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部分国内外通信运营和互联网领域标杆企业近年来新公开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对相关专利涉及的数量、技术方案和业务应用进行研究,初步分析这些标杆企业的技术发展动向、专利布局和未来可能的演进趋势,为国内信息通信企业的研发布局、业务开展和运营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内外部环境对通信行业施加的影响,对移动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发展进行剖析,给出融合通信可能存在的发展模式和趋势。结合融合通信的核心准则,分析海外运营商在发展融合通信上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融合通信业务的特征需求,给出国内运营商在融合通信上的发展策略与目标定义。同时提出融合通信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视频会议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H.323协议的传统视频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为满足政企客户视频会议业务需求,云视讯已成为通信运营商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分析云视讯平台需求及特点,并结合国内通信运营商现网IMS网络对云视讯平台方案应用进行了研究,将视频会议系统与通信运营商的IMS网络有效融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云视讯平台建设方案,提升融合通信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大客户的融合通信业务需求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关技术在大客户融合通信接入中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并对大客户融合通信业务接入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龙  宫召英 《移动信息》2020,(2):00150-0015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即时通信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专利资产则日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性战略资源。本文从专利视角探寻国内个人即时通信、企业即时通信和网页即时通信三类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国内技术通信软件的发展历程,从技术问题、技术手段、技术效果等方面对各时间节点上的相关重点专利进行详细阐述,深入介绍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路线和创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王春芳 《世界电信》2013,(Z1):108-112
2011-2012年度,中兴、华为和大唐在SIPO企业专利数量排行中排名前三;中国移动在SIPO公开的通信类专利共497件,在通信企业中排名第九;腾讯继续围绕即时通讯领域进行专利部署;部分新兴公司专利增幅迅猛。此外,在SIPO公开的通信类专利中,国内通信和互联网企业专利申请围绕业务(云)、传输(管)、设备(端)三方面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林琳  朱斌  王光全 《移动通信》2022,(2):9-12,25
在5G-A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趋势下,网络能力开放技术将有助于运营商、业务提供商及第三方业务方实现通信感知融合业务及应用.为了重点探讨基于5G-A通信感知融合的能力开放技术,首先系统论述了基于通信感知融合的能力开放分层架构;其次,提出了与能力开放技术结合的通信感知融合网络架构、基本网络信令流程;最后,探讨基于通信感知融合...  相似文献   

8.
国内通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全业务运营的复杂3竞争环境下,选择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全业务转型与下一代网络演进的主要方向,先后展开了IMS网络建设,基于IMS技术优势向政企、家庭及个人用户提供IP化融合业务.本文就IMS技术优势对用户信息生活及体验的提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度,中兴、华为和大唐在SIPO企业专利数量排行中排名前三;中国移动在SIPO公开的通信类专利共497件,在通信企业中排名第九;腾讯继续围绕即时通讯领域进行专利部署;部分新兴公司专利增幅迅猛。此外,在SIPO公开的通信类专利中,国内通信和互联网企业专利申请围绕业务(云)、传输(管)、设备(端)三方面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融合通信业务是指基于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全业务服务,目前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地将融合通信业务定位为业务和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田捷 《中国新通信》2006,8(17):86-88
IP集合通信打破传统单一模式的界限,实现各种通信方式的融合,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软件客户端等多种通信手段整合在统一的IP通信平台上。本文对IP智能语音终端提供的三类特色业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基本语音类业务、统一消息业务、协同工作业务,能实现音频、视频及数据等多种通信模式的融合;实时通信业务与非实时消息业务的融合;通信技术功能与办公及业务流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胡杰 《数据通信》2009,(4):34-36
融合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以提供集语音、数据、多媒体、电视、移动通信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融合服务,成为未来通信业务的发展趋势。如何快速地在融合通信设备上部署新的业务和应用是融合通信技术的关键,网络中间件技术负责将底层的网络和业务进行抽象和封装,提供开放式接口供上层应用调用,彻底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复杂性,从而使第三方可以很容易地部署业务。文章介绍了中间件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网络中间件技术的融合通信型设备开发模型,同时结合具体业务说明了基于该模型应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4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需推进现有关口局(GMSC)和MGCF/IM-MGW融合,加快融合关口局建设,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用户体验.目前,VOLTE已逐步大规模推广应用,由于VOLTE采用默认开通方式,VOLTE实际开通的用户数增长趋势远超原定的业务规划,目前关口局融合改造在国内缺乏成熟的案例,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关口局融合改造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关口局融合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探讨适应VOLTE快速发展的关口局融合改造方案,减少关口局改造对业务中断的风险,提升业务上线的效率,保障运营商4G业务的快速发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14.
IP集合通信打破传统单一模式的界限,实现各种通信方式的融合,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软件客户端等多种通信手段整合在统一的IP通信平台上。本文对IP智能语音终端提供的三类特色业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基本语音类业务、统一消息业务、协同工作业务,能实现音频、视频及数据等多种通信模式的融合;实时通信业务与非实时消息业务的融合:通信技术功能与办公及业务流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3G无线数字城市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强  高宇 《数字通信》2010,37(1):16-19
随着3G牌照的发放,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已经进入3G全业务运营时代,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单纯的话音、数据业务的捆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多的用户开始关注基于宽带的新业务,如可视电话、3D网络游戏、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IPTV等,通信业务进入了逐步融合的阶段。通信业务的融合化趋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6G做为未来新一代通信,其架构和关键技术都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和演进,其中多种技术或多种应用集成在同一设备或系统的融合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较为主流的融合业务技术表现为两项业务的融合,如通信和感知融合技术、通信和无线传能的融合。基于此,从6G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首先从两个维度进行介绍6G通信-感知-传能融合的应用场景,然后阐述6G通信-感知-传能融合的典型技术,最后对6G通感传算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IMS——下一代“融合”的引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业务驱动是网络演进的前提,技术驱动是网络演进的保证。用户的通信需求及运营商面临的多种挑战都驱动传统网络向下一代融合方向演进,而IHS正是这种演进的技术保证。下一代多媒体融合业务已成为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表现为用户对操作简单、安全、个性化业务、移动与固定无缝融合通信方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多媒体融合业务也为运营商保持并提高市场份额提供了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业务运营的需要以及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的融合成为业界的焦点问题。业务融合需要解决固网移动融合、传统通信与因特网业务融合两个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从终端能力、网络融合两个方面入手,平衡开放性与可运营性之间的冲突。从可运营的角度来看,统一认证授权是业务融合的基础条件,网络组件化、终端开放化是业务融合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胡楠  王剑  滕飞  张旭 《通讯世界》2016,(18):147-148
一直以来,电力通信专业与信息专业之间都呈现独立发展的态势,各种拥有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技术框架和管理模式.然而,随着智能电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对电力业务发展提出了信息通信融合的要求,以此促使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信息通信融合不是简单的信息和通信整合,而是一种更加系统、完善和开发的业务模式.本文通过对电力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基于信息通信融合的电力业务构建方法,旨在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以此满足智能电网和信息技术对信息通信融合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是一个日趋开放融合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下,通信原先的"楚河汉界"正在被消除。传统的通信产品较为单一,涉及的产业链条简单。而在新的开放融合环境下,传统的通信正面临技术进步的巨大冲击,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多种新业态,不同技术和业务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在今天,融合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运用和内涵已经广泛覆盖通信领域,特别是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的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了通信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