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3年,全省水利工作总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增加水的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兴水治旱,防洪保安,改善水保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项目带动,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封禁与治理结合,加快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筹措,深化水利改革,加强资源统管,推进依法治水,努力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提供有效的水资源支撑和防洪安全保障。主要目标任务是: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0平方公里,新修“四旧”60万亩,解决100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小水电装机2万千瓦,新修堤防100公里,完成水产品产量7万吨,实现水利经济总收入33亿元,利润1.33亿元。  相似文献   

2.
房建 《水利天地》1996,(6):10-11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农田水利灌溉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以小井、小抽水站、小水库、小塘坝、小淮区为代表的水利“五小”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严重干旱的1995年,全省水利“五小”工程谋溉面积达1255万亩,其中水田灌溉面积908万亩,占全省水田灌溉面积的61%。另外,这些工程还为2274万亩旱田播种的坐水点准提供了水源保证。但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五小”工程原有乡村集体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是提出了如何改变旧的管理方式,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的新课题。水利“五小”工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增加财政对水利投入的专题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财政投入一直是我区水利建设投入的主要渠道,“九五”期间,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达到61亿元,占总投入70%以上,对我区的水利事业发展起到了根本的保证作用。“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期间,为进一步完善广西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全区计划投资900亿元,但是由于国家的水利投入政策发生了转变,国债淡出,估算到2004年底止,投资额仅为160亿元左右,尚不到计划数的一半,除百色水利枢纽、龙滩水电站外,其余3个计划内防洪控制性工程均未动工,5个重点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没有达到进度要求,30多个重点防洪县城的设防还没有全面铺开,同时,还有1363座病险水库没有得到除险,有3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全区“十五”计划的完成,制约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水利厅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及早部署今冬明春的水利任务。水利建设方面,贯彻“防洪保安全,改造低产田,建设吨粮田,开发新资源”的目标,从全省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确定要完成土方7亿立方来,改造低产田100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田100万亩,建设吨粮田50万亩,扩大旱改水50万亩,开发荒坡、荒山资源30万亩。1991年度水利建设的安排,以续建项目、与国家配套的流域性工程、大面积防洪保安、除险加固、低产田改造、旱改水、灌区改造、建设吨粮田、贫困多灾地区遗留问题的处理为重点。具体地说,改  相似文献   

5.
宿迁市地处淮、沂、沭、泗诸水系下游,南临洪泽湖,北有骆马湖。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水利工作,把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全市累计完成土石方20多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7处,有效灌溉面积303万亩,建成旱涝保收农田290万亩。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水土保持四大工程体系,为宿迁的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我市水利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第一,防洪标准偏低,洪水出路不足 流经本市的流域性河湖有洪泽湖、骆马湖、新沂河、淮沭河、中运河等,堤防长度计873.85公里。这些防洪堤防  相似文献   

6.
正确分析和认真研究江苏水利发展的战略问题,对于编制江苏水利发展“十五”规划意义重大,本文就其中的几个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正确评价江苏水利发展现状 “九五”期间我省水利着重解决防洪保安全和水资源供给两大问题,流域防洪工程全面建设,除害与兴利工程统筹兼顾,大中小工程协调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水利良性运行的路子。“九五”期间,无论是水利投入规模,还是水利抗灾兴利效益,以及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从而在总体上扭转了水利建设一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安徽省委省政府迅速贯彻部署,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省水利厅确定201 1年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全省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共投入各类水利兴修资金130亿元(不包括大江大河治理),完成土石方4.16亿km3,扩挖塘坝4.9万口,清淤河沟3743条,更新改造农村集体泵站2.9万kW,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4.27万hm2(64万亩).@@1 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全省共筑堤防2万多km,建水闸1.09万座,修水库5286座,打机电井19万眼,挖塘坝70多万处,建机电排灌站1.63万处,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33处,开发小水电装机75万kW.初步形成了防洪、灌溉、排涝工程体系.全省有效灌溉面积345.33万hm2(5180万亩),建成节水灌溉面积80万hm2(1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km2.  相似文献   

8.
一、制订了水利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二、夺取了抗御严重洪涝旱灾的胜利。三、水利基本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年新增灌溉面积1000万亩,全国总供水量达到5250亿立方米,解决了500万人和30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水电装机150多万千瓦,创历年投产最高记录,年发电量首次超过700亿千瓦时;超额完成了第二批2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的建设任务和“九五”期间第三批300个县的规划选点工作。超额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和建设基本农田600万亩的任务,全年共拍卖“四荒”2000多万亩。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按照“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发展战略,汉中市汉台区水利局以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为重点,积极探索城市水利与现代水利的发展新思路,推动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盐都区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标准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供给系统、水环境保护体系、水利发展体系和农村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实现盐城市盐都区农村水利现代化,现阶段的几个重点工作是做好防洪减灾保障体系规划、建设圩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发展电灌节水事业、做好农村河道疏浚工作;落实的几个重点保障措施是坚持科技兴水、多方筹集资金和加强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历程 (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即“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当时,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安定社会,水利工作的方针是“防治水害,兴修水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提高重要江河和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1990,(6):21-22
建国以来,我市共建成水库近500座(其中大型6座),总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灌田104万亩,占全市总耕地的68%,水库效益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水利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以后,我市认真开展了“三查三定”(查安全,定标准;查效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计划)强化工程安全,注意发挥经济效益,不断调整和改革水利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增强水利单位的内部活力,促进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取得了一定成绩。一、除险加固,配套挖潜我市大多数骨干水利工程都是50年代和60年代兴建的,工程遗留问题多。从1981年以来,我们在安排农田基本建设时,把脱险工程摆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2009,(17):I0004-I0005
江苏省盐城市境内河网交错,水系复杂,有“八横、二纵”流域性河道和110余条区域性骨干河道,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近年,盐城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大局,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速推进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和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统筹水利协调发展,以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沿海水利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相继建设了通榆河、淮河入海水道、海堤达标、城市防洪等一批里程碑式的水利重点工程,见证了盐城市治水思路的变化,促进了水利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全市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能力、水资源的优化调配能力、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能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潇潇 《中国水利》2014,(21):76-76
<正>浙江省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已经确定,力争完成187亿元的水利投资目标,同比增长10%。要求紧密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以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主线,重点完成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防洪水工程建设、保供水工程建设、水生态工程建设、其他重点水利工程建设5方面任务。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全年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0万亩,扩大灌溉面积65万亩,新增固定式喷微灌面积22万亩,圩区整治47.5万亩,完成渠道衬砌改造5050km,综合整治1万~10万m3山塘1040座。防洪水工程建设,新建防洪控制性水库,继续巩固病  相似文献   

15.
商洛地区“八五”期间,水利建设成效显著,连续四年夺得“陕西省水利振兴杯”,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九五”期间,我区决心奋战五年实现三个“50万”:新修农田 50万亩,达到农业人均一亩基本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50万亩,实现户均亩;解决 50万人饮水困难。同时,开发“吨粮田”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00平方公里,新增水电装机3万千瓦,水产品产量突破 1000吨,水利经济产值过亿元,税利超千万元。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利》1990,(6):19-20
我市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和东江三角洲,历史上,洪(涝)、潮、旱、咸和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建国后,经过大力兴修水利,各种灾害已得到有效的治理。80年代,东莞市5次被评为全国或广东省水利先进单位,在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又被评为省的先进市。近几年来,我市在“安全、效益”上狠下功夫,使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互相促进,收到了显著效果。主要做法及体会是: 一、狠抓水利设施的安全加固全市从1985年至1989年,对老化的工程进行除险加固、维修配套和更新改造,共计投资1.74亿元,完成大小工程2000多宗,其中重点工程1002宗。几年来,共增加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45万亩,增加治涝1.8万亩,改善15万  相似文献   

17.
将乐县这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闽西小县,是福建省粮食生产接地之一.全县耕地21.27万亩,现有各类水利工程5000多处,其中较大的有千亩以上引水工程14处,500~1000亩引水工程18处,小(二)型以上水库9座,灌溉面积15.2 8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3%.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水利投入减少,工程维修和运行管理经费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我们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水利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水利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农村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水利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但严重的洪水灾害也暴露出水利建设中的许多问题,要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98抗洪斗争带给了我们几点启示:我国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还很低,防洪建设是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防洪建设必须坚持综合治理;水利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和管理问题;治水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5号文件任务,从大的思路上说,主要是抓好提高思想认识,搞好水利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建立水利投资体系,加强经济政策研究,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等6个方面的工作.当前必须抓紧完成的几项工作任务有:(1)1999年规划工作的重点;(2)加强防洪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其中有水毁工程修复,加固干堤、疏浚河湖,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强城市防洪和海堤建设,抓好重点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强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防洪保障工程措施建设;(3)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4)深化改革,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是我省水利建设的高峰期。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对于圆满完成各项水利建设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八五”以来水利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 “八五”以来,全省水利建设高潮迭起,建成了一大批防洪和水资源供给的骨干工程,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建设管理工作的经验: (一)不断完善水利规划,打好前期工作基础,储存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我省历来重视水利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全省始终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还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使水利规划日趋完善。同时,还狠抓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农村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部署,按照“谋思路、抓重点、重民生、求实效”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以及“全年新增2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解决2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的任务目标.积极谋划并开展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5万亩.解决20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