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双碳”战略落地、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等新形势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电力需求形势。充分考虑新形势下宏观经济、技术进步、能源转型、电力市场、气候气温等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变化趋势,采用“经济-能源-电力-环境”耦合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设置3个情景,深入研判“十四五”后三年中国电力需求增长趋势。结果表明,2023、2024、202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9.1万亿~9.3万亿、9.4万亿~9.7万亿、9.7万亿~10.1万亿kW·h,“十四五”年均增速为5.2%~6.0%。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因素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分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科学研判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需求侧因素,预计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速总体呈“倾角向下”的L型增长特征。电力消费增速进一步放缓,预计2020、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0万亿~7.6万亿kW·h和9.1万亿~11万亿kW·h。分结构看,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分地区看,西部地区用电比重上升,但未来东部地区仍然是全国的负荷中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需求变动趋势及其相关结构变化的深入分析,对电力需求的精确规划至关重要,有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宏观调控。借助于结构突变的单位根和趋势稳定性检验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电力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力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不具备趋势稳定的特征,而是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同时,利用内、外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寻找到电力需求的内、外生结构变化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趋势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胡兆光  方燕平 《中国电力》2000,33(8):6-9,90
采用智能工程的方法,初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特性及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分析今后电力需求的势态。  相似文献   

5.
电力需求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需求的变化不仅受到电力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宏观经济、自然环境、人口以及与电力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关系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与电力需求变化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建立了电力影响因素的意识模型.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电力需求影响因素之间的递阶层次关系,总结了影响电力需求变化的深层原因、浅层原因和表层原因,理顺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深层原因,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形势是电力需求增长变化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6.
7.
我国电力需求与GDP趋势分解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梁亚丽 《现代电力》2005,22(5):83-86
电力需求同经济发展一样,在长期的增长趋势下,必然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态势而呈现出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为准确分析电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趋势分解方法,首先,对搜集到的电力需求与GDP增长率数据进行季度调整,采用基于EXCEL工具的时间序列趋势分解法,对我国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率序列进行趋势成分与周期成分的分解,分别得到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率的趋势序列和周期序列;然后从实际增长率序列、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3个方面,对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率的分解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电力需求与GDP增长率原始数据序列存在正的相关关系,而它们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之间却呈现不同关系的结论,并提出据此建立短期电力预警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和负荷"尖峰化"趋势加强,电力需求响应在提升电网运行调节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首先梳理了"十三五"时期需求响应工作基础,回顾了需求响应在配合电网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电力市场发展3个方面的实践工作.然后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新形势下需求响应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从政策机制、市场交易、技术研发、标准实施4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未来需求响应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海波 《东北电力技术》2002,23(2):34-35,42
电力是商品,将电力商品G的消费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建立了具有边界输入的消费方程,给出了G的市场需求容量函数及在消费非饱和、消费饱和状态下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其求法。  相似文献   

10.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家曾提出电力工业是先导工业,要优先建设发展,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使电力工业获得了大干快上的良机,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那么,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消费市场疲软的今天,如何认识启动电力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电力行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已表明,在我国现阶段要刺激社会消费、促进国内需求增长,应该优先启动电力市场。电力行业如何抓住机遇,既获得自身的发展壮大,又可…  相似文献   

11.
1综述经济危机已阻碍了泰国电力需求增长并迫使泰国重新调整整个电力工业发展计划。截止到1997年9月30日,全国高峰电力需求为145063MW,比去年高峰记录增加了899%;负荷需求量则比国家能源规划部门预测的数据下降了198%。作为泰国主要供电...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电力消费超预期增长。深入分析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剖析中长期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科学研判未来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十三五”以来电力消费增长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新形势下影响中长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采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对2020-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进行展望。在加速电气化情景下,预计2020、2030、2035、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7.7万亿、11.1万亿、12.2万亿、13.9万亿kW·h,2015-2020、2020-2035、2035-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6.1%、3.1%、0.9%,205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达到45.2%。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电力公司有关部门介绍 ,综合考虑“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 ,我国“十五”期间电力需求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5 %至 6 % ,2 0 0 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 16 5 0 0亿 k W· h。据电力部门预测 ,到 2 0 0 0年底 ,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3.14亿 k W,年发电量将达到 135 0 0亿 k W· h。这 2项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二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 ,但电力工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 :电力供应水平和电气化程度仍然很低。到 1999年底 ,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只有 0 .2 4k W,人均发电量 979k W· h,不到…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电力资源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区域电力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研究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将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寻找有利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分析,得出电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为区域性电力市场规划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邱明泉 《黑龙江电力》2002,24(3):188-191
在论述我国“九五”期间电力工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并用电力弹性系数法和人均用电量法预测了2005年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电力需求数据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目前全国电力消费情况、重点行业发展情况以及社会节电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年电力需求增长趋势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17.
电力需求的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晋生  曹世光 《中国电力》1999,32(12):1-2,33
讨论当前电力弹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适应电力市场的变化。介绍适合我国目前短期用电需求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8.
《电器工厂设计》2004,32(3):31-34
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是分析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实际用电量来判断经济增长状况。近20年来,我国GDP与电力需求均保持了高增长。未来我国经济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变化,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如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概念,以及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及需求响应的现状,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的实现方式以及两者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网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的实现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文件的背景下,电网企业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主体,应积极实践,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实现电力电量节约指标,为节能减排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