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剖析了法国BERTIN&CIE在线快速冷却(ACC)和而后发展的直接淬火(DQ)技术,提出舞钢轧钢厂把ACC和DQ装置作为线热处理线主要设备的设想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简要介绍了轧后直接淬火的技术特点和强韧机理,详细分析了应用于中厚板生产中的直接淬火关键技术和典型结构,重点列举了直接淬火技术在高强度中厚钢板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AQ3610水溶性淬火液是一种新型高分子聚合物,适用于各类合金钢的淬火,理想浓度为20%,在淬火冷却阶段,具有较稳定的冷却速度,是替代机油淬火油的理想材料,并可有效地提高一次检验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接淬火和回火工艺生产高强度钢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直接淬火(DQ)工艺已应用于高强度钢板生产中。对直接淬火工艺的冶金研究证明,在奥氏体化后采用直接淬火有成功的工艺效果。直接淬火后,钢板淬硬性比传统再加热淬火(RQ)工艺条件下增大了1.4到1.5倍。结合生产条件,研究了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在钢板轧制生产线上安装直接淬火设备后,已经开发出大量热输入焊接用的HT-—60和HF-—80钢,其特点是改善了焊接性能并且减少了合金元素量。 相似文献
6.
7.
钢板轧制后直接淬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板轧制后进行在线热处理既省时、节能又可提高钢板质量,这项新技术起源于70年代,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用这项工艺,介绍了在线热处理对淬火设备的要求、冷却方式的选择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拉伸、冲击、金相、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试验手段,研究了在线直接淬火+回火(DQT)与离线再加热淬火+回火(RQT)工艺对马氏体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试验钢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RQT试验钢原奥氏体晶粒及板条束呈等轴状,板条块较短,板条较宽,DQT试验钢原奥氏体晶粒呈扁平状,板条束贯穿整个晶粒,板条块呈细长状,板条宽度较小;位错强化是DQT试验钢强度较RQT高的主要原因;板条束为控制DQT和RQT试验钢韧性的最小单元;DQT试验钢大角晶界比例较低,其具有较大的马氏体板条束尺寸以及更高的位错密度,断裂应力较低,低温韧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10.
控制冷却在板带材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快速冷却及直接淬火在提高板带材性能及钢种开发方面的发展应用情况,并介绍了热轧带钢的新型控制冷却技术--超快速冷却(UFC).目前,UFC的冷却速率已超过300 ℃/s.UFC技术能明显提高带钢的强度和韧性、改善材质性能.还描述了UFC装置的应用实例及在开发超级钢、多相高强钢、相变诱导塑性钢等高附加值钢铁材料方面的应用潜力.随着先进钢铁材料开发的需要,新的控制冷却技术已由传统的对轧后开冷、终冷温度的控制向基于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的相变要求而对板带整个冷却过程的微观组织相变控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在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冷却工艺基础性研究以及加热、轧制和冷却工艺优化,实现了12Mn Ni VR在线淬火钢种在南钢的工业化生产,其力学性能均匀性及板型良好,为后续的回火热处理及按期交货创造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14.
调质工艺在中厚板产品开发方面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厚板进行调质处理的钢种有高强钢、压力容器和锅炉用钢、耐磨钢及油罐钢等,影响钢板淬火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条件,钢板头部、尾部和板角质量,喷淋水等。济钢应充分发挥新上调质线的作用,开发高强度结构钢、压力容器钢、低合金结构钢和耐磨耐候钢,增强济钢在高端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16.
WANG Chao WANG Zhao-dong YUAN Guo WANG Dao-yuan WU Jun-ping WANG Guo-dong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2013,20(5):1-05
For plate quenching on a roller quenching machine, heat transfer process i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online experiment of plate center temperature,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emperature fields a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15 ℃, the instantaneous maximum quenching cooling rate is 17.6 ℃/s for the plate of 50 mm in thickness in roller quenching proces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400-850 ℃, the maximum is 12.1 ℃/s. With the plate surface temperature decreasing,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s at first, and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of about 15 000 W/(m~2·K), and then decreases. The calculate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applied to analyze plate temperature field of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temperature is less than 5%.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