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I型兔皮胶原蛋白(Col)和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原料,采用中和透析法制备了Col/O-CMC复合水凝胶,然后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重点探究O-CMC质量浓度对复合水凝胶的溶胀率、流变性、接触角、体外降解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Col与O-CMC之间依靠氢键作用力相结合,且随着O-C...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乙烯醇为基础材料,以季铵盐壳聚糖为抗菌剂,丙三醇为辅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季铵盐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作为皮肤烫伤敷料,通过流变实验、抗菌实验、细胞实验以及动物活体实验考察复合水凝胶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水凝胶具有适宜的粘度(22~35Pa·s),涂覆于皮肤表面呈现较好的粘附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同时具有优良的细胞相容性;复合水凝胶敷料对皮肤刺激极小,昆明鼠深Ⅱ度烫伤修复实验表明,凝胶敷料可有效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以及瘢痕的形成,创面愈合从一般的数周缩减至3周左右,大大缩短创面修复时间,且愈后瘢痕组织小。 相似文献
3.
4.
为减少泊洛沙姆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温度对浓度的依赖性,以泊洛沙姆(P407)为基材,将己酰化乙二醇壳聚糖(HGC)与泊洛沙姆复合,制备了己酰化乙二醇壳聚糖/泊洛沙姆(HGC/P407)复合水凝胶,利用FTIR、SEM及试管反转法探讨了HGC/P407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HGC/P407复合水凝胶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HGC的加入量,基于3%泊洛沙姆的HGC/P407复合水凝胶即可发生溶胶-凝胶转变现象,并使HGC/P407复合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温度处于32~37℃。HGC/P407复合水凝胶具有高度孔隙率,孔隙之间相互连通,孔径大小处于10~90μm的范围之内。HGC/P407复合水凝胶对抗癌药物吉西他滨的释药量达到82.4%~90.6%,缓释时间可达80 h左右。HGC/P407复合水凝胶在可注射药物载体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粉体,通过物理法工艺加入聚乙烯醇(PVA)和明胶溶液,经反复冷冻-解冻制备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明胶(Sr-HAP/PVA/明胶)复合水凝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模拟体液法对复合凝胶产物的再矿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的复合水凝胶组成均一,凝胶内部Sr-HAP分散良好、分布均匀,且含有大量网状结构,符合理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高孔隙率的要求。产物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5d后,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凝胶表面有沉积物生成,X射线衍射检测表面沉积物含有类似HAP的物质,说明复合凝胶具有诱导性,有望作为软骨或组织修复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氧化石墨烯(GO)和羟基磷灰石(HA)为共掺杂物,先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GO/HA/PVA单网络单交联复合水凝胶,再通过循环冷冻-解冻技术使PVA聚合物链间进一步发生氢键交联,制备得到GO/HA/PVA双网络双交联复合水凝胶。采用HRSEM、XRD表征了水凝胶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结构,并研究了GO与PVA、HA与PVA在不同质量比及不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时制备所得GO/HA/PVA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GO与PVA质量百分比的增加(0%~2.6%),该凝胶拉伸力学强度不断增强;随着HA与PVA质量比的增加(0.22~1.10),该凝胶的拉伸强度先增强后减弱;随着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增加(0次、3次、7次)该凝胶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强,弹性模量也逐渐提高。当GO与PVA质量百分比为1.9%、HA与PVA质量比为0.66、冷冻-解冻循环次数N=7次时,制备所得凝胶的拉伸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695 kPa,断裂应变为286%,弹性模量为78 kPa)。此外,深入研究了不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对水凝胶含水率和溶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0次、3次、7次)的凝胶含水率为79.3%~81.7%,平衡溶胀率为50.1%~72%,且均在60 min后达到溶胀平衡。该水凝胶有望作为软骨替代材料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0.
生物活性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复合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工作研究了聚乙烯醇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型生物活性水凝胶,探讨了工艺条件和配方对其拉伸强度,压缩强度,粘弹性、润滑性等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和比较了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貌。研究表明聚乙烯醇和羟基磷灰石可形成接近纳米级的均匀分散结构,良好相容,使复合凝胶的力学强度和润滑性能提高,其应力松弛性能更接近天然软骨的粘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