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优化提取莲子心甾醇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总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丙酮提取甾醇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甾醇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莲子心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4℃、料液比1∶12(g/m L)、提取3次(即以料液比1∶12(g/m L)提取12 min,重复操作3次)。此条件下,莲子心总甾醇得率为(1.67±0.11)%。甾醇主要以酯态形式存在,占总甾醇含量的84.97%,游离态仅占11.95%。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测到7种甾醇。其中,谷甾醇(58.27%)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Δ5-燕麦甾烯醇(22.99%)和菜油甾醇(12.64%)。甘油酯及甾醇酯的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为丰富,占脂肪酸总量77%左右;甾醇酯中山嵛酸、木焦油酸等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甘油酯。  相似文献   

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葡萄籽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油脂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29℃、提取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21.94%。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70.49%、油酸13.55%、棕榈酸8.76%、硬脂酸6.39%、亚麻酸0.34%和花生酸0.2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4.38%。采用响应面法确定的提取条件合理,可用于葡萄籽油脂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的基础上,以莲子心总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效应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莲子心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优选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作者采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拟合的方式,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扩展到曲面,从而使实验数据更加精密。实验优化得出超声辅助提取莲子心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 g∶40.4 mL,乙醇体积分数64.4%,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模型预测可达到128.695 mg/g。在上述条件下,莲子心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28.673 mg/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豆豆荚甾醇的乙醇溶液提取,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几个因素对甾醇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用响应面法以四因素三水平对大豆豆荚甾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甾醇提取条件与收率之间的模型并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提高甾醇的收率。结果表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收率影响均显著;所得模型显著;乙醇溶液提取大豆豆荚中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4 mL/g、乙醇体积分数73.5%、提取时间1.64 h、提取温度71.3℃,甾醇理论最高收率3.12 mg/g;采用该工艺,实际甾醇收率为3.08 mg/g。  相似文献   

5.
以鹰嘴豆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使用柱层析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C)对主要甾醇的种类进行鉴定,并对鹰嘴豆中植物甾醇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鹰嘴豆植物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450 W,提取时间7 min,液料比10:1 mL/g,此时提取率为(57.99±3.37) mg/100 g·dw。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植物甾醇的回收率为53.44%。经GC-MS鉴定,分离纯化后鹰嘴豆中植物甾醇以β-谷甾醇(80.43%)、菜油甾醇(12.48%)与豆甾醇(7.09%)为主。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鹰嘴豆植物甾醇对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沙门氏菌均有量效关系。本次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鹰嘴豆中植物甾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莲子心为原料,去离子水作为溶媒,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莲子心多糖的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AB-8大孔树脂脱色工艺,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莲子心多糖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莲子心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时间4.5 min、微波功率680 W、液料比28∶1(mL/g),此时多糖得率为(4.84±0.11)%。单因素优化后的大孔树脂脱色工艺为大孔树脂添加量4 g、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50℃。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莲子心多糖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 0.472、0.395、0.686 mg/mL。  相似文献   

7.
大海马中总甾醇提取工艺优化及成分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香草醛-高氯酸显色反应后样品吸光度的差异,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海马中甾醇的提取条件。主要确定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3个因素对甾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以胆固醇为标准品,测定了海马中总甾醇的含量。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79℃,提取时间为7.7 h,料液比为80 ml/g时,海马中的总甾醇提取量最高,提取量为5.17 mg/g。通过高效液相分析,初步分离海马总甾醇提取物,为海马中甾醇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超生波辅助提取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工艺,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对大豆中总甾醇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了各因素与甾醇提取率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W、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25∶1(mL/g),大豆甾醇提取率为4.33 mg/g,实际测定值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为大豆甾醇的工业化提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易彬  王维 《食品科技》2014,(1):204-210
目的:充分利用冬瓜子自然资源,分离出高纯度植物甾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提取率。方法:在单因素水平基础上,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设计,考察分析液料比、皂化浓度、皂化时间及皂化温度4个因素总甾醇提取率的影响,对甾醇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8.5:1(mL/g)、皂化浓度2.8 mol/L、皂化温度96℃、皂化时间65min,理论上最佳提取率为61.03 mg/100 g,实际提取率60.88 mg/100 g,相对误差为-0.25%,含量达96.9%。结论:该方法用于冬瓜子总甾醇的提取简便、稳定,可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火麻仁油冷榨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得到高品质、纯天然火麻仁油及保留饼粕中蛋白质的天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冷榨法提取火麻仁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入榨水分含量、入榨温度、压榨压力、压榨时间与火麻仁油提取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积归一化法分析所提取火麻仁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含量4.5%、入榨温度59℃、压榨压力40MPa、压榨时间36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火麻仁油提取率可达82.74%。脂肪酸测定表明火麻仁冷榨油富含亚油酸、亚麻酸、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其总含量高达89.80%。结论: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冷榨提取火麻仁油工艺条件优化,获得良好效果。火麻仁冷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保健价值的功能性油脂。  相似文献   

11.
莲心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子心和绿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莲心茶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和参数,以及最佳混合比例。结果表明:采用绿茶汁34%、胚芽莲子汁17%、VC0.04%、柠檬酸0.15%、蜂蜜1.5%的配方,获得的莲心茶饮料口味最佳,并且澄清透明带有茶香。  相似文献   

12.
张志国  田鑫 《食品科学》2018,39(4):268-274
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对影响小麦麸皮油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料液比1∶3(g/mL)、萃取3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亚临界丁烷萃取的小麦麸皮油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将各组分的质谱数据与标准谱库比对进行定性;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经检测,共鉴定出23种成分,其中17种为脂肪酸酯,5种为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酯占所测总组分含量的78.17%,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5种脂肪酸甲酯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和9-二十碳烯酸甲酯,分别占总组分含量的11.22%、41.77%、13.36%、2.87%和1.99%。甾醇类化合物占所测总组分含量的19.3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4种甾醇为β-谷甾醇、豆甾烷醇、麦角甾烷醇和菜油甾醇,分别占总组分含量的8.13%、4.73%、3.42%和2.30%。  相似文献   

13.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和Soxhlet提取法分别提取林蛙籽中的脂肪油,再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Bligh-Dyer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2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含量72.49%,二十碳四烯酸甲酯和二十碳五烯酸均为5.72%,二十二碳六烯酸为5.02%,亚油酸为8.8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为5.72%。Soxhlet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含量64.86%,油酸为21.99%,亚油酸为7.58%,二十碳五烯酸为5.2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猫屎瓜籽油(Decaisnea Insignis seed oil,DIO)溶剂法提取的最佳工艺,猫屎瓜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方法: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溶剂法萃取猫屎瓜籽油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佳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猫屎瓜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8h、料液比(g/mL)1:20,此条件下提取率28.14%;猫屎瓜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75.44%,其中棕榈油酸相对含量59.75%、9-油酸相对含量14.81%、8-油酸相对含量0.88%。结论:溶剂法提取猫屎瓜籽油油脂品质好;猫屎瓜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棕榈油酸含量高,可作为棕榈油酸的新油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提取火龙果籽油,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萃取所得火龙果籽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火龙果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影响显著,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5h,火龙果籽油萃取得率为30.21%。火龙果籽油中脂肪酸主要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4.64%,其中亚油酸及其异构体为46.91%,油酸及其异构体为25.36%;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棕榈酸及其异构体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1.10%。火龙果籽油可以作为一种食品保健油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碱法提取辣椒素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辣椒为原料,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H值、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不同提取条件下的辣椒素含量。结果表明:高于50℃辣椒素易受热破坏;微碱性pH值有利于辣椒素提取;影响辣椒素提取量的因素依次为:温度>乙醇体积分数>pH值>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8、乙醇体积分数70%、50℃浸提3.5h,该组合条件下的平均提取量为6.812mg/g。  相似文献   

17.
18.
张博  冯帆  辛广  李铁纯 《食品科学》2010,31(20):410-412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南果梨籽、果皮和果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经峰面积归一法并通过G1701BA 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部位脂肪酸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南果梨籽含14 种脂肪酸,分别为癸酸(0.05%)、棕榈油(0.29%)、14- 甲基十五烷酸(0.38%)、棕榈酸(9.08%)﹑ 14- 甲基十七碳酸(0.12%)、亚油酸(55.64%)、油酸(27.18%)、硬脂酸(2.23%)、花生烯酸(0.77%)、花生酸(1.85%)、二十一碳酸(0.19%)、山嵛酸(0.38%)、二十三碳酸(0.06%)和木焦油(0.15%),占检出总量的98.37%;果皮含4 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6.79%)﹑亚油酸(9.65%)﹑油酸(33.73%)、硬脂酸(1.51%),占检出总量的51.68%;果肉含3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4.59%)﹑亚油酸(22.81%)﹑油酸(15.87%),占检出总量的43.27%。其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