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柴北缘冷湖—马仙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成岩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马仙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柴北缘冷湖—马仙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储集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硫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和黏土矿物胶结;溶蚀作用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颗粒的溶蚀。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减少以及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的溶蚀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榆林-神木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和山2段储集岩以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溶蚀作用。砂岩经历了早期成岩阶段A,B期和晚期成岩阶段A1,A2和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22%和15%的原生孔隙丧失。砂岩中粘土矿物晶间微孔隙占总孔隙的60%以上,是砂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构造裂隙孔对砂岩储集性能的改善不明显。研究区发育6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成岩相带,其中石英加大胶结组合孔隙相和自生粘土衬边胶结溶蚀孔相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储集相带,二者的叠加和改造部位是气藏发育的最有利地带;粘土杂基充填微孔相和自生粘土胶结晶间孔相是较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杂基蚀变水云母充填压实紧密相和钙质胶结交代致密相不利于孔隙的发育和天然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岩心与露头样品的铸体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及成岩相进行了研究.柯坪塔格组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解作用,其中溶解作用以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为主,产生的次生孔隙明显改善储层物性,而压实作用与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则导致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消失.识别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强溶解-晚期弱、中等充填、晚期碳酸盐强烈胶结、较强石英次生加大-较强压实和强烈压实等4种主要成岩相.其中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强溶解-晚期弱、中等充填相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与保留,为最有利的储层成岩相;强烈压实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或消失,且不利于次生孔隙形成,为储集性能较差的成岩相.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岩心描述、薄片观察、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准中1区三工河组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含少量岩屑长石砂岩、亚长石砂岩及亚岩屑砂岩。储层整体上以中低孔、低渗特低渗为主,孔渗相关性较好;储集空间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混合孔隙及少量微裂缝。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为:压实作用—压实作用/绿泥石薄膜/菱铁矿胶结—压实作用/长石溶蚀/石英加大/自生高岭石胶结—压实作用/硬石膏胶结—压实作用/方解石胶结/铁方解石胶结/铁白云石胶结—压实作用/黄铁矿胶结。  相似文献   

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储集岩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和破裂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压溶、胶结作用起主要的破坏作用,溶蚀和破裂作用起主要的建设性作用。目前该区砂岩已达到晚成岩阶段B期,砂岩储层经成岩演化其原生孔隙大部分被破坏,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而孔隙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的破坏、次生孔隙的形成和次生孔隙的破坏3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镜下鉴定、有机质分析与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确定长岭断陷登娄库组与泉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2期和B期。明确了主要成岩作用序列为:(1)早期方解石胶结;(2)斜长石钠长石化、自生浊沸石形成;(3)石英Ⅰ级次生加大;(4)钾长石溶解,自生纤维状伊利石与叶片状绿泥石形成;(5)石英Ⅱ、Ⅲ级次生加大;(6)残余钾长石少量溶蚀。导致砂岩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其中,机械压实作用使最大埋藏深度大于3 000 m的砂岩储层损失70%以上的原生孔隙,是储层致密的主因。长石溶蚀是优质储层的主要成因,其中溶蚀作用以钾长石溶蚀为主,钠长石次之。  相似文献   

7.
鄂北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岩性以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为主 ,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 ,总体上属于中等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 ,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及溶蚀扩大孔、粒内溶孔为主 ,其次为高岭石晶间孔。研究认为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粒度、碎屑成分、构造作用所形成的微裂缝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相是形成良好储层的关键 ,它不仅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 ,而且对早期和晚期的成岩作用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砂岩的粒度与物性关系密切 ,中—粗粒以上的砂岩才能成为有效储层 ;碎屑成分石英、岩屑的相对含量受沉积相和物源成分的共同影响 ,石英含量高物性变好 ,岩屑含量高物性变差 ;砂岩中微裂缝 (岩石缝、粒间缝 )较为发育 ,主要由构造力挤压形成 ,微裂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的渗透性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有利有弊 ,压实作用使原生孔隙几乎全部丧失 ,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改善了砂岩储层的孔渗性能  相似文献   

8.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砂岩的孔隙类型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其原生孔隙几乎全部被成岩作用所破坏,其中对储层孔隙发育影响最大的是压实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破裂作用等。通过对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碳和氧同位素、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阐述了主要成岩作用的形成机理和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原生孔隙的主要破坏者,胶结作用以硅质胶结和碳酸盐胶结为主,不同成岩阶段胶结物类型不同;溶蚀作用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溶蚀孔,以长石颗粒被溶为主;破裂作用产生的裂缝能提高储层的渗透能力。   相似文献   

9.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白莲地区流沙港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属中孔、低渗透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石英次生加大、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研究区砂岩原生孔隙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则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研究区储层原始孔隙度中等,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烈,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通过综合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分析认为,花场—白莲地区流沙港组的有利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对较高部位的砂体.  相似文献   

10.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厚坝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砂矿是一类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据野外露头 和钻井岩心的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了厚坝地区油砂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 型以中-粗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及粒间溶孔为主,粒内溶孔较少,裂缝 较发育,具有中高孔、中渗的特点;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溶蚀作用与绿 泥石胶结作用对孔隙的保存均起积极作用,其中溶蚀作用多发生于不稳定颗粒边缘及颗粒内部,形成大 量次生溶孔;绿泥石胶结作用可提高岩石的抗压实强度,从而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压实作用与钙质及硅 质胶结作用对孔隙均起破坏作用,为储层形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Bitumen's influence on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Santai area was studied by experiment measures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s.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sandstones containing bitum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dissolving experiments, implying that bitumen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re were two stage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oil migrated into coarse-grained sandstone and then degraded to bitumen, which deteriorated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The second stage oil had to migrate into fine-grained sandstones, or the residual pores of the bitumen-containing coarse-grained sandstone.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should avoid the bitumen distribution zone.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野外露头剖面、地面样品测试及部分钻井资料的分析,对麻江地区志留系翁项群组储层特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区翁项群组砂岩为中-低孔、渗储层,砂岩以成分成熟度较高的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孔喉结构中等;地面样品残余含油饱和度普遍较低,平均为10.07%;研究区内残余...  相似文献   

13.
麻江古油藏翁项群成岩序列时代划分及油源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江古油藏属背斜构造型油藏系列,主力储层为志留系翁项群(S1-2wn)第二段砂岩,含油达16亿吨左右。形成之后经热演化和地表暴露油已变为碳质沥青,大部受到侵蚀,但还保存着3.5亿吨沥青,仍不失为贵州出露地表的最大古油藏。但油从何来尚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是寒武系,而我们根据成岩序列研究则认为油源岩是志留系。  相似文献   

14.
阿尔及利亚三叠盆地GUERARA地区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GUERARA区块位于阿尔及利亚三叠盆地北部,该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阿尔及利亚油气原始地质储量的70%位于该盆地。盆地内目前发现的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地层尖灭及背斜复合型油气藏。区内主要烃源岩为志留系海相泥岩,次为奥陶系泥岩;主要储层为三叠系砂岩,次为奥陶系及寒武系石英砂岩。构造圈闭以低幅度背斜为主。在对该区基本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志留系烃源岩的发育程度及储层物性控制油气藏分布;海西不整合面及其上下砂岩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了路径,北东向断层及伴生的微裂缝为油气的纵向运移提供了通道,并优选出该区阿古圈闭发育带和布艾沙圈闭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突破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部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对于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扫描电镜、毛管压力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测试手段,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部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碎屑颗粒粒度、砂岩类型以及成岩作用的差异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区目的层可划分出9种成岩相带,主要以优质储层与非优质储层的组合形式出现。位于致密相之间的石英加大胶结混合孔隙相、自生高岭石胶结晶间孔相以及粘土杂基混合充填溶蚀相,是发育优质储层的良好成岩相带。微裂缝的发育以及溶解作用的发生,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The Qingshankou (QSK) sandstones are mostly lithic arkoses and feldspathic litharenites. A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res constitutes the pore features of the QSK sandstones that have experienced complex diagenetic events. Diagenetic minerals include illite, mixed illite/smectite (I/S), chlorite, calcite, dolomite, Fe-calcite, dawsonite, quartz, halloysite, paligorskite, and so on. The carbonate and clay cement blocks the pore spaces and throats, especially poikilitic calcite degrades reservoir quality, whereas the rigid quartz preserves pores by resisting compaction. The compaction porosity loss is 18.4% and the cementation porosity loss is 9.63%, which indicates compaction is the chief factor that reducing reservoir quality. The porosity that was generated from dissolution can measure up to 3–8%. Four diagenetic-lithofacies, namely, plastic detritus dissolution diagenetic-lithofacies, quartz overgrowth diagenetic-lithofacies, carbonate cementation diagenetic-lithofacies, and compact-infill diagenetic-lithofacies, are observed in the QSK sandstone. The sandstones that display plastic component dissolution diagenetic-lithofacies or the quartz overgrowth diagenetic-lithofacies prove to be good hydrocarbon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7.
三叠盆地是非洲北部阿尔及利亚的大型复合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三叠系 Tagi 组和奥陶系 Hamra 组砂岩为该区的主要储层,研究其特征及控制因素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岩心和薄片的观察对三叠盆地 H 区块 Tagi 组和 Hamra 组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类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 Tagi 组主要发育河流相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为中等,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为主; Hamra 组发育滨岸相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高,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裂缝和少量的溶蚀孔。 物性数据显示这 2 套储层均为特低孔、特低渗和低孔、低渗储层。 Tagi 组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其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Hamra 组储层主控因素为溶蚀作用。 预测该区三叠系 Tagi-2 段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层段,勘探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砂岩储层的成岩模式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的油气储层以陆相沉积的富长石砂岩为主,在盆地高地温场的条件下,成岩作用有其独特的模式。本文根据砂岩薄片,X 射线衍射粘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还用显微热台研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内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阴极发光下成岩矿物定量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埋藏深度500—3200m 范围内砂岩储层的成岩标志研究后,建立了富长石砂岩成岩演变模式。将砂岩储层划分出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早期、中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和晚成岩阶段晚期共3个阶段5期。指出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储层中存在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