磷铵、硫酸装置中液封设备设置的改进和操作情况 ,可供同类生产装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因硫磺供应紧张用300 kt/a硫磺制酸装置的1台空气风机供2套硫磺制酸装置运行情况。简述了200 kt/a制酸装置保温方法和300 kt/a硫磺制酸装置的操作。从原料硫磺的管理、液硫的精制、液硫中杂质的控制和液硫过滤机分布孔防堵塞(快速熔硫槽及粗硫槽滤框)等4个方面给出了液硫精制、焚硫、转化等工序的生产管理及工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