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书收录历代引泾之碑文、诗歌三十二篇,实有碑二十四通,文多于碑者八。除三篇系一碑两文外,其余五篇为极有价值之无碑碑文。文起于唐,距今约一千二百年;碑始于明,迄今历五百三十余年。碑与文历时虽不长,然其内容已涉及到引泾两千二百多年之全部历程,以工程纪实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郑白渠为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是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泾惠渠灌区的前身。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10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注入洛水,全长300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余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可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农作物产量得  相似文献   

3.
渭水 《水利天地》2007,(2):27-27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杰出的水工,奉命帮助秦国兴修了著名的引泾灌溉渠。公元前246年。为了延缓秦国的扩张步伐,韩国桓惠王想用修建水利工程的办法消耗秦国国力。因为兴修水利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秦国忙于修渠,势必难以发动对外战争,这样韩国就会赢得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他表现出十分关心支持秦国发展的样子,派出使臣带着治水干才郑国面见秦王赢政,提出帮助秦国在泾河上修筑一条引水灌溉渠道。  相似文献   

4.
引泾灌溉,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兴废变迁和管理运用过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灌溉管理经验。在今天我们贯彻治理整顿方针,全党全国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潮中,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积极探索和加强水利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命脉”作用的各项具体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历代引泾水利管理所执行的水利法规,对发展农业所起的重大作用中,进一步认识今天贯彻“水法”、健全和完善各项水利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5.
6.
引泾灌溉有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工程规模宏大,虽屡经兴废,但对陕西省以至我国旱作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影响深远。研究祖国在灌溉科学上的丰富遗产,对我们水利建设是有帮助的。现就历代引泾工程的沿革,进行初步探讨,不尽之处,请予指正。一、渠首枢纽工程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引泾灌溉渠首工程的兴建和改建有十余次。变动的原因是由于河床不断刷深,导致引水困难,渠首逐次向上游迁移,渠首移位,渠名也随之改变。引水方式  相似文献   

7.
引泾灌溉,历史悠久,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灌溉管理经验。本文试图对古代引泾水利管理所执行的水利法规及其在发展农业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赵鸿君 《陕西水利》2022,(11):188-190
引泾灌溉工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充分展示了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进的工程科技、管理理念与价值。结合历代引泾灌溉工程的研究,以古鉴今,以期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引泾灌溉始于秦。一九二九年在清代龙洞渠的基础上修了“泾惠渠”,到解放时,渠道破烂,土壤恶化,沼盐为害,灌溉面积不到五十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二百六十多斤。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民主改革,实行计划用水,扩建、改善渠道,引水能力由16秒立米增加到五十多秒立米,灌溉面积扩大到一百三十万零五千亩。灌区水源主要靠引泾河水自流灌溉,无水库调节。渠首大坝以上年来水量虽有19.5亿立米,但季节分配不均,枯洪变化较大,含沙量高,实际引入年水量只有3.7亿立米,据年需水量8.3亿立米,差4.6亿立米,占年总需水量的55%。其中:夏灌需水量4.5亿立米,实际引水量1.2亿立米,差3.3亿立米,占夏灌总需水量的73%,不能完全  相似文献   

10.
青海访湖,接当地人的说法,我是迟到的来客,8月末,我那关中平原还是汗流浃背的季节,青海湖边却已是凉风嗖嗖了。由西海镇出发时还降着蒙蒙细雨的天,似乎十分善待我这个已慢了一拍的远旅之人,稍时功夫便变得湛蓝湛蓝。我的目光一下子穿透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厚的空气,把大草原坯有更远处高低起伏的岗峦揽进了自己的瞳孔。  相似文献   

11.
<正>春日清晨,在我家对面的楼顶,常有一只小鸟雄踞最高处,卖力地鸣唱,极尽音调变幻之能事,而且一唱就是十几分钟。最初,我先闻其声不见其鸟,心想谁唱得这么好听啊?在望远镜里,清晰地看到了这只黑白两色、衣着朴素的鸟儿——竟然是最常见的鹊鸲!说实在的,当写下本文标题的时候,我竟一片茫然。因为,突然发现,我的词汇量是如此贫乏,描述能力是如此欠缺……是啊,面对如此丰富婉转的鸟鸣,人类的文字怎么够用!  相似文献   

12.
读『舞赋』     
梁代昭明太子所编<文选>中完整地收入了我国传世最早的舞蹈艺术专论--东汉傅毅之<舞赋>.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不仅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饭菜,可以得到新衣服穿,更因为过年时节那种浓浓的节日气氛.现今些媒体一说起过年,就是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其实过年之丰富,远不止于此.北方民谣形容过年时是这样说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米署,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一套传统过年的程序,老北京人大多知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服装以其精湛的技艺高档的面料和绚丽的色彩著称于世然而却缺少一个重要的部件——口袋.一些必须随身佩戴的物品,如手巾、印章钱币、针线等,只能放在囊袋内.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商周之时,民间已有佩囊之习.囊袋有两种形制:一种用皮革制成,专用于男性,一种用丝帛为之,专用于女性.以皮革制成的佩囊,被称之为“鞶囊”.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经济日报》国际财经版4月发表的"行业协会在国外"一组系列文章,全面介绍了美、德、法、日、奥地利和比利时等6国的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8.
90座电站星罗棋布,千万颗明珠闪耀山乡.湖北省保康县的水电开发从1963年的装机200千瓦起步,发展至目前的90座电站,装机5.45万千瓦,成为保康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枣庄市,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湖东区,境内河流纵横,其中横穿枣庄南部的韩庄运河是南四湖流域洪水下泄的通道,有“洪水走廊”之称,境内138座水库大部分属病险库。因此,“十五”期间枣庄市的防汛形势并不乐观,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一、枣庄市防洪除涝工程现状 历史上的枣庄市水旱灾害频繁。据史料记载,平均每百年发生旱灾50余  相似文献   

20.
消瘦坚毅的脸庞上充满着一股自信的气息,干劲洒脱的步伐中流露出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这就是西安市周至县仰家河水库管理站41岁的站长吴亚平给人的印象。初次见到这个憨实的关中汉子时,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在他担任仰家河水库管理站长的12个年头里,没有一点经费来源和一分钱收入的情况下,他是如何守住仰家河水库这个烂瘫子、维系站上6名职工的生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