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氨氮废水的生化处理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郁飞远  刘光利 《兰化科技》1994,12(2):148-153
  相似文献   

4.
为了验证活性炭固定硝化菌种技术能处理高氨氮制药废水的可行性,为后期工程改造提供经验,进行了本次现场中试试验。试验证明其能在短时间内在生化系统内建立硝化系统,并稳定运行。在进水COD达4000 mg/L,氨氮达到600 mg/L左右,出水COD能稳定在400 mg/L、氨氮在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5.
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以及单一菌群制剂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多种菌群协同作用而使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为最好,氨氮降解率可达81%;乳酸菌群、反硝化菌群、放线菌群对氨氮降解率分别为35.7%、60%、38%。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氨氮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振香  邱新发 《应用化工》2007,36(9):933-935
采用聚乙烯醇-硼酸包埋固定从活性污泥中筛选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对生活污水进行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当废水中氨氮浓度为45 mg/L,pH值为7.5,DO为2.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8 h,氨氮去除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7.
沸石在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Ⅱ)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技术是一项新型生物脱氨氮技术。这种技术把沸石对铵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生物硝化反硝化结合起来 ,加强生物脱氨氮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能缓冲氨氮进水冲击负荷 ,降低出水的浊度 ,减少出水悬浮颗粒的浓度 ,促进铵根离子的传输 ,提高脱氮效果。在运行过程中 ,沸石可以连续生物再生 ,长期循环使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应用 ,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物制剂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毒性大,有机物含量高,较难处理。引入生物制剂处理焦化废水,通过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上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生物制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左右,曝气16h,投加生物制剂后,COD、挥发酚、氰化物、氨氮去除率平均增加了9.5%、0.6%、3.3%、35.1%,且反应器耐有机物冲击负荷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培养125种不同成分废水的适应性硝化菌群,使用电镜观察法研究其菌群构成和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同时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硝化颗粒加入量的条件下分析其反应时间阈值,来研究短程硝化颗粒的制备方案并研究其对高NH3-N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适应性变异促进培养法。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污染条件下,硝酸菌浓度均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关系,亚硝酸菌均表现出线性增长关系。随着NH3-N浓度增加,适应性硝化颗粒中,亚硝酸菌占比持续降低,而硝酸菌占比持续升高。亚硝酸菌浓度与NH3-N浓度呈现逆相关,硝酸菌浓度与NH3-N浓度呈现正相关。从而发现,不同的NH3-N废水污染形式对应的适应性硝化颗粒生化成分有较大差异,对不同成分的NH3-N废水需要选择针对性的硝化颗粒进行废水处理,可以有效提升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穗光  周理权 《广东化工》2012,39(6):160-161
文章介绍fenton法在制革废水在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现场运行结果显示,该工艺适合处理经过生化稳定水质的制革废水,处理后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工业领域产生的高盐氨氮废水对生物脱氮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采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可有效处理此类废水。但常见的序批式反应器大都为一次进水、单段曝气工艺,运行后期碳源和厌氧时长不足,使得脱氮性能受到限制。通过改变运行工艺,探讨分段进水、间歇曝气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对高盐氨氮废水的强化脱氮效果,评价系统耐盐性能,以及该工艺对污泥生物量和颗粒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短程硝化现象进行机理解释。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为1%、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 mg/L时,分段进水、间歇曝气工艺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2.51±5.66)%、(76.25±2.42)%,短程硝化率分别达到(89.62±11.26)%、(92.40±3.88)%。周期实验结果表明,补充碳源、增设厌氧段及短程硝化反应发生是总氮去除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系统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和良好的颗粒沉降性能。间歇曝气及分段进水条件下饥饿-丰盛期的设定促进了污泥颗粒化,颗粒外观更加饱满圆润,平均密度、沉速和粒径均增大,有利于微生物应对盐度胁迫,从而提升脱氮性能。硝化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间歇曝气条件下曝气时长的设置可能是系统出现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12.
聚合硫酸铁处理制革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几种常用的国产混凝剂处理制革废水的效果,得出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混凝剂,配合PAM助凝剂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工艺上采用混凝气浮,可全部去除硫化物,出水总铬≤1mg/L,COD去除率可达70%-80%。  相似文献   

13.
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构建硝化反应器,培养耐高氨氮的硝化菌处理煤制气废水经一级生化的出水,该出水具有高氨氮的特点。试验探究了该硝化反应器的硝化容积负荷(Nv)、pH、进水初始氨氮浓度(C0)等重要运行参数对系统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最适硝化容积负荷约为2.78 mgNH4+-N/(L·h)。当初始氨氮浓度为200~400 mg/L时,适宜的pH为8.5,此时氨氮去除率为56.2%;当初始氨氮浓度为600mg/L以上时,废水中FA(游离氨)增加,为防止过多的FA对硝化菌产生抑制作用,pH应下调为7.5~8。  相似文献   

14.
以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生化段产生的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了污泥颗粒炭(粒径2~3 mm),在流化床吸附装置中研究了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随着热解温度从300℃升高至700℃,污泥炭产率逐渐降低,而BET比表面积在700℃时达到最高的138.8 m2/g。此外,考察了主要参数对污泥颗粒炭流化床吸附去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700℃,污泥炭在流化床中对氨氮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40 min,最佳的污泥炭投加量为50 g,当pH在6~8范围时吸附效果最好。在优化的条件下,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1.3%。  相似文献   

15.
16.
去除制革废水氨氮的工艺改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某制革厂以加工牛皮为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硫酸铵,使得综合废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高达200 mg/L以上,原有的处理工艺很难使出水的氨氮达标。为此,对原有工艺进行了改造:含高浓度氨氮的脱灰废水单独处理后再进调节池;活性污泥曝气池改造为A/O生物脱氮工艺;在二沉池后增建曝气生物滤池。改造后,最终处理水的氨氮质量浓度小于25 mg/L,能够达到当地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以厌氧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通过调整其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力条件等关键因素培养反硝化颗粒污泥,开展其对不锈钢酸洗废水脱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流式厌氧反应器以甲醇作为碳源运行42 d后,形成了成熟的反硝化颗粒污泥;成熟的反硝化颗粒污泥边缘清晰、表面包裹大量杆菌,单颗污泥沉降速率可达198~273 m/h,粒径为1~6 mm,反硝化速率最高可达2.79 gN/(gVSS·d);在反应器NO3--N容积负荷为2.0~2.44 kg/(m3·d)时,NO3--N平均去除率为98.03%,NH4+-N平均去除率为89.76%,TN平均去除率为97.81%;最终出水的氨氮及总氮可同时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的间接排放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的C级排放标准。本工艺相比传统反硝化工艺能够节约碳源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制革废水的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炭微电解深度处理工艺处理以制革废水为主要成分的园区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优微电解条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铁炭比>反应时间>pH值。生化出水平均CODCr=116 mg/L时,在反应时间1.5 h、pH=5的最佳运行条件下,自制铁炭材料(Fe/C=3/1)和所购铁炭颗粒商品成品的微电解出水平均CODCr分别为45 mg/L和50 mg/L,出水CODCr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60 mg/L),自制铁炭材料的微电解运行成本约为0.28元/t。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法处理炸药厂废水中的氨氮。以树脂用量、pH值、吸附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探讨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氨氮交换吸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吸附时间影响最小。动态实验研究表明,当进水浓度为188.8 mg/L、出水流量为54.69 mL/min时,5.75 h后氨氮开始泄露,9.16 h后出水浓度达到181.13 mg/L,此时交换带厚度为22.0 cm。  相似文献   

20.
制革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制革工业废水现状,对制革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进行综述。认为将资源化处理技术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是解决制革废水污染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