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是GB/T18204.25-2000里室内空气中氨检测的主要分析方法,本文对该方法的显色反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干扰物质、仪器测量误差、显色时间、入射波长、显色温度、显色剂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含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含量时,试剂的酸度、试剂的浓度、试剂的用量和放置时间等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改进了教学中的实验方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多元线性回归在吸光光度法测量氨基酸组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有分光光度法来测量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其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组分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具有很好的加合性这一特点,测取混和组分的吸光度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求解,即可得到各组分的含量,此法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4.
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葡糖浆中的果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显色条件的讨论,表明用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葡糖浆中的果糖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是目前测定果糖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显色,用721分光光度法测定VB6制剂的含量,可供替75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B6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用多孔玻板吸收管,以水作吸收液采样。在硫酸溶液中以铬变酸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含量。本文讨论了采样的装置、方法和吸收率,显色反应的条件以及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等。已试用于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贝特洛试剂作氧化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染料废 对氨基酚含量,进行了波测定,贝特洛试剂用量,显色时间等条件的选择。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可用于染料废水中对氨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国内钒的光度分析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术这了近三年来钒的光度的分析状况,包括显色反应条件,体系性质及春在分析测定中的应用范围,特点,对动力学光度法及计算光度法也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微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4,4'-四乙基二胺苯甲硫酮(TEDAT)与Cu(I)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探讨了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波长为500nm,线性范围为0-20ug/25mL,相关系数0.9990,进样频率90次/h,采用微波溶样,测定茶叶中微量铜,回收率在93.5%-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相符,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党参中的黄酮,以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质量分数。通过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重现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对比了NaNO2-Al(NO3)3显色法和AlCl3显色法的差异。结果表明,AlCl3显色法比NaNO2-Al(NO3)3显色法测定党参中黄酮的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以耐贮存面包为对象,考察其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颜色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面包瓤的颜色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发生褐变现象.通过对不同贮存时间面包瓤中还原糖含量和羟甲基糠醛(HMF)含量的测定,表明面包褐变主要是由美拉德反应引起.同时研究了贮存温度、葡萄糖添加量对面包褐变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美拉德反应是面包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钼(VI)-BTAM-羟胺多元混配体系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其在分析中应用。用本法测定了软磁合金中的钼,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隧道照明中光源的光色,在3种照明水平和负对比条件下,比较了5种色温的LED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高压钠灯(HPS)、金卤灯(MH)对隧道照明效果的影响。通过反应时间实验方法,分析了光源光色分别与反应时间和人眼瞳孔大小之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高照明水平下,高色温LED光源的视觉功效最高,光生物效应最显著;而在中间视觉照明水平下,中间色温的LED光源的视觉功效和光生物效应最显著。合理选择适用隧道照明各区段的光源应考虑光源光色对视觉功效和光生物效应的综合影响,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癸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羟肟化反应,合成了直链羟肟酸类捕收剂癸酸羟肟酸钠,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显色反应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纯度检测. 以癸酸羟肟酸钠作捕收剂,对湖北黄石某低品位白钨矿(WO3 0.40%)进行了浮选应用研究. 在浮选工艺采用浮选脱硫铜、常温粗选脱硅和升温精选脱钙镁的浮选流程. 结果表明,获得的精矿品位51.29%WO3,回收率77.28%的选矿指标. 相对于传统捕收剂,品位相当,回收率提高了3%.  相似文献   

15.
斯特鲁普效应是指在心理学中干扰对反应时间影响的实验。在斯特鲁普效应的基础上,利用DMDX软件设计心理语言学试验,根据激活扩散模型的理论设立三组不同的试验数据,测试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任务是选择语义所包含的颜色而非字体印刷颜色。试验得出的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检验了提出的三个假设,即颜色扰乱对语义的理解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语义与所指颜色距离越远,反应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6.
以2-氨基-5-溴嘧啶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对苯二酚偶联,合成2-(5-溴嘧啶偶氮)对苯二酚.用元素分析、波谱等鉴定其结构,并研究了它与Cu^2+,Ni^2+,Co^2+,Cd^2+,Ag^+等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这些离子的摩尔吸光系数8达到2.56~8.23×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以菜子油为原料,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与双氧水和冰乙酸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取环氧菜子油的工艺方法。并选用L_9(3~4)正交实验和反应过程中环氧值的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影响环氧值大小及影响产品色泽、酸价的各种因素及操作中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酚试剂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准确性,优化实验条件,系统研究了盐酸介质浓度、显色剂加入量、显色时间、显色反应温度和稀释液类型等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1 mol/L盐酸配制的硫酸铁铵显色剂,显色剂加入量对吸光度影响不显著,最佳加入量为0.4 mL;显色反应温度对吸光度影响明显,最佳温度应控制在25~35℃范围内;稳定的显色反应时间应控制在18~30 min内,以20 min为宜;当甲醛质量浓度较高时,可选用去离子水或酚试剂吸收液进行适当的稀释。在较优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的甲醛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在0~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纯氧化钴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固相法合成CoAl2O4尖晶石型钴蓝颜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微型光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矿化剂等工艺参数对样品呈色、反射强度、晶相结构及CoAl2O4尖晶石晶粒大小和发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钼磷酸/结晶紫光致变色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钼磷酸和碱性染料结晶紫为原料,制备了具有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杂多配合物,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紫外及可见光谱、差热、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的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结晶紫与12-钼磷酸之比为4:1,有机阳离子与杂多阴离子间以配键形式相结合;配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是由于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子转移反应,形成多价Mo(Ⅵ,Ⅴ)配合物而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