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55,自引:28,他引:55
岩体变形与水力特性主要决定于岩体中的裂隙分布、密度和尺寸。本文建议的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方法以裂隙渗流理论和变形本构关系为基础。文末给出重力坝及坝基渗流与应力耦合数值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2.
复杂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弹塑性全耦合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8,他引:25
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离散裂隙单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复杂裂隙岩体的模拟,分别给出了裂隙岩体介质和离散裂隙介质的弹塑性本构关系;首次采用四自由率全耦合法,建立了基于增量理论的复杂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弹塑性全耦合有限元方程组;结合算例分析,得出了若干有益于工程的结论,并进一步表明耦合分析的重要性和四自由度全耦合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裂隙岩体渗流-弹塑性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引入能反映裂隙剪胀特性的非线性弹塑性本构模型 ,从而考虑了裂隙非线性法向变形和剪胀对裂隙隙宽的影响 ,更实际地反映了裂隙变形对岩体渗透性的影响。给出的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
5.
单裂隙面渗流与应力的耦合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8,他引:15
王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83-87
较系统地介绍了现有有关单裂隙面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各类成果的先进性、合理性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评述,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3种研究思路,可供参考.最后还指出了单裂隙面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方面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目前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现状研究资料的查阅分析,采用现场数据采集,整理分析与模拟试验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裂隙岩体渗流场一卸荷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模型,并通过现场数据与模拟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现状研究资料的查阅分析 ,采用现场数据采集 ,整理分析与模拟试验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建立裂隙岩体渗流场 -卸荷应力场的耦合作用模型 ,并通过现场数据与模拟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10.
11.
仵彦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1):1747-1748
贵刊2002年第1期发表的黄涛先生撰写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文[1])中的公式(3)存在问题,特提出讨论与商榷。 文[1]中的公式(3)为 yuMKyxuMKxyx** tuSqzuMKzz= *** 下面公式号为本文的编号。对于岩体渗流,其一般方程式为 yHKyxHKxtHSqzHKz= S (1) 式中:K为渗透系数(或张量)(1LT-),q为汇源项(1T-),SS为弹性释水率(1L-)。 文[1]公式(3)给本文式(1)两边同乘以含水层厚度,使得S*MSS=,这在公式推导和物理意义上都是说不通的。对于二维问题,应该对式(1)求(z方向)积分: zyHKyxHKxzd 0 =zzztHSzq 0 S 0 dd (2) 由于含水层厚度为常数(承压),则 qMyHKMyxHKMx tHMS=S (3) 令TKM=(导水系数),量纲为12TL-;MSSS=(释水系数),无量纲,SS量纲为1L-。则 tHSqyHTyxHTx= 1 (4) 式中:q1量纲为1LT-。 对于潜水来说,若潜水面为缓变流,符合裘布依假定,则... 相似文献
12.
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损伤场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引入渗透压力附加柔度张量的概念以及考虑渗透张量的演化行为,详细研究了裂隙岩体渗流与损伤变形的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两场耦合的裂隙岩体渗流损伤模型。工程算例结果表叫,当存在地下流体流动时,渗流对岩体变形破坏以及损伤变形对岩体渗流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3.
裂隙岩体非恒定渗流场与弹性应力场动态全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真实地反映在环境条件变化以及施工过程等因素作用下渗流场和变形场的行为规律,在裂隙岩体介质小变形的假定下,基于不可压缩水流在复杂应力状态作用下的裂隙岩体介质中运动的一般方程,建立两场动态全耦合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耦合分析中采用统一域混合模型模拟渗流场,对弹性变形场的模拟则采用多裂隙岩体介质和离散裂隙介质分别模拟的方法。对建立的耦合模型采用四自由度全耦合法结合有限元数值方法直接求解,对无压流中自由面的处理则采用固定网格法中的改进初流量法。最后针对水库裂隙岸坡算例,进行能模拟水库蓄水加载过程的静态、动态耦合有限元分析,揭示水库蓄水过程中裂隙岸坡位移场和渗流场的基本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蓄水过程中渗流的动态效应时,将会使水库岸坡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陷,从而对岸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缓慢蓄水过程可以近似作为静态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14.
结合Grady根据破碎能量守则给出的脆性材料动态平均块度尺寸的公式,充分考虑爆炸应力波对岩体的破碎作用和在爆生气体膨胀及渗流压力作用下岩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作用,建立了包含损伤变量的爆破块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模型,得出了平均块度(K50)和筛下累积百分率(Px)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岩块间的挤压碰撞作用是影响爆破平均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质量较差的岩石更是如此。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裂隙岩体渗流与三维应力耦合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理论出发,经过合理的建模和严密的推演,得出裂隙岩体渗流与三维应力的耦合方程。该方程经过了大量的三轴实验数据的验证,解决了裂隙岩体受到的侧向应力对其渗流是否有影响这一岩石力学学科中争议很大的问题。指出了裂隙侧向应力引起的裂隙侧向变形是影响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符合负指数规律。同时,还分析了裂隙组的渗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裂隙岩体饱和水力应力耦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很多工程领域不能简单地采用饱和渗流分析,而是要考虑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此在总结众多学者对裂隙岩体水力耦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DDA力学计算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原理,提出了基于非连续介质方法的--DDA方法的非饱和水力应力耦合模型;并给出了降雨入渗工况下的边坡水力耦合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随着降雨入渗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降雨强度越大,边坡稳定系数的降幅越大;考虑水力耦合时的边坡稳定性要小于不考虑水力耦合时的边坡稳定性,且在同一时刻,若降雨强度越大,考虑水力耦合与不考虑水力耦合的稳定系数差值越大.仿真试验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计算成果是符合实践规律的,由此说明了所提出的水力耦合模型能正确反映裂隙岩体的水力学特性,验证了该模型是可行有效的,可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7.
裂隙岩体渗流–损伤–断裂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岩体结构力学和细观损伤力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裂隙发育与工程尺度的关系,建立合理且适用的裂隙岩体渗流–损伤–断裂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能真实反映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损伤演化特性,并能模拟由于渗透压的存在和变化引起的拟连续岩体内翼形裂纹的开裂、扩展和贯通等损伤演化特性和高序次贯通裂隙的张开、闭合。建立考虑渗透压力的三维含水裂隙岩体弹塑性断裂损伤本构方程和损伤应力状态作用下流体渗流方程,给出该数学模型的求解策略与方法,开发裂隙岩体渗流–损伤–断裂耦合分析的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DSDFC.for。该计算程序能模拟岩体分步开挖、应力和渗流边界的动态变化,对裂隙岸坡蓄水加载过程进行渗流–损伤–断裂耦合分析,发现水库蓄水后岸坡山体的竖向抬升,随水位上升岸坡破损区增大,断层塑性区向岸坡深部扩展,与裂隙渗流比较,拟连续岩体渗流滞后。 相似文献
18.
坝基破碎岩体高压渗透变形原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挤压破碎带岩体的渗透变形特性,针对坝基破碎岩体空间分布特点,研究适合于渗透变形试验的现场压水试验系统和压水试验方法,提出坝基岩体渗透变形的原位高压试验方法。本研究最大特点是采用对观测孔内的水质取样分析和钻孔电视录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来研究原位渗透变形特征,并提出确定临界水力坡降的基本判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原位渗透变形高压压水试验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破碎岩体实际环境状态,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获得的临界水力坡降较室内试验成果更真实合理。 相似文献
19.
从实际工程结构面统计资料以及结构面本身渗流特性出发,结合逾渗理论分析裂隙岩体渗流网络的组成特点,研究三维块体切割技术与逾渗理论在裂隙类型分类上的相似性问题,进而在既有三维块体切割技术基础上增加渗流面阻水特性判断等模块,形成三维渗流网络搜索算法,解决三维渗流网络难以建立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Louis公式和广义达西定律编制裂隙岩体三维渗流网络搜索及恒定流分析程序3D-Network-Seepage.f90,用于裂隙岩体三维渗流网络构建与恒定渗流计算分析。然后,结合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生成客观、正确的渗流网络,还能准确地反映裂隙面水流的运动规律以及裂隙网络中实际水流的流动趋势,但该方法还有待于在实际工程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裂隙岩体表征方法及岩体水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岩体中裂隙展布的多样性和随机性是裂隙岩体工程特性研究的关键问题。考虑岩体裂隙几何形态(走向、倾角、迹长、间距、隙宽等)的随机性,利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编制裂隙网络生成程序RFNM2D和RFNM3D。利用RFNM,不但能够生成可以描述和表征岩体及其裂隙结构信息的虚拟裂隙网络岩体,还能够将生成的裂隙网络岩体进行数值离散化,从而可以直接和多种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法、离散元法等)相结合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RFNM生成的裂隙网络岩体实际上是一种数字随机裂隙岩体模型。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方法编制软件GeoCAAS,研究裂隙岩体的水力学特性,探讨裂隙几何形态对渗流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