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6月10日,国家住建部下发文件,原则同意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双城)综合试点。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做出了工作部署。2016年11月,出版发行了由三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的《三亚"双修"研究》。2016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总结了全面开展"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8月,郑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未来几年将着力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等5大生态系统建设,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近期拟实施2017~2019年3年行动计划;中远期2020~2030年,将系统性开展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全面工作。构建森林生态系统。在北部沿黄生态区、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和东部平原生态区,营造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  相似文献   

3.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旨在解决"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在"城市双修"理念下,传统河道整治的外延和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四川营山县结合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在河道整治工作中提出水体治理和修复、沿岸功能提升两大类规划策略,通过截污纳管、补水保水、护岸设计、海绵设施布局等措施,将河道整治与城市更新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以期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自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文件中出现之后,已成为城市规划业界的"热词"。但针对这两个可以说是自上而下推出的专业用语,似乎还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科学定义,"城市双修"的思想理念、工作方法与实践边界等都还相当模糊。在一些地方常常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有机更新等概念混为一谈,一些城市的"双修"工作,似乎与过去开展的历史街区保护、城市更新、社区规划等并没有多少区别,还有的地方甚至将拆违等环境整治、市容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潜江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生态修复、城市修复(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潜江市抢抓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围绕"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的战略定位,通过打造城乡建设"三大亮点片区"和深化"城市双修"工作,在浴火重生中走出了一条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之路。潜江市住建委发挥综合统筹建设作用,牢固树立"城市建设人民说了算"的工作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利益点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水体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以武汉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水系综合治理为例,在水体现状分析评估基础上,结合"城市双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注重水体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提出了改善水环境、强化水安全、提升水生态、塑造水活力的水体修复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地区水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从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7年8月,郑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未来几年将着力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等五大生态系统建设,让城市更美丽、更宜居。近期拟实施2017~2019年3年行动计划;中远期2020~2030年,将系统性开展生态修  相似文献   

8.
2016年12月28日,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同时做好"林"和"水"两篇文章。至2020年底,县级市20%以上、县城10%以上建成区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宜阳为百城提升重点县城,要求推进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核心是实施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城区防护绿地。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余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人口涌入了30 50%城市。但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破坏。经济的增长、城市的发展,是否无可回避地要经历"大拆大建"城市病的阵痛?是不是一定要以割裂历史的脉络、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制订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相似文献   

10.
<正>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部署,坚持尊重自然、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南部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区、城市泉水景观生态功能区、沿河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北部平原水网生态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水源连通、水源涵养、水源置换、截污治污、景观提升、湿地保护和修复等工程全面开展。"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将19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洛阳名列其中。这预示着洛阳市将在未来两年内,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相关工作,在多个方面探索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有人曾将水井比作城市的眼睛,在自来水时代之前,如果没有水井,不仅居民不能生活,城市也没了灵气。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水井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损坏,许多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古井,甚至被填埋在高楼大厦和民居之下而永远消失了。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在洛阳城乡有过上万口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井,但现在已有很  相似文献   

12.
<正>当"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上升为城市主旋律,这意味着被破坏的山体需重现绿色,再现飘逸的流线;被破坏的海岸需重拾沙滩,让海岸线变得自然;被破坏的河流需"深度整容",让河岸线重回生态。素有"江汉明珠"美誉的仙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经济总量自1991年以来长期位居湖北省县市第一位,站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亚洲体操之乡、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的"风口",仙桃一次次思量,如何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潘军峰厅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全面实行河长制,加快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是2017年全省水利工作的重点,现就这两项工作做以下安排。一、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面临的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并不多。早期城市建设、河湖治理因大量采取硬化措施使得城市雨水资源不能自然净化、收集利用而白白流失,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水环境。近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全社会重视,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绵城市理念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标志。许多专家学者在理论上作了深入探讨。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住建部先后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提出"城市双修"  相似文献   

15.
徐邦斌  杨朝晖 《治淮》2013,(4):46-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新的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2013年1月,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6.
<正>水是生命之源。《易经》云"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无论是鸿蒙初辟、筚路蓝缕的远古时期,还是在科技昌明、经济繁荣的现代社会,人类均执着于寻求和谐的人水相处之道。2013年,水利部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修复各方面和水利工作的各环节,并分两批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2017年,水利部开展了第一批45个城市建设试点的技术评估和行政验收,我参加了江苏、浙江、山东、上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2日,水利部印发《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河流生态修复指导意见》的通知,用于科学合理确定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河流生态修复目标,指导生态修复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意见》指出,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和"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应充分调查因农村水电开发导致的减脱水河段生态变化状况,科学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及下泄措施,为河流生态功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对于农村水电站在保障河道生态流量下泄后,河  相似文献   

18.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北京市一直高度重视永定河生态治理工作,尤其是最近四年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引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首都水环境建设的"一号工程"和"重头戏"来抓. 2017年,京津冀晋四省(直辖市)全面启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在工程建设、生态补水、机制创新等...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水资源禀赋优越,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国家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系统推进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重新审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定位,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打造为生态修复空间、市民休闲游憩地、生态文明教育与环保社会实践基地;全面提升江西省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充分发挥景区生态净化、观光游憩及公众教育等综合功能,对促进江西省水利风景区从"规模化"向"质量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城市副中心将建成"大运河文化带"和"运河生态文明带",运河再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承担新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北运河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