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6,(17):66-6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病理预后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HCC患者114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肿瘤组织Ki-67、AFP、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浸润(MVI)、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及复发的关系。结果:造影后肿瘤增大明显、动脉相肿瘤不均匀增强、动脉相不规则增强、门脉相低增强、门脉相消退快、门脉消退明显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P<0.05);造影后肿瘤增大明显、动脉相不规则增强、动脉相有杂乱扭曲血管、门脉相消退快者MVI阳性发生率高(P<0.05);动脉相肿瘤不均匀增强、动脉相不规则增强、门脉相低增强、门脉相消退快、门脉消退明显者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低(P<0.05);动脉相肿瘤不均匀增强者,复发时间早(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动脉相肿瘤不均匀增强、门脉相低增强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独立相关(P<0.05),动脉相肿瘤不均匀增强与免疫组化Ki-67独立相关(P<0.05),动脉相不规则增强与MVI独立相关(P<0.05)。结论:HCC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及参数在HCC手术切除后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能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组织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复发时间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0):111-117
目的:总结妊娠期乳腺癌额超声特征及超声对早期诊断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及市博爱医院就诊的妊娠期乳腺癌患者48例,总结妊娠期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并对其病理类型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6例,髓样癌7例,导管内癌5例。其中40例超声检查发现明确肿块,6例可见微小钙化,2例误诊,超声诊断确诊率94%。但诊断时分期较晚,其中10例患者诊断时处于stageⅠ,17例患者诊断时处于stageⅡ,21例患者诊断时处于stageⅢ。本组5例早期妊娠患者病期为Ⅱ期,在终止妊娠后,对患侧乳腺癌进行改良根治术,在随访的24、48个月时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病灶;余43例患者孕期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12例患者足月顺产,18例患者足月后行剖宫产,6例患者术后两个月引产后接受放疗和化疗,7例失访。结论:妊娠期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期病例多,预后较差,超声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男性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迅速增长,是欧美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PCa发病机制复杂,易恶化转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4):51-55
目的:探讨并研究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与其术后病理的对照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2例(126个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病理结果为病理组,将应用常规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设作常规组,再以超声造影检查甲状腺结节设为造影组,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经病理学诊断共有良性结节86个,恶性结节40个;以病理组结果为参照,造影组准确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更为理想,更接近病理诊断结果,可以有效区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2):153-156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准确的诊断是其治疗及预后的基础。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近年来,二维灰阶超声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超声造影技术、三维超声技术已愈发成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B-flow技术以及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等新诊断技术也逐渐被应用,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对乳腺癌超声诊断的常用方法及新技术进行了综述,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或胆道镜检查证实的壶腹部病变患者,包括壶腹部癌16例、胆总管下段癌1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胰头癌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或胆泥2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壶腹部病变的显示能力及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性,并分析其超声造影表现。结果超声造影对病变显示率98.4%(61/62)明显优于常规超声54.8%(34/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壶腹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0.0%、55.3%、41.7%与95.2%、97.4%、91.7%,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壶腹部病变的显示能力,且有助于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4):99-100
目的:探究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传统检查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疑似输卵管阻塞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患者分为超声造影组、输卵管通液组和X线造影组,各45例。三组患者分别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输卵管通液术、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后,共同接受腹腔镜下美兰灌注术。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检查指标。结果:输卵管通液组敏感度显著低于超声造影组,X线造影组的敏感度略低于超声造影组,超声造影组的特异度显著高于输卵管通液组和X线造影组(P<0.05)。超声造影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输卵管通液组和X线造影组(P<0.05)。三组所需时间由短至长依次为超声造影组、X线造影组和输卵管通液组(P<0.05),所需费用由低至高依次为输卵管通液组、超声造影组和X线造影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对于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较为准确,费用较低,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3):65-6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并结合病理类型对照分析,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腺癌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23例病变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5例,超声表现多为实性肿块,呈低或极低回声,可伴多个微小砂砾样钙化,肿块血流丰富;甲状腺滤泡状癌4例,其声像图表现为较高回声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血流丰富;髓样癌2例,未分化型甲状腺癌2例,其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结节无声晕,血供丰富。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性,但大多数表现为甲状腺内不规则形高回声或低回声肿块,可见微小钙化,血供丰富。超声检查方便、经济,可作为该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4):133-134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超声造影的区别并探讨他们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13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并观察肝动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是否出现异常。其中38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为可疑异常者,遂采用CPS成像技术,即用Sono Vue及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在全部136例病例中,98例患者的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的信号显示清晰,占总例数的72.06%,其中38例患者术后早期、多切面扫查,CDFI无法做到对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排除;6例患者在超声造影后,肝动脉主干及分支走行正常,显示清晰;有1例患者术后1周自身肝动脉血流信号无清晰显示,在第11天后,临床医师对其行以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HAT;有1例患者肝内回声杂乱(10个月内)直接呈现出多发边界的回声区,最终临床确诊为HAT伴肝弥漫性梗死。结论:CDFI与超声造影可以互补,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诊断的准确性有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9):42-43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分析。方法:212例乳腺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发现的254个结节进行常规BI-RADS分类,术后病理结果与BI-RADS对照分析。结果:254个结节中,BI-RADS 3类40个,4a类106个,4b类42个,4c类40个,5类22个,6类4个。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62个,恶性结节92个,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6%(88/92),特异性为82.7%(134/162)。结论:超声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敏感性较高,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US)与磁共振(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乳腺肿块病人均行US及MRI检查[平扫(TR 9 145ms,TE 75ms,TI 150ms,层厚2.8mm,FOV 320mm×320mm,矩阵256mm×512mm)、动态增强扫描(TR 12mm,TE 4.6mm,层厚1.8mm,翻转角25°,FOV 320mm×320mm,矩阵512mm×512mm)],图像处理后结合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71例病人行US联合MRI检查的乳腺癌正确率明显高于行US和MRI检查(93.0%vs 78.9%、88.7%,P〈0.05)。71例病人行MRI检查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行US检查(88.0%vs 64.0%,P〈0.05)、误诊率明显低于行US检查(12.0%vs 36.0%,P〈0.05),71例病人行US联合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明显高于US、MRI检查(95.7%、88.0%、93.0%vs 87.0%、64.0%、78.9%、89.1%、88.0%、88.7%,均P〈0.05)、误诊率、漏诊率均明显低于行US检查(12.0%、4.3%vs36.0%、13.0%,均P〈0.05)。结论 US联合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并可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相应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0例乳腺癌(乳癌组)及3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外周血中乳腺上皮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用 CD105标记肿瘤新生血管,计数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乳癌组 SBEM的阳性表达率为36%(18/50),高于对照组的0.0%(0/30)(P<0.05);乳癌组 MVD 值为24.56±4.12,高于对照组的8.61±2.87(P<0.05);乳癌组 SBEM表达与 MVD计数呈正相关(r=0.712,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乳癌组 MVD计数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相应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MVD较高者更易发生外周血微转移,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
目的 评价应用小探头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59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在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前均接受小探头EUS检查并判断病变浸润深度,最终以内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影响EUS判断准确性的病变自身内镜特点及病理学因素。结果 EUS判断早期胃癌病变浸润深度总体病变诊断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81.4%,准确性为79.7%。其中,EUS诊断黏膜层病变的敏感性为66.1%,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79.7%;诊断黏膜下层病变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1.6%,准确性为81.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判断胃癌病变过高分级比例为16.9%,以胃上1/3(20.0%)和中1/3(27.3%)、大体形态为隆起型(0-Ⅰ:25.0%,0-Ⅱa:38.5%)以及合并溃疡(33.3%)的病变更为多见,这类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也相应较低。EUS判断胃癌病变过低分级比例为3.4%。结论 小探头EUS对于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作出适当的治疗决策,病变部位、大体类型及溃疡的存在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乳腺癌治疗需要面对更多的老年患者。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心脏基础疾病的老年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应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进行靶向治疗存在争议。目前证据表明,60~70岁老年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从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心脏事件风险较低且可逆,但70岁以上患者目前无大规模试验证据支持。在选择辅助治疗方案时需平衡获益与风险,综合考虑患者本人意愿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若治疗选择曲妥珠单克隆抗体,需避免与蒽环类化疗药物联用并监测心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唾液及血清中c-erbB-2蛋白(P185)、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乳腺癌患者(n=35,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n=32,良性组)及健康女性(n=35,对照组)的静脉血及唾液。运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P185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CA153水平,并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等。结果乳腺癌组唾液及血清P185、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标本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均略低于血清标本,特异性均高于血清标本。唾液及血清标本2项联合检测与单项标志物比较,诊断的敏感性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结论唾液及血清联合检测c-erbB-2蛋白、CA153均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检测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有望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得到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6)
目的分析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随诊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间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乳头溢液的性质将患者分为血性溢液组和非血性溢液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73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女性患者入选本研究,平均年龄(45. 65±13. 48)岁,中位病程3 (1,12)个月,其中血性溢液119例(68. 8%,119/173),非血性浆液性溢液54例(31. 2%,54/173);术前111例(64. 2%,111/173)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病变。血性溢液组和非血性溢液组在年龄、病程、术前体格和钼靶检查结果、术后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在术前超声检查(是否发现病变)及术后病理诊断(是否为乳腺癌)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12和P=0. 045)。血性溢液患者中恶性病变组的年龄更大(P=0. 014)。术后中位随访17 (14,20)个月,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均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血性溢液提示高乳腺恶性病变风险,其中年龄较大者乳腺癌风险更高。大部分乳头溢液患者,特别是血性溢液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可发现病变。手术治疗是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
目的 总结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08 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40例年轻患者(≤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与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平均年龄(29.88±5.12)岁。14例患者(35%)有肿物短期内快速生长病史。3例患者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35例患者(共40个恶性病灶)接受超声检查,超声漏诊5个病灶,误诊4个病灶,31个病灶在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77.5%。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97.1%)、边界不清(82.9%)、内部回声不均匀(97.1%)、微小钙化常见(74.3%)、血流丰富(ⅡⅢ级80.0%)。15例(37.5%)患者采用保乳术,4例(10.0%)采用乳房单纯切除术,21例(52.5%)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占67.5%(27/40)。22例(55%)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对40例患者平均随访(64.08±5.87)个月,8例(2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7.17±12.02)个月。结论 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84例,所有患者在诊断为转移性乳腺癌时,均检测血清 CA15-3和 CEA 水平,统计分析血清 CA15-3和 CEA 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284例患者中,血清 CA15-3高于正常水平者163例(57.4%),血清 CEA 高于正常水平者97例(34.2%)。血清 CA15-3和 CEA 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均 P <0.05)。Luminal 亚型患者血清 CA15-3和CEA 升高比例显著高于 HER2-enriched 亚型及 TN 亚型。血清 CA15-3升高与骨转移有关(P <0.05),而血清CEA 升高与转移部位无关。多处转移的患者血清 CA15-3升高比例高于单处转移的患者(P <0.05),而血清 CEA升高比例在单处转移的患者和多处转移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CA15-3、CEA 升高与乳腺癌分子亚型显著相关,骨转移的患者 CA15-3升高比例高于其他转移部位,而 CEA 升高与转移部位无关。多处转移的患者 CA15-3升高比例高于单处转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2):54-56
目的:比较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超声与钼靶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活检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乳腺超声和钼靶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9.27%(65/82)、81.71%(67/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B超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高于钼靶(79.55%vs 52.28%,P<0.05),而在绝经后患者中乳腺B超与钼靶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21%vs 86.84%,P>0.05)。乳腺超声与钼靶的联合诊断敏感性为92.68%(76/82),与单纯钼靶X线或B超检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B超的诊断敏感性高于钼靶,乳腺B超在我国能否作为乳腺癌普查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8):9-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X线影像特征之间的分子亚型及病理类型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术前行全数字化乳腺成像(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乳腺癌的数字化X线影像基本特征、肿块形态及肿块边界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分子亚型及病理类型。结果:数字化X线片表现,按照基本特征划分,单纯肿块、单纯钙化及肿块伴钙化乳腺癌患者中,3种分子亚型的比率不完全相同,其中单纯肿块与单纯钙化的三阴型乳腺癌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肿块边界划分,清晰、模糊、小分叶及星芒状的乳腺癌患者中,3种分子亚型的比率不完全相同,其中小分叶及星芒的HER-2过表达型比率比较,清晰及模糊的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的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肿块边界划分,清晰、模糊、小分叶及星芒状乳腺癌患者中,4种病理类型的比率不完全相同,其中清晰及模糊的其他病理类型比率比较,模糊及小分叶的浸润性小叶癌比率比较,小分叶及星芒的导管内癌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数字化X线成像中部分征象与分子亚型及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