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抑制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全身麻醉开胸手术行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达克罗宁组(A 组)于插管前在双腔气管导管前20 cm 处均匀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石蜡油组(B 组)于插管前相同位置涂抹等量石蜡油。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双腔气管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T2)、5 min(T3),拔管前(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 min(T6)、5 min(T7)时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观察术后第3天患者咽喉部并发症(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术中失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2组 T1时的 HR、SBP、DBP 及 NE 水平与 T0比较均显著升高(均 P <0.05);A 组 T2—T7时各项指标与 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B 组 T2—T7时的 HR、SBP、DBP 及 NE 与 T0及 A 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 P <0.05)。A 组术后发生咽部疼痛8例、声音嘶哑3例;B 组发生咽部疼痛17例,声音嘶哑8例,B 组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高于 A 组(P <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有利于维持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3):57-58
目的:探讨可视气管导管用于颈部外伤手术插管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6例颈部外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采用可视气管导管插管,对照采用普通型加强导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插管并发症和导管置入后通气效果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插管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置入导管后通气效果良好。两组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气管导管用于颈部外伤手术插管效果满意,有助于提高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9):53-56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视频气管插管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本院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176例,按信封法将其分为A组(n=88)和B组(n=88)。A组在全麻下行UE可视喉镜视频气管插管,B组全麻下行Macintosh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暴露声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缩短,插管成功率提高,同期血浆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前比较,两组插管后1、3、5 min的血浆Cor、CRP、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前后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视频气管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9):47-50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插管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需采取紧急插管方式的急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HC可视喉镜;对照组采用普通光纤喉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声门暴露时间、暴露声门成功率、插管1次成功率、插管次数、插管时间等,以及两组在插管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插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声门暴露成功率1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声门暴露时间及插管时间分别为(4.13±5.27)s和(28.89±6.03)s,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6±6.19)s和(54.46±5.79)s,且插管1次成功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0%,插管后3 min的血氧饱和度(83.14±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7.48)%,而观察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 min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9/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HC可视喉镜能够提高插管1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并能够快速改善患者氧合,提高抢救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9):26-27
目的:观察比较外科手术患者分别使用普通喉镜、可视喉镜、可视喉镜+便携视频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随机选取48例全麻病例,按照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普通喉镜组(G组)、可视喉镜组(V组)和可视喉镜+便携视频组(PV组),每组各16例,常规全麻诱导后、分别运用普通喉镜、可视喉镜、可视喉镜+便携视频气管插管,在三个时刻(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计算MAP值,观察有无喉痉挛发生,术后1 d回访患者,观察是否发生插管不良反应(牙齿损伤、黏膜出血、声音嘶哑、咽痛)。结果:三组比较,PV组和V组的插管时间均较G组明显缩短,且插管后并发症均较G组也明显减少,且PV组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刺激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的影响,PV组较V组和G组明显减低(P<0.05),V组较G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较普通喉镜,可视喉镜使用操作时,患者舒适平卧位,操作者在较普通喉镜下距患者更远的距离,即可在充分可视条件下顺利成功完成插管,明显减轻用力插管动作对患者咽喉部的刺激伤害,提升患者麻醉后体验满意度,减轻气管内插管系列操作对患者咽喉刺激造成的一过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6)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手术治疗的88例重症需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7例患者在可视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可视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光纤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常规组),对比使用两种喉镜下的插管效果差异。结果可视组患者的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可视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89.36%显著的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5.85%(P<0.05);可视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10.64%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6.83%(P<0.05)。结论可视喉镜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30-32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插管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潮州市人民医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试验组采用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前与行气管插管即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插管相关指标: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以及插管总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身麻醉诱导前,两组HR、SBP和DBP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气管插管即刻,试验组患者的HR、SBP和DBP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插管次数、声门暴露时间以及插管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能有效降低因插管刺激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且具有一定的开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152-155
目的:观察HC可视喉镜在重症清醒危重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清醒危重患者78例。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喉镜组)和观察组(HC可视喉镜组),各39例。比较两组的暴露声门时间、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声门暴露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暴露声门时间及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及声门暴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2 min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可视喉镜在重症清醒危重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邹良亮  彭德良 《矿产勘查》2016,(4):34-36,90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在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根据使用喉镜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可视喉镜组34例和普通喉镜组26例。患者静脉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比较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喉镜进入口腔至拔出气管内导丝后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皮质醇(Cor)、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可视喉镜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普通喉镜组,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喉镜组(均P<0.05)。可视喉镜组的血清皮质醇(Cor)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普通喉镜组(P<0.05)。结论可视喉镜较普通喉镜在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气管插管中应用可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减轻应激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74-75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30例,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30例。麻醉诱导后,在胸腔镜下DLT组和BB组分别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B组比较,DLT组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长,肺萎陷评分高,术后总的并发症、声嘶和喉痛发生率低(P<0.05),但是两组拔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相似,在适应证下建议首选支气管堵塞管。  相似文献   

11.
排水管道的内窥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排水管网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及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技术。管道内窥检测可分为排水管道功能性检测和排水管道结构性检测。通过排水管网内窥检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道路的隐患,为科学管理排水管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张学康  潘小玲 《矿产勘查》2010,(5):56-58,61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与复合氯胺酮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特点。方法 60例择期烧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按序贯实验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用安定和氯胺酮,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和氯胺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用鼻导管给氧;B组麻醉诱导用安定、阿曲库铵、丙泊酚、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观察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45 min、术毕5 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毕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A组MAP明显增高(P〈0.05),而B组MAP显著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A组SpO2明显下降(P〈0.05),而B组SpO2稍有增高(但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1);A组术中易发生躁动、谵妄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麻醉用于烧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苏醒及时,不良反应少,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且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准备拔除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行2min及30min自主呼吸试验均为阴性,观察组微量泵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1,注射时间为10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注射时间为10min。2组均在用药后10min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面罩给氧10min,再转为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4-6L·min-1。观察2组患者拔管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min(T2)、拔管后30min(T3)及拔管后1h(T4)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的变化,并统计24h内拔管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T1、T2、T3及T4的MAP、HR、RR及SpO2均高于T0(均P〈0.05)。观察组T1、T2、T3的MAP、HR、RR均低于对照组,SpO2及T3、T4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24h内拔管成功率为86.7%,观察组24h内拔管成功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使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抑制拔管反应,保持拔管前后呼吸和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用于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无异常手术麻醉史,心电图、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10 min泵注完;对照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诱导用药均为咪唑安定0.1 mg.kg-1、芬太尼4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及依托咪酯0.3 mg.kg-1。对2组给药前、给药后、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插管时、插管后1 min的BP、HR与给药前、给药后、插管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右美托咪啶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右美托咪啶组的HR在给药后、插管前,插管后3、5 min较给药前明显下降(均P〈0.01)。右美托咪啶组有1例患者给药后出现显著的心动过缓,经给予阿托品0.5 mg后恢复至正常。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占学书  张小斌  纪刚  张将 《矿产勘查》2010,(7):31-32,41
目的探讨经左侧磨牙途径小导管进行困难插管的应用。方法对120例无法运用经典正中置入喉镜完成插管的患者,及时采用左侧磨牙途径小导管进行再次进行插管。结果 120例中一次成功60例(50.0%),换用更小号导管完成插管者57例(47.5%),使用纤支镜完成插管者3例(2.5%)。结论喉镜经左侧磨牙途径暴露声门,同时配合使用小号导管,可提高困难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东省佛山市3~7岁支气管哮喘患儿与其气质的关系。方法对6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113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采用Carry 3~7岁儿童气质问卷(behavioral style questionnaire,BSQ)进行气质维度评分,并根据各气质维度的得分情况对2组进行气质类型测评。结果哮喘组在气质维度中的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评分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ID型、D型、S型所占比例较高,IE型和E型所占比例较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气质类型分布和气质部分维度与正常儿童有明显差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时应考虑其个体气质特征,并给予适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钟钿  罗雅玲  董利民 《矿产勘查》2010,(8):48-51,54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NIPPV)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n=20)予以氧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n=20)在氧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NIPPV支持,应用美国STAR330型无创呼吸机,经面罩或鼻罩无创通气,采用S/T(自主呼吸/时间切换),压力支持(PSV)+呼吸末正压(PEEP)。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h,第4天的血气分析指标(pH、PaCO2、PaO2、SaO2)的变化,治疗前后的最高峰流速(PEF)的改变及2组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PEF值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早期应用NIPPV是有效的,但还需要大样本及更多的观察指标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无创通气1~3h后病情无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尽早改用有创机械通气,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加中鼻甲成形术治疗鼻睫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鼻睫神经痛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使鼻中隔居中,异常中鼻甲予中鼻甲成形重建,增宽嗅裂间距,恢复正常鼻道空间结构。结果术后随访3~16个月,治愈18例(56.2%),显效9例(28.1%),有效3例(9.4%),无效2例(6.3%);术后复发2例(6.3%)。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加中鼻甲成形术,使嗅裂间距增宽,避免局部压迫,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discectomy,PT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 PTED术,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 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97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42 mL。术后5例患者出现患肢痛觉过敏现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1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的 VAS及 ODI评分与术前1 d相比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 Macnab评定: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PTED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