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汽系统热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东 《石油钻采工艺》2003,25(Z1):27-29
为了有效地降低稠油注汽系统各个环节的热损,在对锅炉、注汽管网、井筒分别进行热损失测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提高注汽系统热效率的措施,即注汽锅炉采取自动调节风量和CO2干水清灰技术,注汽管网在优化保温材料基础上采用复合硅酸铝镁进行保温,注汽井筒采用高性能隔热管和保温接箍及伸缩管.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可减少稠油注汽系统的热损失,降低能源肖耗.通过以上各环节的改进使注汽系统整体热效率提高5%.  相似文献   

2.
稠油热采注汽锅炉节能降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开采中注汽锅炉的能耗所占的比例超过总能耗的70%。针对注汽锅炉的热损耗现象,河南油田开展了节能降耗系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提高热效率具体应用了复合相变换热技术、高温红外辐射保温技术、注汽锅炉弱爆炸吹灰技术、针形管余热利用技术、纤维交错平铺保温技术。同时应用了注汽锅炉渣油掺水乳化新工艺,用天然气替代稀原油作为燃料,研究应用油气混烧工艺技术,改善了注汽锅炉燃料结构,实现了燃料结构的多元化选择。通过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河南油田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平均热效率由81·5%提高到了84·8%,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油田注汽锅炉是稠油热采过程中的关键设备,注汽锅炉产生的蒸汽质量直接影响着稠油的采收率和生产成本,其能耗约占稠油热采成本的65%以上。联合站也在逐渐探索更加经济有效的运行工艺技术,优化锅炉运行工况找到最佳的排烟温度与排烟体积,减少排烟热损失,从而提高锅炉热效率;不断应用新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增加炉体保温性能和炉内换热辐射换热强度。通过优化锅炉运行工况,实施各项节能措施,从而降低燃气单耗,实现油田注汽锅炉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稠油熟采注汽管道采用的保湿材料各类很多,但保温效果均不理想,热损失大,平均热效率只有93.77%。因此,保温材料的选择一直是各部门为提高保温热效率而探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新型防水珍珠岩制品在稠油热采注汽管道上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保温效果,管道保温热效率达95.42%,对稠油熟采注汽系统的节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油田注汽锅炉的高耗能、高成本特点是制约稠油热采高效高产运行的主要原因,针对油田注汽锅炉设备老化、耗能严重和热效率下降的现状,开展热管技术应用、新型清灰技术等研发,通过烟气余热利用、燃料结构调整和清灰技术应用,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注汽锅炉热效率,降低注汽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注汽锅炉的热损失表现为排烟热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散热损失,对9台注汽锅炉热效率进行测试,并分析造成排烟热损失较大的原因;为了对注汽管道保温效果、管道散热损失以及管网效率进行评价,对杨楼油田等注汽管道进行了测试并给出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降低油田注汽锅炉排烟热损失,在降低注汽锅炉排烟温度、减少排烟体积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适合于固定站式和简配站式注汽锅炉烟气控制的成熟技术.固定站式油田注汽锅炉采用SGR型热管给水换热器和控制鼓风机送风量,简配站式油田注汽锅炉加装sGR-Ⅱ K型热管空气换热器和控制引风机送风量等技术,控制排烟温度和体积,可有效利用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杨立龙 《特种油气藏》2021,28(3):151-156
针对目前中深层超稠油油藏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中热能消耗大、热利用率低的问题,参考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油层SAGD实际生产数据,对SAGD开发各阶段热损失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开发全过程各阶段的热损失,并提出了热效率提升对策。结果表明:SAGD开发全过程的热损失包含注汽锅炉热损失、汽水分离器热损失、注汽管线热损失、注汽井筒热损失、地层吸热、生产井筒热损失6个部分;热损失主要集中在注汽锅炉、汽水分离器、注汽管线及注汽井筒,热损失比例达到了34.8%,地层吸热比例只有36.0%。针对主要热损失阶段提出了提高热效率的对策,现场实施后综合热效率提高了17.0个百分点。该研究可为改善中深层超稠油油藏SAGD开发效果及经济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种提高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洪波 《特种油气藏》2006,13(6):98-100
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排烟热损失决定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国内目前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技术多局限于减少锅炉的排烟量上。本文论述了将冷凝技术应用在加热炉上来降低排烟温度,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从而达到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排烟热损失决定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国内目前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技术多局限于减少锅炉的排烟梁上。本文论述了将冷凝技术应用在热力采油湿蒸汽发生器上来降低排烟温度,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从而达到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排烟热损失决定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国内目前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技术多局限于减少锅炉的排烟梁上。本文论述了将冷凝技术应用在热力采油湿蒸汽发生器上来降低排烟温度,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从而达到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潜力分析和开展余热利用方式对比分析 ,采用了针形管换热技术 ,通过余热利用技术的现场应用 ,实现了注汽锅炉热效率达到 88%的目标 ,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稠油热采注汽管道采用的保温材料种类很多,但保温效果大都不够理想,平均热效率约93.77%。新型防水珍珠岩制品用于稠油热采注汽管道取得了较理想的保温效果,管道保温热效率提高到95.42%,对稠油热采注汽系统具有可观的节能效果,在其它保温工程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提高热采注汽系统热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降低热采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了热采注汽系统热效率的数学模型。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 9个注汽系统的热效率。提出了改进注汽系统热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根据排烟的氧含量的大小 ,可以确定注汽锅炉热效率改进程度 ;按管线允许热损失量和保温材料种类 ,设计保温层厚度 ,可大大提高输汽管线热效率。仅此两项 ,即可使大部分注汽系统热效率提高 7%以上 ,井底蒸汽干度提高 10 %以上。  相似文献   

15.
河南井楼稠油油田主要采取蒸汽吞吐开发方式,注汽锅炉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76.48%,提高注汽锅炉系统热效率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主要挖潜方向。为此开展了一系列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如锅炉燃料替代技术、高温红外辐射涂料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实施应用,目前井楼油田注汽锅炉系统热效率已由原来的82.4%提高到85.1%,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开采深度的增加,被广泛使用的湿饱和蒸汽和高干度蒸汽注采方法将受到限制,由于管线和井筒输送损失,到达井底的干度较低,降低了加热效果,因此需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干度,以改善开发效果。辽河油田注汽锅炉平均热效率约89%,距离国家标准规范热效率(92%以上)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提效空间。目前热注站汽水分离器产生的25%高温分离水与给水换热后直接外排至联合站,不仅造成了约15%热量的浪费,而且还增加联合站的污水处理费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注汽锅炉过热及提效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新增过热段,改造对流段、过渡段保温改造、汽水流程调整以及自控系统升级,其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热采注汽系统热效率的计算模型。根据XX油田数据计算了2个注汽系统的热效率。提出了提高注汽系统热效率的三项措施:(1)降低锅炉的过剩空气系数;(2)按最大允许热损失设计地面输汽管线的保温层厚度;(3)使用视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油管,按箍增加隔热结构,防止热封隔器的泄漏等。  相似文献   

18.
注汽锅炉是油田稠油开采的主要设备,也是高耗能设备,其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稠油开采的成本。胜利油田自稠油开采以来,注汽锅炉燃烧用油一直采用原油,其排烟温度为230~260℃,排烟热损失大,导致注汽锅炉整体热效率下降。通过基础调研、效果对比、理论分析,设计一套注汽锅炉空气预热系统。本系统具备吸收烟气热量用来加热空气的功能,从而提高炉膛温度,保证正常的渣油燃烧,可提高燃烧效率和注汽锅炉热效率,实现烟气的余热利用。注汽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于2011年8月在滨南采油厂得到应用,通过设备的运行可以看出,注汽锅炉的烟气温度由248℃下降到168℃,进口空气温度由28℃提高到了72℃,整体热效率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热采注汽系统热效率的计算模型。根据XX油田数据计算了2个注汽系统的热效率。提出了提高注汽系统热效率的三项措施:(1)降低锅炉的过剩空气系数;(2)按最大允许热损失设计地面输汽管线的保温层厚度;(3)使用视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油管,按箍增加隔热结构,防止热封隔器的泄漏等。  相似文献   

20.
注蒸汽热采是稠油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将注汽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通过注汽管线注入到地下油层,以降低稠油黏度,便于开采。吞吐和汽驱要求井底蒸汽干度≥50%,SAGD要求井底蒸汽干度≥90%,随着采油新技术的应用,对注汽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减少热量散失和压力损失、确保蒸汽高效注入地层,对超稠油开发尤为重要。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多方案对比的方法,对过热注汽管线优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目前过热注汽管网现状,阐述了过热注汽管线的管材、保温和热补偿等方面的优化方式,大口径注汽管线材质选用Q345E,热补偿采用旋转补偿器更为合理,保温采用气凝胶隔热毡作为主体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