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临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201例,根据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正常组)53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增厚组)56例,颈动脉内膜中层斑块形成(斑块组)92例。检测并比较3组间尿白蛋白及糖脂代谢差异。结果 3组间FPG、2hPG、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HbA1c、尿白蛋白随颈动脉病变加重,变量依次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2DM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HbA1c、尿白蛋白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5):153-156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80%是2型糖尿病,已经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家族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共同病因。为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延缓其各种并发症的进展,2型糖尿病发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过程成为了目前关注的焦点。炎症过程被相关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IL-6、C反应蛋白(CRP)又是炎症各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因子。所以若了解了IL-6及CRP的生理功能及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阻断这一环节,那么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将会有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具体介绍IL-6、CRP的生理功能及其如何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60-6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其中ACR<3.4 mg/mmol的39例患者设为糖尿病组,3.4 mg/mmol≤ACR<33.9 mg/mmol的21例患者设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所有入选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明确NLR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尿素、血清尿酸中性粒细胞、尿微量白蛋白均较对照组高(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尿素、血清尿酸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性粒细胞、尿微量白蛋白均较糖尿病组高(P<0.05);三组血清肌酐、淋巴细胞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LR值均高于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NLR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LR值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呈正相关(r=0.309,P=0.003)。结论:NLR值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呈正相关,可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2DN)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早期诊断T2DN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5例(UAER<30 mg/24 h)、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例(UAER为30~300 mg/24 h)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17例(UAER>300 mg/24h),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脂蛋白(a)、hs-CRP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对脂蛋白(a)、hs-CRP与UAE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TC、TG、脂蛋白(a)、hs-CRP及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患者不同组间比较,随着HbA1c、UAER的增加,脂蛋白(a)、hs-CRP水平呈递增改变(P<0.01)。脂蛋白(a)和hs-CRP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5;r=0.782,P<0.01),脂蛋白(a)与hs-CRP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3,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T2DN的危险因素,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T2DN早期即发生改变,与T2DN的分期相关。同时检测血清脂蛋白(a)和hs-CRP对T2DN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组能与磷脂特异性结合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它与许多免疫介导的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AC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笔者就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2):23-27
目的:观察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进程的关系。方法:将293例体检者按2型糖尿病发生进程分为正常(NGT)组(108例)、糖调节受损(IFG/IGT)组(105例)、糖尿病(DM)组(80例),比较三组的SF与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及相关的临床指标水平。结果: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生进程,三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P)、收缩压(SP)、腹围、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SF均表现为逐渐升高,即NGT组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7):92-93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按SCRP水平分为两组:A组:SCRP正常范围者(0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7):98-105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大小,将180例患者分为蛋白尿正常组(NA)、微量蛋白尿组(MA)和临床蛋白尿组(CP)。将MA组与CP组随机分成两个对比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组。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组UAER水平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吡咯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对降低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减少UAER的排泄量效果显著,治疗和改善患者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 RAAS活性,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其他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这些指标和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性别、年龄、BMI、病程校正后,单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Ⅰ、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空腹血糖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空腹血糖、血浆醛固酮、DR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显著相关(P<0.05)。结论空腹血糖、血浆醛固酮、DR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筛选T2DM患者119例,依据B超结果分为2组:T2DM组(62例),T2DM合并NAFLD组(57例)。测定正位腰椎2-4(L2-4)、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及左前臂骨密度,行肝脏彩超及血糖、血脂、空腹C肽、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测量身高、体重等。结果 T2DM合并NAFLD组患者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C肽、谷氨酰转酞酶、尿酸、尿微量蛋白均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股骨颈、Ward's三角和左前臂骨密度值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合并NAFLD与年龄、病程、左侧股骨和左前臂骨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与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C肽、尿微量蛋白呈正相关。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与年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总胆固醇呈负相关(均P<0.05),与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呈正相关(P<0.05)。体重指数、三酰甘油、尿酸与NAFLD独立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骨密度水平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二者有相关性。体重指数、空腹C肽、血脂是影响T2DM合并NAFLD患者骨密度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对新诊断的49例T2DM患者(T2DM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及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2组治疗前及T2DM组经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空腹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的水平。结果 T2DM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脂联素水平下降[(6.4±1.1)mg·L^-1vs(12.3±2.8)mg·L^-1,P〈0.01],内脂素水平升高[(36.2±10.6)μg·L^-1vs(13.5±9.2)μg·L^-1,P〈0.01];治疗后T2DM组与治疗前比较,脂联素明显升高[(9.1±1.4)mg·L^-1vs(6.4±1.1)mg·L^-1,P〈0.05],而内脂素无明显变化[(34.5±11.4)μg·L^-1vs(36.2±10.6)μg·L^-1,fqu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改善T2DM所导致的脂联素水平改变,而对内脂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经颅多普勒(TCD)和颈动脉彩超(CDF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TCD和CDFI检测,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颈部颅外段及颅内段共840根血管中,DSA检测:狭窄42根,闭塞16根;TCD检测:狭窄35根,闭塞27根。颈部颅内段共448根血管中,DSA检测:狭窄16根,闭塞5根;TCD检测:狭窄18根,闭塞10根;CDFI检测:狭窄23根,闭塞4根。结论 DSA、TCD和CDFI 3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诊断作出客观评价。DSA是评价头颈部血管狭窄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金标准,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2-DM)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检测247例住院的2-DM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三酰甘油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47例2-DM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210例(A组)占85.1%(210/247),37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占14.9%(37/247)中:亚临床甲减27例(B组)占10.9%(27/247);亚临床甲亢10例(C组)占4.1%(10/247)。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3组间年龄、病程、HbA1c、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A组高于C组(P〈0.05),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B组高于C组(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以亚临床甲减为主,且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5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 组50例采用维格列汀治疗,B 组5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C 组50例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 IMT、APN 和 Hcy 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 A、C 组 IMT、Hcy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N 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 C 组改善程度较 A、B 组更为显著(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 与 HOMA-IR(r=0.356,P =0.013)、LDL(r=0.363,P =0.009)、Hcy(r=0.756,P =0.022)呈正相关,与HDL(r=-0.461 P =0.001)、APN(r=-0.482,P =0.000)呈负相关。结论 HOMA-IR、LDL、Hcy 升高,HDL、APN 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 IMT 增厚的危险因素。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其 IMT 值及 Hcy 水平,增加 APN 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5例。A组给予3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3:00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3:00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5个时点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脐血、胎盘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脂联素(AP)、白介素-1(I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GD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GDM孕妇为试验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孕妇血清与脐血PAI-1、AP、IL-1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2组胎盘组织中PAI-1、AP、IL-1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脐血、胎盘组织AP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AI-1、IL-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AP的低表达、PAI-1与IL-1的高表达可能与GDM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剪切力及内中膜结构变化。方法采用GE LOGIQ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血流剪切力和斑块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IMT值高于对照组,血流剪切力低于对照组(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IMT值增大及减低更为显著(P〈0.01)。糖尿病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1.6%,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斑块发生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剪切力变化可以更早期地反映血管受损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中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胰岛B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6只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然后按3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0.5%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总共28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随即将28只2型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苯扎贝特干预组(DMB组),每组14只。另取14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B组给予苯扎贝特50 mg·kg^-1·d^-1灌胃,DM组和NC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灌胃。3组连续灌胃12周。分别测定药物干预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等指标。干预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观察胰岛B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经苯扎贝特干预后,DMB组大鼠血清TG、TC、FBG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血清FINS水平则较干预前升高(P〈0.05)。②与DM组比较,DMB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率、胰岛B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中Caspase-3表达,发挥抗脂毒性凋亡的作用,从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