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匹纸宋代纸名。宋.陶穀(903-970)《清异录》载:"先君子蓄纸百幅,长如一匹绢,谓之鄱阳百"。明.文震亨(1585-1645)《长物志》称:"宋代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有彩色粉笺及藤白、鹄白、蚕茧等纸。""匹纸"是指纸面尺寸较大者,与"皮纸"  相似文献   

2.
正凤翔书画纸现代手工纸纸名。以废麻为主要原料抄制的、供中国图画和书法使用的手工纸之一,原产于陕西省凤翔县,因地得名。凤翔书画纸原名白麻纸,因从前多以收购来的旧烂麻绳头、破麻片、废麻鞋等制纸,又因每百张纸重一斤,又称"百斤纸"。1982年接上级部门的指示改为现名。凤翔书画纸的特点是,外观不如皮纸和竹纸那般平滑、细腻。但  相似文献   

3.
正◆网纸汉代纸名。东汉.班固(32~92)、班昭(约45~117)、刘珍(?~126)、蔡邕(133~192)等多个作者集体编纂的《东观汉记》中称:"蔡伦典尚方用木皮为纸,名穀纸(简化字为谷纸);故鱼网为纸,名网纸。"东汉时,因编织鱼网的原料是麻,故用废旧的鱼网做成的网纸,实际上是麻纸。◆麻纸汉代纸名。自汉代以来,凡是用麻纤维为原料抄造而成的纸,统称麻纸。魏.董巴(生卒不详)《大汉舆服志》称:"东京(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有蔡侯纸,用故麻曰  相似文献   

4.
正乾隆仿雨雪笺清代纸名。乾隆时期,纸坊或纸铺加工的纸种之一。就是在竹纸原纸上洒下不同大小的金粒,品质一般。参阅乾隆仿冰梅笺条目。乾隆仿侧理纸清代纸名,为乾隆年间仿古代的一种名纸。传世并有乾隆咏侧理纸诗(共有三首),其形为筒状,故又称筒子纸。中无接缝,纸上帘纹呈斜向。其制法用一种筒状之纸帘以特殊方法所抄造而成,但与记载晋代用水苔所制之侧理纸名同实异。据报道,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乾隆仿造其纸品有多种,具体情况待定。  相似文献   

5.
正生纸唐代纸名。(1)古时,唐、宋代人用纸十分讲究,有所谓生纸、熟纸之分。生纸即未经加工(涂蜡或加色等)的原抄纸,一般作丧事、厕事之用。(2)后来,生纸是指尚未完全干透的纸,或指印刷前调湿不完全的纸。生宣唐代纸名。从纸槽中捞出、干燥后不加任何加工的宣纸。换言之,生宣即日常通称的宣纸。参阅宣纸条目。赤纸唐代纸名。《诸宫旧事》中称:"皇太子初拜,给赤纸……各一百。"它是将麻纸  相似文献   

6.
正金花纸唐代纸名。当时制造的一种在色纸上加工饰有金片或金粉之纸,名曰金花纸(如饰银称为银花纸);又名冷金纸、洒金纸。唐.李肇(813-821年)《翰林志》云:"凡将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笺。"北宋.米芾(1051-1107年)《书史》云:"王羲之《玉润帖》是唐人冷金纸上双钩摹。"1973年在新疆出土阿斯塔那高昌时期(500-  相似文献   

7.
正桃花纸晋代纸名。据唐.徐坚(660-729)撰《初学记.卷二十一》引自《桓玄伪事》:"诏命平淮,作青赤缥绿桃花纸,使极精,令速作之。"唐.冯贽(约904年前后在世)《云仙杂记.卷二》载:"杨炎在中书,后阁糊窗,用桃花纸,涂以冰油,取其明甚。"一般窗纸要求韧性好和强度高,推论此纸的原料为楮皮,可经过颜料、冰油(低温下结冰的油)加工而成。后来,宋、元、明、清代又传承制造,尤以浙江温州地区生产的品质上乘。有用它作书画衬纸,或扎风筝用纸。  相似文献   

8.
<正>第四章宋代纸名云纸宋代纸名。宋·欧阳修(1007-1072)《答李秀才启》:“溢云纸以摛思,掞春华而发藻。”元·文学家马祖常(1279-1338)《送华山隐之宗阳宫》诗:“洞箫吹道曲,云纸写鱼歌。”此纸为有云状花纹之笺纸,幅面较小,品质较佳。疑似藤纸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土纸(1)晋代纸名,晋代称稻麦秆制作的粗纸,名曰土纸,日常作为杂用;(2)后来,有的地区把土纸作为厕所用纸的简称;(3)近代把手工纸通称土纸,系相对于机制纸(叫做"洋纸")而言。图12。◆卵纸晋代纸名。又名鱼卵纸、卵品,此纸光滑如镜面,笔至上多退非善书者不敢用。参阅鱼卵纸条目。◆苔笺晋代纸名。即采用海苔(水苔)和其他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的纸。参阅侧理纸条目。  相似文献   

10.
<正>麦光纸宋代纸名。据《方舆胜览》称:"歙、绩溪界有地名龙须,出佳纸,有麦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明.王逢(生卒不详)《梧溪集》云:"忧君尚有疏,傥寄麦光笺。"安徽地区素以出产优质皮纸著称,而麦光纸者,大约是形容该纸纸面光滑,宛如麦秆一般坚挺,润笔自如。连二纸宋代纸名。《蜀笺谱》载:"凡纸皆有连二、连三、连四笺。又有青白笺,背青面白。有学士笺,长不满尺。小学士笺又半之。"此纸系由在竹帘的中央缝一根长形布条;捞纸时布条把全幅湿纸页分隔为两部分,成为相连的两张;干燥后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棉纸清代纸名。又称云南皮纸。它是云南地区生产的一种手工纸,其原料是构树皮,产地为鹤庆县、腾冲县等地。其中鹤庆纸的厚度比一般手工纸大三倍,韧性强,不易破损,经久耐用。故有"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棉纸誉云南"之说。云南棉纸因纸白如棉,吸水性好,既可用来书写,也可用于印刷,故云南地区多以此纸来印刷民间使用的历书、经书、家谱等。凤翔麻纸清代纸名。利用凤翔县及周边地区收集来的旧废麻制品(如破布、乱麻绳、  相似文献   

12.
正坊纸近代手工纸纸名。过去,对农村自建家庭手工造纸、独自经营的"个体户"(小生产单位),呼之为"作坊",或者纸坊,把抄造的纸也叫做坊纸。旧时有的乡村,农忙时种地,农闲期造纸。原料(农作物的剩留物)不定,纸品常变,数量甚少,江西纸农口头上常讲做"坊纸",混点钱用。民间有俗话说:"三年只睡两年床,两年要吃三年粮,五年脑壳撞上。"由此说明:一是搞坊纸工作十分辛苦;二是生产成本较高;三是销售市场不好,很难赚钱。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连史纸明代纸名。原名叫"连四纸"或"连泗纸",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二人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经过多年研制,而其弟技高一筹,精工抄造而成,故打出"连姓老四纸"之商品,简称"连四纸"而得名。后来此纸由福建传到江西,口耳相传误为连史纸。鉴于连史一名较连四更雅,于是便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14.
<正>斗方(纸)明代纸名。明·文震亨(1585—1644)《长物志》卷七称:"堂中宜挂大幅横披,斋宜小景花鸟。若单条、扇面、斗方、挂屏之类,俱不雅观。"又,清·吴敬梓(1701—1754)《儒林外史》第八回:"蘧(qu,音渠)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所谓斗方,原是指一尺或二尺见方的书画幅页,约为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在民间年画和装裱业常把此尺寸和形式称  相似文献   

15.
正谭笺明代纸名,又称谈笺、松江谭笺,误为潭笺。产于江苏省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县)。《江南志.松江府》载:"谈笺有数种,惟玉版、王兰、镜面、宫笺为最"。明.陈眉公(1558-1639)题云:"吾乡谈仲和(生卒不详)笺,捣染有秘法。盖其祖侍郎谈彝(庵公)伦得之内府。其孙悟亭授之仲和者,也研妙精洁,在古密香、水翼之上。董元宰谓其润而绵,又下笔莹而不滑,能如人意之所致。"又,明.张应文(约1524-1585)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日报2016-12-16报道:日前,在富阳大源镇大同村逸古斋,中国科技大学手工纸研究所富阳竹纸研发基地挂牌成立,为富阳生产精细化、多样化的竹纸提供科技支撑。富阳以嫩竹为原料生产的"赤亭纸"和"小井纸",南宋时被朝廷列为锦夹奏章和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7.
刘仁庆 《天津造纸》2006,28(3):46-48
一、解题 本文所论及的范围,中国纸名限于传统的手工纸,外国的纸名划定为欧洲。亚、非、美、澳等洲的各种纸名除外。由于题目的中心是:纸名,其他不讨论。因此,可能有点“以偏盖全”、“挂一漏万”的意味。再者,又因涉及到英文与汉语的翻译,本人布衣草民,才疏学浅,未曾“出国留洋”,难免舛误多多,敬希读者诸君见谅、指正。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2日,福建晋江凤竹纸品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凤竹(漳州)纸业有限公司二期生活用纸项目顺利投产。本次投产的是一台宝拓新月型生活用纸纸机,纸机型号是BC1300-2850,设计幅宽2850 mm,设计车速1300 m/min,年产能达1.68万t。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汉代蔡伦发明以破布、麻类等原料造纸之后,早在晋代就有竹子制造竹纸的记载。(又有人认为,竹纸始于唐代(中唐)即九世纪初之韶州,十世纪竹纸质量尚不佳,十一世纪文人用之。)到了宋朝,竹纸已在江南十分盛行,并逐渐取代了藤纸的地位。到了元、明时代,竹材造纸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操作方法。明朝崇祯年间出版的《天工开物》  相似文献   

20.
正竹子速生高产,纤维素含量高,十分适于作造纸原料。竹材纤维化利用是一个重大方向,目前竹纸品、竹纺织品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竹资源在造纸领域的利用程度、产业结构、配套技术及创新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开拓,竹浆及竹纸制品品质有待继续提高。经中国竹产业协会组织专家研究,纸品、纺织品竹纤维制造技术也是中国竹产业"十四五"发展重点关注领域,其中提到,功能性竹浆、竹纸制品等竹纤维产品的开发利用,"十四五"应该重点关注。1.竹浆纸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