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Planning》2019,(8):1709-1714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3只。采用经典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TTC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坏死情况,TUNEL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2 h再灌注48 h后,实验组脑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灶,各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caspase-3、caspase-1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GRP78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当归合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缓解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组注射依达拉奉3 mg.kg-1,每隔12 h重复一次,直至相应时点;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术后6、24、48、72、120 h 5个时点分别取样检测脊髓组织含水量及丙二醛(MDA)的含量;TUNEL法检测各组脊髓中的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脊髓组织Bcl-2基因表达。结果治疗组各时点脊髓组织含水量、MDA含量及细胞凋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脊髓组织MDA含量,减轻脊髓水肿,上调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损伤,从而达到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8)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每组各10只。黄芪多糖干预组在建模前,每天给予黄芪多糖450 mg/kg灌胃,连续用药10 d,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以相同方式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与黄芪多糖干预组建模,假手术组只分离不建模,48 h后肾动脉采血,立即处死大鼠并取肾脏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的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Bax和Bcl-2蛋白含量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UN、Cr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干预组大鼠血清BUN和Cr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干预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脏Bax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干预组大鼠肾脏Bax表达明显降低,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黄芪多糖预处理具有减轻肾脏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蛋白表达,以及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5):31-35
目的: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检测脑组织中MMP-2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探讨MMP-2和P53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出血后12h、24h、48h、3d、5d共5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各12只大鼠。各组标本分别检测MMP-2及P53蛋白在海马CA1区的表达水平,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海马CA1区MMP-2、P53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数较假手术组均有增高,以24、48h组更为显著。结论:MMP-2和P53蛋白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多,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两者与早期脑损伤关系密切,可能与MMP-2降解细胞外间质,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P53蛋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23):50-53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40只,SPF级,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30只)以及假手术组(10只)。采用线栓阻塞脑中动脉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实验采用改良神经评分法(m NSS)来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使用电针干预七天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Caspase-3、Bcl-2、Bax蛋白及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电针干预7 d后,与模型组相比,在第5、7天电针组可显著提高大鼠神经行为功能(P<0.05,P<0.01)。电针干预7 d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cl-2表达上调,Caspase-3、Bax表达下调。结论:电针可提高Bcl-2的表达、降低Caspase-3、Bax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0):1397-1399
目的:观察灵芪胶囊对直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相关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灵芪胶囊含药血清根据浓度不同分为灵芪胶囊高剂量组、灵芪胶囊中剂量组、灵芪胶囊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将对数生长期的lovo细胞培养至细胞贴壁后,分别放入相应的含药血清,48 h后收集细胞,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Caspase3的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高,阳性对照组和灵芪胶囊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小于空白对照组,其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灵芪胶囊中剂量组、灵芪胶囊低剂量组Caspase3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条件下,灵芪胶囊对lovo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使细胞凋亡发生。灵芪胶囊导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623-626
目的:分析三七粉对深静脉血栓模型大鼠的术后凝血功能紊乱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三七粉防治深静脉血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粉组,除正常对照组6只外,其余每组各30只。对照组麻醉后处死,假手术组只游离下腔静脉,模型组、三七粉组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又按术后3 h、6 h、12 h、24 h、48 h共5个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6只,分别对5个时间点各个亚组大鼠抽取腹主动脉血液,ELISA测定大鼠血液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水平。结果:假手术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IL-6、IL-8水平在手术后有一个快而短的升高趋势,在术后3 h时达到高峰,而后迅速回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在造模后3~24 h逐渐升高且各时间段亚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粉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同时段各个亚组的指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七粉能够有效缓解大鼠血液的高凝状态,并能减轻相关的全身炎性反应,进而延缓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收集病变的升主动脉中膜组织标本为主动脉夹层组;收集同期在本院行尸检且无手术史、大血管病变史的升主动脉壁内组织标本18份为对照组;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MA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外建立MAD1基因高表达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模型,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主动脉夹层中MA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均逐渐增加,转染48 h、72 h后MAD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情况低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1)。转染48 h后,MAD1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1)。MAD1过表达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MAD1过表达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激活细胞外凋亡途径和细胞内凋亡途径来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细胞凋亡,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目的应用蛋白芯片技术筛选针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方法 SD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点组(均取穴左侧旁开0.3 cm的非经非穴点)、针刺穴位组(针刺大椎、百会、人中),每组10只,各组大鼠6次处理后取左侧海马脑组织,采用720磷酸化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处理后的脑组织细胞信号蛋白磷酸化的变化,然后筛选各组上调、下调显著(磷酸化水平变化上调≥1.5倍,下调≤0.67倍)且与凋亡相关的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上调≥1.5倍与凋亡相关的蛋白8种,下调≤0.67倍的蛋白4种;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点组上调≥1.5倍与凋亡相关的蛋白5个,下调≤0.67倍的蛋白8个;穴位组上调≥1.5倍与凋亡相关的蛋白2个,下调≤0.67倍的蛋白11个,其中下调模型组中上调的蛋白3种。结论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CIRI大鼠通过调整多个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变化抑制凋亡实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2138-2143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对急性盆腔炎模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五味消毒饮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通过注射感染菌液制作急性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第5天,五味消毒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五味消毒饮16 g·kg~(-1)、8 g·kg~(-1)、4 g·kg~(-1)剂量进行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片,剂量为0.2 g·kg~(-1)。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5 mL灌胃,所有大鼠每天均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末次给药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JAK2/STAT3蛋白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8、CRP比较其他组,含量明显增高(P<0.05);子宫组织中p-JAK2、p-STAT3、SOCS1和PIAS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子宫明显充血肿胀并伴宫腔积水,与周围结缔组织粘连不可分,子宫膜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微绒毛显著减少,胞核变形,染色质边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五味消毒饮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子宫膜细胞微观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外周血中TNF-α、IL-8、CRP含量降低(P<0.05);子宫组织中p-JAK2、p-STAT3和PIAS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五味消毒饮各剂量组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可通过有效抑制急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性因子表达,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急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卉芳  潘发福  刘曾旭  刘德明 《矿产勘查》2010,(12):38-40,44,F0003
目的观察用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对比目鱼肌凋亡相关蛋白FasL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囊化异种组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家兔8只用于制备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悬液。成年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正常组8只)、B组(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组24只)、C组(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组24只)和D组(单纯损伤组24只)。B、C及D组大鼠于T10脊髓行左半横断伤后,立即于损伤处分别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微囊化坐骨神经组织细胞、明胶海绵吸附的10μL坐骨神经组织细胞以及空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1、3、7、14 d(每个时相取6只大鼠)取损伤侧比目鱼肌肌腹,A组(每个时相取2只大鼠)取相应部位的比目鱼肌肌腹。应用HE染色观察肌细胞微观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目鱼肌凋亡相关蛋白FasL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脊髓半切损伤后B组肌纤维萎缩始终不明显,而C、D组随时间的进展肌萎缩越来越明显。脊髓损伤1 d后比目鱼肌FasL及Caspase-3阳性表达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第14天维持在较高水平;B组FasL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C组及D组(P〈0.01)。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可抑制比目鱼肌FasL及Caspase-3的表达,并延缓肌萎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保护素D1(PD1)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spase-3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36)仅游离双侧椎动脉和颈总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n=36)和保护素D1组(P组,n=36)医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于再灌注即刻经侧脑室注入PD1 100 ng,S组和IR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再灌注2、6、12、24、48、72 h(T1-T6)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P组海马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表达均上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海马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表达均下调(P〈0.05).S组各时点均未见神经元凋亡,IR组和P组于T1时凋亡率开始上升,T4时达峰值,T5时开始下降,且P组各时点凋亡率均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PD1可抑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脉隆(Xinmailong,XML)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6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2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HIBD模型对照组(HIBD组)、HIBD+XML组(XML组)。结扎实验鼠左颈总动脉后吸入8%O22.5 h制成HIBD模型,XML组在模型建立后,空气复苏5 min并立即给予XML注射液5 mg·kg^-1腹腔注射,其余2组接受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缺氧缺血(HI)后24 h、48 h、72 h、7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分批取心肌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Sham组死亡0只;HIBD组死亡4只;XML组死亡2只,各组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各时间点心肌组织均仅见散在的凋亡细胞,而HIBD组及XML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于HI后24 h即开始升高,72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持续至7 d仍显著高于Sham组(P〈0.05);XML组与HIBD组相比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早期心肌细胞即可出现明显凋亡,以HI后72 h更明显;XML能够明显抑制HIBD模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发挥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预处理对急性缺氧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缺氧组(AH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预处理+急性缺氧组(SGB组),每组16只。AH组和SGB组大鼠制备急性缺氧模型。SGB组于模型制备前解剖暴露右侧颈交感神经干并用布比卡因行右侧SGB,以出现霍纳综合征为SGB成功标志;AH组解剖暴露右侧颈交感神经干后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C组不给予任何操作。大鼠经广口瓶取出后6h时处死取海马组织,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检测海马Bax和Bcl-2蛋白表达,并计算Bcl-2/Bax比值;另外8只大鼠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H组和SGB组海马组织Bcl-2和Bax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神经元凋亡增多(P〈0.05);与AH组比较,SGB组海马组织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降低,神经元凋亡减少(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预处理可减轻急性缺氧诱发的大鼠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孙梦思  胡娜  吴俭 《矿产勘查》2010,(9):1-3,F000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亚低温对新生SD大鼠HIBDcaspase-3的影响及亚低温治疗的最佳温度。方法将80只7日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HIBD常温组、31℃亚低温干预组和34℃亚低温干预组,每组20只。将HIBD常温组、31℃亚低温干预组、34℃亚低温干预组3组新生SD大鼠乙醚麻醉后分离左颈总动脉并结扎,造成左侧半球缺血,恢复2 h后放入8%氧的氮氧混合气环境中2 h造成缺氧;假手术组仅分离出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亦不缺氧。将31℃亚低温干预组、34℃亚低温干预组HIBD大鼠放入温度分别为31℃与34℃电热恒温水槽中的玻璃瓶中,干预72 h结束。分别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阳性细胞数。结果 31℃亚低温干预组、34℃亚低温干预组及假手术组的脑组织含水量以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HIBD常温组(P〈0.05或P〈0.01);与34℃亚低温干预级相比较,31℃亚低温干预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以31℃亚低温干预组降低最为显著。结论亚低温减弱新生SD大鼠HIBD caspase-3的表达,而31℃亚低温干预效果优于34℃亚低温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江燕  石珍  李敏 《矿产勘查》2010,(2):35-39
目的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孕期予以叶酸干预,观察叶酸对胎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孕鼠随机分为3组:DM组(妊娠期高血糖模型组)、DM+FA组(妊娠期高血糖模型+叶酸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妊娠组),每组各10只。于妊娠第6天,DM组与DM+FA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新配制1%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1,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的柠檬酸纳-柠檬酸缓冲液。从妊娠第7天开始DM组、DM+FA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予等容量蒸馏水、叶酸(FA)1.2 mg.kg-1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直至妊娠结束。3组孕鼠均于妊娠第21日剖宫取胎,观察活胎数及死胎数,称量胎鼠体重,取胎鼠心脏制作标本。胎鼠心脏标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并计算病变积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胎鼠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地高辛标记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胎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STZ干预前3组孕鼠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Z干预后孕鼠血糖DM组、DM+F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与DM+F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死胎率DM组、DM+FA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DM+FA组较DM组显著降低(P〈0.01)。胎鼠体质量:DM组和DM+FA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组和DM+F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光镜下胎鼠心肌组织病变积分、胎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及胎鼠心肌细胞凋亡率DM组、DM+FA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DM+FA组较DM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鼠妊娠期高血糖可引起胎鼠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多的改变,妊娠期补充叶酸对母鼠高血糖所导致的胎鼠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罗格列酮+缺血再灌注组(RIR组)、GW9662+缺血再灌注组(GIR组)、罗格列酮+GW9662+缺血再灌注组(RGIR组),每组8只.各实验组均于术后6、24、72ah抽取下腔静脉血,并于术后24 h采集肾脏组织.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测定血清肌酐(Cr)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表达.结果 IR组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含量较S组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较S组降低,肾组织ICAM-1表达较S组增加(均P<0.05).RIR组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含量较IR组下降,血清SOD活性较IR组升高,肾组织ICAM-1表达较IR组下降(均P<0.05).GIR组与IR组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GIR组与RIR组比较,肾小管评分及血清Cr、MDA含量显著上升,血清SOD活性下降,肾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罗格列酮预处理能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丽娟  钟荣梅  吴星恒 《矿产勘查》2011,(3):14-17,F0003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鼠应用心脉隆干预后心肌缺氧缺血损伤NF-κB和TNF-α的变化,探讨心脉隆抗未成熟心肌缺氧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2)、窒息组(n=32)、心脉隆干预组(n=32),各组再分3、6、12、24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建立新生鼠窒息模型,测定新生鼠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NF-κB的表达、ELISE法检测心肌TNF-α的表达。结果窒息组血清CK-MB水平、心肌NF-κB和TNF-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以6 h达到高峰(均P〈0.01),且心肌NF-κB和TNF-α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979,P〈0.01);心脉隆干预组与窒息组相比,血清CK-MB水平、心肌NF-κB和TNF-α的表达均显著减弱(均P〈0.01)。结论窒息新生鼠心肌组织NF-κB、TNF-α的表达增加,窒息6 h后NF-κB、TNF-α的表达达高峰;心脉隆可降低心肌NF-κB、TNF-α的表达,减轻未成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描记术中心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开胸,分离左冠状动脉并穿线,不结扎,旷置225 min;再灌注组:缺血45 min,再灌注3 h,灌注前1 min将生理盐水按0.2 mL·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低剂量组:再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3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中剂量组: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6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高剂量组: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9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于再灌注末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心肌组织Ca2+、SOD、MDA及Na+-K+-ATPase 、Ca2+-ATPase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再灌注组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相比,再灌注后ST段回落程度较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例数稍高,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再灌注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组心肌组织MDA活性、Ca2+含量明显增高,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与再灌注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活力及Ca2+含量降低,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