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氧不足是导致传统人工湿地硝化速率和水力负荷低的关键因素。此外,低温条件下微生物活性下降会进一步加剧该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构建两组供氧能力强的潮汐流实验柱,在华南冬季条件下考察水力负荷和填料对系统NH4+-N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去除负荷与水力负荷成正比。以沸石与碎石混合填充的潮汐流实验柱(TFCW-Z)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67.20%~77.28%)显著高于以碎石填充的实验柱(TFCW-G)NH4+-N平均去除率(43.23%~51.77%)(p<0.05)。在日平均温度为6~19.5℃,水力负荷为4 m/d条件下,TFCW-Z出水中NH4+-N质量浓度始终低于黑臭水体标准值8 mg/L,此时NH4+-N平均去除率为67.20%,NH4+-N平均去除负...  相似文献   

2.
探究了瞬时NH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反应运行的第19、33、45天,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NH4+-N质量浓度至41.05、60.02、80.15 mg/L,对SBR系统进行冲击。结果表明,进水NH4+-N质量浓度从41.05 mg/L增加到80.15 mg/L时,COD、TP、NH4+-N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变化,TN出水质量浓度从10.25 mg/L增加到21.49 mg/L,TN的出水变高主要受碳源不足的影响。三次瞬时NH4+-N冲击负荷下,NH4+-N降解速率基本不变。三次瞬时NH4+-N冲击负荷下,SBR系统中EPS总量对比常负荷运行时,均有所提高,且PN的含量在增加,PS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PN和PS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活性污泥的絮凝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竹炭/陶粒及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高氨氮沼液的启动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水温23.2~26.5℃,气水比5:1(DO 3~4 mg/L),进水NH4+-N浓度为33.1~222.3 mg/L,COD 42.5~242.3 mg/L的运行条件下,对比考察了竹炭BAF(Z-BAF)、陶粒BAF(T-BAF)和组合填料BAF(ZT-BAF)的生化特性、沿程变化和挂膜启动效应。结果表明,Z-BAF、T-BAF及ZT-BAF分别在26、18和13 d完成挂膜启动。挂膜期间,平均出水NH4+-N浓度分别为24.4、15.9及8.5 mg/L;平均出水COD分别为78.6、73.02和47.2 mg/L。通过检测不同运行天数BAF的沿程生化特性变化,发现挂膜24 d时,去除COD的异养菌主要集中在反应器下部,负责转化NH4+-N的自养菌主要集中在反应器中下部;在第24~40天,自养菌在与异养菌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逐步向反应器下部生长繁殖。电镜...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北省某化工园区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可生化性差、难降解物质多、色度较高、氨氮超标的特点,进行深度处理工艺设计,经方案比选,采用"电絮凝+溶气气浮+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在调试期内,调节臭氧投加比(ρ(O3)/COD)至2.1,出水COD保持60 mg/L以下,去除率30%以上,满足工艺设计要求。经过1年的稳定运行表明,该园区深度处理出水COD不高于45 mg/L,SS、NH4+-N的质量浓度均小于5 mg/L,满足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对农村分散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以空心菜为湿地植物,在温度(32±2)℃、水力负荷2.40 m3/(m2·d)条件下进行湿地污水处理实验,评价了蔬菜型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性能及其资源化回收潜能。结果表明,当COD、TP、NH4+-N平均进水浓度分别为198.52、2.92、20.69 mg/L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8%、64.0%、27.6%,将COD、TP、NH4+-N平均进水浓度降低为148.12、1.81、15.14 mg/L时,湿地去除效果明显提升,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5%、73.0%、41.3%,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34.83、0.49、8.89 mg/L,出水COD、TP、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18-2002)一级A标准,NH4+-N达到二级标准,实验期间空心菜生长状态良好,每株平均增重45.88 g,增长47 cm,具有较大的资源回收潜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艺较A2O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优势明显,对COD、NH4+-N、TP和辣椒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0.1%、96.7%和90.9%;AAOO短时好氧工艺分池培养优势菌种以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装置连续稳定运行80 d,出水COD、NH4+-N、TP数值稳定在55、6.5、0.5 mg/L以下,满足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AAOO装置出水生物抑制性物质浓度稳定在0.6 mg/L以下,说明该工艺对辣椒素类废水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处理辛辣类废水提供重要参考及AAOO短时好氧工艺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高海拔地区 A2O 工艺对城市污水主要污染指标的降解效能,本文以高原地区 A2O 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针对好氧池 DO 浓度与四个污染指标 COD、TN、TP、NH4+-N 及 MLSS、SVI 之间进行了相关性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控制情况下,COD、TN、TP、NH4+-N 四个污染指标对应的最高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 86.48%、68.04%、72.51%、91.87%,在最高去除率下,TN 与 NH4+-N 两个出水指标均可达到一级 A 标准,好氧池 DO浓度分别作为影响TP去除率的重要因素;影响NH4+-N 去除率的主要因素,且与污泥浓度呈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生物炭作为基质填料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探讨不同进水C/N和曝气量条件下,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N减小会导致湿地出水NH4+-N、TN和TP浓度显著升高;曝气量从0.2 L/min提高至0.6 L/min时,湿地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增加,但是继续提高曝气量,出水TP浓度明显增大;间歇微曝气-改性生物炭添加的湿地系统对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09%、99.15%、99.41%和91.4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及以上。以生物炭为人工湿地基质填料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黑臭水体为样本,经混凝预处理后进行曝气生物滤池(BAF)的中试实验。结果表明,BAF系统挂膜启动时间为21 d,反冲洗周期为12 d;当停留时间1 h,气水体积比4:1时,系统运行状态最佳,COD、NH4+-N、TP去除率分别达到82%、90%、42%,出水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探究污染物降解历程发现,COD降解主要发生在填料层0~60 cm高度,而氨氮降解主要发生在60~120 cm区间;三维荧光图谱显示原水有4个特征荧光峰,BAF系统显著降低了荧光特征峰强度,出水仅存微弱的类腐殖酸物质特征荧光峰。  相似文献   

10.
以200 t/d的豆制品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 409~14 501 mg/L、BOD5为3 246~6 894 mg/L、NH4+-N为41~111 mg/L、TN为187~365 mg/L、TP为21~39 mg/L时,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当地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该组合工艺对COD、BOD、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31%、98.30%、91.23%和95.36%。该组合工艺具有工程费用低、运行费用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A2/O-BAF)工艺处理低C/N城市污水,研究硝化液回流比为0、50%、100%、150%和200%时该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在A2/O中控制污泥龄(SRT)为15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好氧段溶解氧(DO)为2.0mg/L;BAF中控制HRT为3h、好氧/缺氧曝停时间比为50min∶10min以及硝化液回流比R=200%的条件下,进水COD、TN、NH4+-N和PO43--P的浓度分别为232.61mg/L、53.99mg/L、52.20mg/L和5.54mg/L,系统出水中COD、TN、NH4+-N和PO43--P的浓度分别为34.11mg/L、12.44mg/L、1.01mg/L和0.34mg/L,亚硝积累率(Ni AR)高达95.20%。出水NO2--N回流至A<...  相似文献   

12.
采用装载不同类型填料的生化物化耦合强化生态浮床处理低碳氮比黑臭水体。构建了Fe-C微电解强化生态浮床(ICEFB)、海绵铁微电解强化生态浮床(SIEFB)、沸石强化生态浮床(ZEFB)和生态浮床(EFB)四组反应器,比较不同浮床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考察DO质量浓度和进水NH4+-N质量浓度对氮、磷等营养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微电解填料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生态浮床的脱氮除磷能力,与ZEFB和EFB相比,SIEFB和ICEFB具有较高的养分去除效率。在DO为2 mg/L、进水NH4+-N质量浓度为30 mg/L时,SIEFB对NH4+-N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为99.33%和62.96 g/(m3·d),TN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为64.42%和56.78 g/(m3·d),TP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为88.51%和10.73 g/(m3·d)。SIEFB的SND效率最高,为84.80%,具...  相似文献   

13.
李晶 《净水技术》2021,40(4):68-72
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系统研究了降雨对污水厂进水p H值、COD、NH4+-N、TP和TN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接收到雨水的24 h内,进水中COD、NH4+-N、TP和TN的浓度均升高,并在不同时段出现峰值,说明进水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时间内受降雨的影响较大。对比全年雨天和旱天的差异情况,COD、NH4+-N和TN质量负荷差异不明显,TP在雨天的质量负荷普遍高于旱天,但雨天和旱天TN/TP差异不大,说明雨天高质量负荷的TP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未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琦  康宁 《辽宁化工》2023,(4):493-497+501
以ASM2D模型为基础、STOAT软件为工具,对改良DAT-IAT工艺进行外回流比、内回流比、DAT池DO质量浓度、温度单因素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外回流比对NH4+-N与TN去除成正相关,对TP去除成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内回流比与出水NH4+-N与TN去除成正相关;DAT池DO质量浓度对出水NH4+-N去除成正相关,对出水TN去除成负相关;当进水温度在10~16℃范围时,出水NH4+-N、TP出现不达标的情况。根据4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工艺出水水质的显著性大小和最佳工况。分析表明,当外回流比为140%、内回流比为150%、DAT池DO质量浓度为2.0 mg·L-1、温度为22℃时为改良DAT-IAT工艺的最优组合,在该条件下模拟时段内的工艺出水水质均满足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向传统 SBR反应器中投加适当的强磁性粉末(Fe3O4)以强化活性污泥沉淀性能、降低污泥负荷,实现了反应器内污水处理效果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投加的磁粉粒度为 30 nm,磁粉浓度为 2 000 mg/L时,整体优于传统SBR 法,期间 COD、NH4+-N、TP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8.51%、95.27%、83.90%;磁粉加入后,提高了污泥浓度,即使SV30达到 70% 以上,MLSS 达到 9 500 mg/L 左右时,在处理高浓度的食堂淘米污水条件下,反应器也可以正常运行;实验期间3种工况均对COD、NH4+-N 去除效果较好,对 TP、TN 去除率也能达到 70% 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盐度对悬浮填料式SBR工艺处理性能以及悬浮填料上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进水盐度为0、5、10、15 g/L的4个梯度下,对SBR1(对照组,不添加填料)和SBR2(添加30%有效容积的悬浮填料式SBR工艺)2组工艺的COD和NH4+-N去除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悬浮填料中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盐度从0增加至15 g/L时,SBR1系统COD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从92.6%、92.5%降至64.7%、68.2%,SBR2则是从96.0%、94.2%降至67.8%、73.8%,2个系统COD、NH4+-N的平均去除率均受到盐度影响而下降,且相比于COD,系统对NH4+-N的降解效果更好,此外,SBR2系统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始终强于SBR1系统;悬浮填料上附着微生物中主要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  相似文献   

17.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兼具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者的优点,硝化和反硝化能同步进行。为研究曝气量对MBBR运行效果的影响,分别设置曝气量为0.3 L/min、0.4 L/min和0.5 L/min,培养5 d后测定反应器中NH4+-N、NO2--N、NO3--N浓度变化,分析不同曝气量下反应器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硝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在COD浓度为350 mg/L、NH4+-N浓度为45 mg/L时,曝气量为0.4 L/min的微生物硝化活性最佳,结果为以后高效运行MBB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苏省扬中市某黑臭河道污染情况,采用“控源截污+沉水植物+微孔曝气+仿生生物帘+生态浮床”组合工艺构建生物/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运行结果表明,出水透明度达到70 cm,ORP达到145 mV,DO达到5.1 mg/L,NH3-N降至0.9 mg/L,COD降至20 mg/L,TP降至0.31 mg/L,达到GB 3838-2002中的Ⅴ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消除了河道黑臭现象。运行费用约为0.01元/(m2·d),运行费用较低。该项目可为同类城市黑臭河道水质净化提升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首先利用实验室小试A2O-MBR一体化装置考察了其在HRT为24 h时处理BOD5、NH4+-N浓度分别为~300、~100 mg/L的模拟商场污水的效果,稳定后出水BOD5、NH4+-N平均浓度分别为5.07、4.2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27%、95.56%。通过比较发现在相同运行条件下聚偏氟乙烯平板膜(FS-PVDF)的使用寿命最长。滤饼层阻力和浓差极化作用引起的过滤阻力分别是影响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过滤能力的主要阻力类型。选择FS-PVDF进一步搭建中试规模A2O-MBR一体化装置,在HRT为48 h时处理BOD5、NH4+-N分别为200~400、60~100 mg/L的上海某商场污水,稳定后出水BOD5、NH4+-N平均浓度分别为7.14、0.25 m...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向模拟A/O生化池中投加填料强化该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O段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2~3 mg/L,温度控制在28℃,进水p H在7.2~7.8的条件下,该工艺的优化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污泥回流体积比为20%,模拟装置在该优化工况下运行时,对COD、NH4+-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1%、96.3%、73.3%。为提高除磷效果,增加后置化学辅助除磷后,TP平均去除率可达86%,出水中COD、NH(4)+-N含量均能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TP含量能达到一级B标准,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