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峰涛 《铝镁通讯》2006,(3):50-51,47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内部设备润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引用TPM管理理念,强化企业内部设备润滑管理工作。落实设备润滑的“五定”、“三过滤”原则。实施设备润滑目视管理,改善设备的润滑状况,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追求设备“零故障”。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经常能看到、听到不少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突破单位历史最好水平的喜讯,这说明一些企业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企业管理都有了进步,值得庆贺。但是,我们在“纵向比,有进步”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另一种现象,就是“横向比,有差距”。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比”的标准问题,也就是要“比什么”、“怎样比”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纵向比”,这反映了企业成长的轨迹。但是,对不少企业来说,这种上升的曲线是建立在过去相对落后基础上的。有的企业领导说得好:这几年的进步只不过是还了旧帐,是实现了本该几年前…  相似文献   

3.
产品就是人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推行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上,我们要破除“产品质量好坏与我无关”的旧观念,树立“产品就是人品”的新观念。所谓产品就是人品,是指企业内部的职业道德,是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责任心,生产技能、产品质量、信誉和售后服务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任何单位或部门中的机构均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单位中的职工;其二是由企业中单位或部门的目的、性质、任务或设备、工艺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由“事”所构成的人的工作岗位。“人”和“岗位”是构成企业任何机构的两大要素。有“人”投有“岗位”不行,有“岗位”没有“人”也不行。企业中的职工构成状况我们称之为职工结构,企业中不同功能的岗位构成状况我们称之为岗位结构。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这就决定了企业行为必定由一连串的“动作”所构成;市场风云变幻,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工序、各工艺路线的衔接和协调更是异常繁杂,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我们在肯定实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通篇贯穿着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光辉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结合本企业实际来理解报告中这段话,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是国有企业生存的必然途径;努力改善经营状况,指明了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企业必须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冶钢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杨秀海 《甘肃冶金》2003,25(4):59-61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必须加强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之一 ,是建立科技型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提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就勘察设计单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论述。首先要了解内部控制管理应达到的标准 ,其次要解决好授权的“度”、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提高规范控制程度和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等问题 ,最后还要协调和处理好内部控制制度中“控”与“被控”、“面”与“点”及“控制”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升级”漫议杨虹,曾广杰1991年,当企业升级在全国停止之时,作为在企业工作的管理工作者们,多数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主要是觉得经过几年努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企业内部升级”管理运行机制,假如由于国家停止企业升级评审而一笔勾销,着实有点太可...  相似文献   

9.
冗员多、效率低是长期困扰大多数国有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疾,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困难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从1998年开始结合减员增效工作,在企业内部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员工业绩尾数淘汰法”(以下简称尾数淘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邯钢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现状,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强化投资计划管理,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化产品结构为方向,按照“量力而行,梯度发展,滚动前进”的发展战略制定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以“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优化选择技改项目,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停顿地对原有的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在项目实施进程中引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机制,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承包责任制,保证了项目投资不超计划,实现了以较少的投人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八五”期间,公司主要产品钢、铁、商品坯材的产量实现了翻番,钢…  相似文献   

11.
国资委近日召开中央企业“走出去”会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审计署等相关部门相关领导均参加了会议。据参会央企内部人士介绍,这是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召开的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会议。会议重点是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上,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加快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杭钢在实施信息化建设前,大部分传统生产工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较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较为落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部门、单位各自为政,信息“孤岛”较多,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高速公路”还未建成:缺乏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未普及:企业的外部信息缺乏有效、可靠、安全的交流手段;缺乏总体规划,没有统一部署,难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等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需要处理好工资投入产出与生活保障的关系、岗位和技能工资水平与年功工资的关系、工资改革与劳动管理的关系。同时,应完善现行工资分配制度与内部分配体系,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继武 《甘肃冶金》2006,28(3):179-181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和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两大主要问题,是由于双元控制主体矛盾、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陋习仍在延续、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必须从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以“协调”作为双元控制主体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以“约束+激励”作为引导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培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炼内功全面发展创辉煌江苏萃隆铜业集团公司近下来,我们坚持“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从严考核”的三严治企方针,树立以优质产品创名牌,精细管理增效益的观念,在企业内部展开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活动,经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使企业管理不断深化,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16.
许多企业到福建三钢考察交流时,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些企业在力争三年脱困时,三钢却在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在减员增效时,三钢却无一人下岗,又取得这么好的效益?我们认为,三钢集团公司近几年来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进而向“能本管理”过渡,将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贯穿始终,深入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一、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开竞争、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1.人事分权制度为使内部机构和管理人员职数适应企业发展,1996年三钢开始实行管理人员分级管理试点,严格…  相似文献   

17.
淮阴市冶金公司自1992年初开始学邯钢,加大成本(利税)考核力度,四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全公司计创利税1.96亿元,是建厂22年利税总和的近19倍;而在实现的1.96亿元利税里,有近0.6亿元是通过强化管理“挤”出来的。实践使找们感到:在联合企业内部,推“墙”入“海”模拟市场核算,将职工的收入与效益、成本紧密挂钩,并严格实行“成本否决”,是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我公司实行成本“否决”管理的具体做法:1.建立健全经济核算体系根据公司内部各单位生产经…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行业要重点抓好下面几项工作: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奠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思想基础;第二,增产适销产品,积极占有国内外市场;第三,以财务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决策管理为重点,强化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第四,抓好技术改造,合力推动企业走依靠科技发展的道路;第五,加快企业改革,“搞好大企业,放活小企业”;(1)扎扎实实地搞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2)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搞好大企业、放活小企业”,推进资产流动和结构优化;(3)抓好企业内部改革。第六,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要了解市场、把握商情,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自己专门的信息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形成有效的信息网络,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引导系统”。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试论企业岗位结构及其特点(一),(二)”(注)中对企业的岗位结构及其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本文我们将讨论企业中的职工结构。所谓企业中的职工结构,是指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