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秦岭变质核杂岩构造由变质-岩浆杂岩核,变质滑脱带、界面拆离断层和盖层四部分组成。其中拆离断层在变质核杂岩构造中有其特殊作用,它是联接古老结晶基底与不变质或浅变质盖层的纽带;葫芦沟折离断层的发现不仅使小秦岭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更全面、更完整、而且对解释葫芦沟一带金矿的成生规律具一定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在青海白日其利金矿高效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运用幔枝构造成矿理论分析了区域幔枝构造特征、矿区幔枝构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幔枝成矿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矿区已圈定的矿体及矿化带均产于1∶25 000水系沉积物HW4异常和1∶10 000激电中梯高极化低阻异常中,矿体均赋存于次级拆离滑脱断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中,赋矿岩性为具有强烈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的脆—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岩;(2)区内核部岩浆杂岩、核部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受印支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核部变质杂岩并非矿源层,金矿质来源于深部,随幔枝构造向上运移,在韧—脆性次级拆离滑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中成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典型的幔枝构造核部岩浆-变质杂岩成矿区,具有幔枝构造成矿模式;(3)核部岩浆杂岩、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韧性剪切带、矿化蚀变及物化探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认为区内核部岩浆杂岩、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带、韧性剪切带、矿化带和矿化体及其深部复合金综合化探异常区为重要的成矿预测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拆离断层控制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拆离断层上盘系统中的岩石脆性剪切破裂为地下水的深循环提供了通道,地下水向下运移。异常的热梯度为流体的循环提供了热能,从而使上盘形成了一个与大气降水相连通且具氧化环境的循环系统;拆离断层下盘岩石的退变质作用形成的和糜棱岩化带提供的部分流体,加上岩浆来源的热液,在断层带顶部糜棱岩、片理化带碎裂岩或不透水岩层的屏蔽下,形成了下盘还原环境下的热液循环系统。两系统的热液循环淬取分散在基岩中成矿组分,并在断层附近氧化—还原界面上沉淀下来,富集成面型金、银矿体。由于拆离断层面为一个起伏的面,面型金、银矿体不一定水平,表现为小角度的起伏。  相似文献   

4.
蒿坪沟—铁炉坪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洛宁蒿坪沟-铁炉坪地区内银金多金属矿床以脉状矿床为主,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形成与地壳伸展造出及变质核杂岩构造密切有关。变质核内的太华群地层是矿源层;伴随变质核隆起的花岗岩侵入活动,一方面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促进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拆离断层的表成与活动,为矿液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韩昭  王唯俊 《现代矿业》2010,26(6):94-97
河南省栾川县黄沟金矿区位于熊耳山东段南坡近分水岭处,熊耳山拆离-变质核杂岩区。该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点)众多,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明显,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强烈,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点)较多,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通过对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枣北部地区构造类型有近水平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强烈挤压变形、拆离滑脱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和脆性断裂等。拆离滑脱构造和逆冲推覆构造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据构造控矿特征,中提出了随枣北部地区构造控矿的成矿系列,对找矿方向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带各煤田均分布有保罗系和第三系红层,当井筒穿越红层时出现了折帮、崩解和膨胀等失稳现象,开采过程中红层水下泄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加甚至淹井。根据实验测试并结合现场资料,研究了红层的含水性、力学强度、膨胀与崩解等特征及其对建井与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宁多岩群变质岩主要以区域变质岩为主,包括有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的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和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动力变质岩仅在宁多岩群边界断裂分布,它们多数经韧性变形改造形成糜棱岩,部分岩石后又经脆性变形产生碎裂。通过对本区变质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研究,确定了本区变质岩至少经历了四期变质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9.
鄂东南九宫山地区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江南造山带交接部位,经历多期构造—岩浆事件,并伴生多期构造形迹。通过对研究区丰富的构造形迹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总结该区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构造变形及演化特征。研究认为,由于构造变形的区域不均衡性,造成九宫山地区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基底和南华系—志留系沉积盖层的构造变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冷家溪群基底存在新元古代时期早期SN向褶皱被晚期EW向褶皱叠加改造的构造特征,并伴有右行旋扭,形成冷家溪群在图面上的“丰”字型构造体系;而在南华系—志留系沉积盖层中表现为NE-SW向逆冲断层被晚期伸展滑脱构造破坏和改造,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总体上反映九宫山地区的变形强度自下而上由强变弱,并由韧性变形转变为脆性变形。  相似文献   

10.
东胜煤田布尔台井田伸展构造几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称 《煤炭学报》2008,33(11):1253-1256
通过大量矿井地质构造观测和地表地质调研,对布尔台井田中侏罗世延安组内伸展构造发育和分布规律、构造样式、伸展断层组合形式进行了详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布尔台井田延安组中伸展断层有中小型高角度正断层和层滑断层两种类型,断层走向以NNE向为主,NW向次之.伸展断层形成于地壳上部构造层次脆性变形域,基本构造样式属盖层滑脱型,断层组合形式有小型地堑、地垒、台阶式断层、阶梯状断层.  相似文献   

11.
湖北随州市七尖峰地区伸展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随州市七尖峰地区伸展构造于印支一燕山期进入强烈活动期,至喜山期定型,形成了多层次、多期次的伸展滑脱剪切系统。区内主要滑动面有三个,主要伸展型滑脱拆离断裂有三条,并具有复杂的构造组合,伸展构造的滑动系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主要伸展型滑脱拆离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因素,不仅制约着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的运移,而且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赋矿空间。  相似文献   

12.
南秧田白钨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及三江褶皱系的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矿床出露于南秧田变质核杂岩核部,变形变质作用强烈,围岩蚀变发育,矽卡岩化与钨矿化关系密切;(2)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猛硐岩群南秧田组第二岩性段中,Ⅱ#矿化蚀变带中矿化最为富集,矿体厚大、连续性好;(3)矿石金属矿物以白钨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为主,矿石结构构造以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连生结构及角砾状构造、脉状构造为主;(4)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变质相带及岩浆岩等多重因素控制,总体属层控高—中温热液交代型矿床,结合矿化规律,认为南秧田组二段、拆离断层及矽卡岩叠加蚀变带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岩屋庙石英砂岩矿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南郊区,距市区约7km,有公路直达,交通便利。1矿区地质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荆当盆地西部,远安地堑的南倾伏端。远安地堑呈北西向延伸,宽度10~15km,东侧为远安断层,西侧为通城山断层。地堑内分布地层为白至一第三系的陆相“红层含膏岩系”;两侧分布地层为石炭至诛罗系的石灰岩及含煤碎屑岩系。区域构造线总体为北西走向。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上白玉统的红花套组、跑马岗组及第四系(见图1)。红花套组(K。h):褐红色及鲜红色巨厚层和块状含粘土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灰白和棕黄色含粘土中细一细粒…  相似文献   

14.
湘粤煤盆中叠加型滑脱构造及其控煤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梁  谭海樵 《煤炭学报》1996,21(5):449-454
湘粤两省上古生界以上的沉积盖层中普遍发育有伸展型、挤压型和重力型的滑脱断层。这些不同类型的滑脱断层相互转化、叠加与复合,构成了伸展-逆冲、伸展-重力、伸展-逆冲-重力、伸展-重力-逆冲和重力-逆冲5种不同样式的叠加型滑脱构造。这些构造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充实了煤田地质学构造模式;更在实践方面为我国南方缺煤省分的找煤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怀宁县张家山地区为Cu、Pb、Zn、Mo、Sn多金属矿成矿区。区内成矿元素、探途元素异常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主要受O/S层间拆离断层控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拆离断层下盘汤山组及仑山组上段之间或汤山组内层间破碎带中。汤山组下部含泥质条带大理岩,岩性不均一,有利于热液交代;汤山组上部变余鲕状大理岩与汤头组变余瘤状大理岩易于破碎,成为导矿与储矿场所。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范庄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分布特点及主要矿石类型,矿化主要受北东向断裂和南北拆离断层的控制,探讨了该区具有银、铅、金多金属矿的勘查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青岗坪金矿矿体的产状、形态受层状滑脱蚀变破碎带的控制,且与太华群与熊耳群主拆离带近平行产出,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区内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强硅化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绢云绿泥蚀变岩型金矿石,金品位的变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关系密切,矿体厚度与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蚀变范围有关,蚀变越强,矿体厚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徐州煤田氮气赋存的成因,指出了煤变质与红层的氧化作用是煤系地层高氮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断层对高氮溢出的影响,为瓦斯地质矿井的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清沟铁铜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基底为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区内北西西向构造发育,岩浆活动比较频繁;矿体多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矿体严格受北西西向断裂或片理化带的控制。初步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原生沉积的铁质形成了太华群片麻岩含铁建造基底,局部富集成矿形成原生沉积变质铁矿床;古远古晚期岩浆热液交代,在片理化带内富集形成含铁建造—热液改造型铁矿床;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沿断裂上侵进入火山岩盖层形成火山沉积含铁建造—热液改造型铁矿,在绢云石英片岩带附近形成闪长岩脉的同时形成热液脉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5,(12):102-104
对煤系上覆晚第三系"红层"进行了水文地质补勘,并对谢桥矿区的水文地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煤层露头上方新生界中部隔水层隔水性能良好,在留设防水煤岩柱时,应把中隔与"红层"组成的复合隔水层(组)一并作为防水岩柱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